元至正三年,襄阳县衙门口围了一圈人。几个公差正拿水火棍戳着个破衣烂衫的老道:\"快滚!天子脚下岂容你装神弄鬼?\"
老道蜷缩在墙根,头发乱蓬蓬的像个鸟窝,补丁摞补丁的道袍沾着草屑。他怀里抱着个酒葫芦,正眯着眼打盹,被戳得不耐烦了,突然张开缺了两颗牙的嘴笑起来:\"几位差爷,贫道这葫芦里的酒能治百病,要不尝尝?\"
公差们哄笑起来,为首的瘦子一脚踢翻葫芦,琥珀色的酒液泼在青石板上。老道也不恼,伸手在地上蘸着酒画了个圆圈,里头歪歪扭扭写着个\"真\"字。围观人群里突然有人惊呼:\"快看!\"
那酒写的字竟像活了般蠕动起来,渐渐化作条金龙腾空而起。众人吓得纷纷跪倒,公差们也傻了眼。老道趁机捡起葫芦,晃悠悠挤出人群,嘴里哼着俚曲:\"邋遢邋遢,世人笑我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这老道正是张三丰。此时的他已在江湖漂泊三十余载,从辽东懿州到武当山,从大都皇城到巴蜀荒野,见过太多兴衰荣辱。他腰间挂着个布囊,里头除了半块发霉的饼子,就只有本缺页的《道德经》。
洪武十七年,张三丰再度登上武当山。天柱峰的积雪还未消融,他裹紧道袍坐在紫霄宫前的石阶上,望着断壁残垣出神。
\"师父,这破庙有啥好看的?\"随行的小道士丘玄靖搓着手哈气。
张三丰捡起块碎瓦片,在地上画了幅太极图:\"五十年后,这里会有金殿玉楼,香烟缭绕。\"
丘玄靖撇撇嘴,忽见山涧里浮来具尸体。两人慌忙捞起,却是个浑身血污的少年,怀里紧紧抱着柄断剑。张三丰撕开少年衣襟,见胸口纹着朵红莲,不禁瞳孔骤缩。
\"师父,这是白莲教徒!\"丘玄靖吓得后退。
张三丰却解开自己道袍,露出左肩上同样的红莲胎记。少年突然睁眼,死死攥住他手腕:\"张真人......救......\"话未说完,头一歪没了气息。
当晚,张三丰在松树下掘坑埋尸。月光透过枝桠洒在墓碑上,他用树枝刻下\"红莲\"二字,突然呕出口黑血。丘玄靖吓坏了,张三丰却摆摆手:\"无碍,旧伤复发而已。\"
洪武二十四年,南京城戒备森严。朱元璋听信方士之言,在奉天殿设坛祭天,突然狂风大作,烛火齐灭。
\"护驾!\"锦衣卫指挥使陆仲亨拔剑出鞘,却见阴影里走出个邋遢道人。
\"陛下,老臣来迟了。\"张三丰长揖及地。
朱元璋眯起眼:\"你就是张邋遢?\"
张三丰从布囊里掏出个泥胎小像,正是真武大帝。他将泥像供在祭坛上,咬破指尖在掌心画符:\"陛下可知,当年鄱阳湖之战,是谁在云端作法助您破陈友谅的连环船?\"
朱元璋悚然一惊,那年他被汉军围困,突遇怪风烧毁敌船,原来竟是眼前这人所为!
\"如今北元余孽未除,陛下却沉迷丹药,怕是要步秦皇汉武的后尘。\"张三丰突然提高声音,\"老道送您八个字:敬天法祖,勤政爱民。\"
话音未落,天雷劈中祭坛,泥像轰然倒塌,露出颗夜明珠。朱元璋捡起珠子,见珠身刻着\"武当山\"三字,抬头时张三丰已不见踪影。
永乐十年,朱棣站在武当山施工现场大发雷霆:\"三年了!为何金殿还未建成?\"
工部侍郎郭琎擦着冷汗:\"陛下,这天柱峰地势险要,工匠们......\"
\"废物!\"朱棣一脚踢翻沙盘,忽见角落里坐着个老道,正用树枝戳蚂蚁。
\"你是何人?\"朱棣喝道。
老道慢悠悠抬起头,朱棣瞳孔骤缩——这老道竟与自己长得有七分相似!
\"贫道姓张,草字三丰。\"老道咧嘴一笑,缺牙的空隙漏着风。
朱棣倒吸冷气,想起民间传说:真武大帝转世为燕王,助他夺得皇位。眼前这道人莫不是真武显圣?
\"陛下要建金殿,需用天外陨铁。\"张三丰突然说,\"七日后辰时,陨铁将落于汉水之畔。\"
朱棣半信半疑,却见张三丰从怀里掏出块黑铁,正是三年前他在长白山捡到的陨铁残片。
七日后,汉水畔果然落下块万斤陨铁。朱棣大喜,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并命人在武当山建\"遇真宫\"。
永乐十五年,张三丰在玉虚宫闭关三年。某日清晨,弟子们听见殿内传来龙吟虎啸,慌忙撞开门,只见张三丰赤膊盘坐,周身紫气环绕。
\"师父!\"丘玄靖惊呼。
张三丰睁开眼,伸手在虚空中划了个圈:\"过来。\"
丘玄靖只觉一股无形之力将他吸到丈外,又轻轻放回原地。张三丰起身舒展筋骨,袍袖挥动间带起罡风:\"此乃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他走到殿前空地,脚步虚浮如踏云,双手划出阴阳双鱼的轨迹。突然纵身跃起,单掌劈向青石板,石面竟裂出蛛网般的纹路。
\"太极拳分十三式,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张三丰收势道,\"切记,拳由心发,劲从脊生。\"
此后数月,张三丰将太极拳传给七十二弟子。消息传开,江湖豪杰纷纷慕名而来,武当山一时冠盖云集。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奉天殿暴毙。建文帝朱允炆的传说再度甚嚣尘上,有说他扮成和尚逃到云南,有说他躲在武当山修道。
新任皇帝朱高炽密召张三丰入宫:\"真人可知建文下落?\"
张三丰从布囊里掏出个铜盒,打开竟是幅画像,画中男子身着袈裟,耳垂朱砂痣。朱高炽倒吸冷气:\"这......\"
\"陛下,天下已定,何必再追?\"张三丰合上铜盒,\"当年靖难之役,贫道曾劝先帝收手,他不听,才有今日之果。\"
朱高炽默然,命人取来黄金千两。张三丰摇头:\"贫道云游四海,要这俗物何用?\"
宣德元年,武当山突然来了个疯和尚。他见人就问:\"张三丰在哪儿?\"被驱赶后仍在山门外徘徊,嘴里念叨着:\"我要见张邋遢!\"
某日深夜,疯和尚潜入遇真宫,对着张三丰铜像跪拜。铜像突然开口:\"你执念太深,该放下了。\"
疯和尚抬头,只见铜像眼中流出血泪。他颤抖着撕开袈裟,露出胸口的龙纹胎记——正是当年被张三丰埋葬的白莲教少年!
\"你本是真龙天子,却因执念堕入魔道。\"张三丰的声音在殿内回荡,\"随我修道吧。\"
疯和尚痛哭流涕,磕了三个响头,从此在武当山出家,法号\"红莲\"。
天顺三年,张三丰已一百二十岁。他预知大限将至,在玉虚宫设坛作法,招来七十二弟子。
\"老道要走了,你们各自珍重。\"他将拂尘交给丘玄靖,\"记住,武当派以慈悲为怀,不可恃强凌弱。\"
当晚,紫霄宫上空出现七彩祥云,仙鹤盘旋鸣叫。张三丰沐浴更衣,盘坐于莲花台上,含笑而逝。
次日清晨,弟子们发现遗体不翼而飞,只留下双麻鞋和布囊。布囊里除了《道德经》,还有张纸条:\"邋遢道人去也,留得清风满乾坤。\"
消息传开,百姓们纷纷传言张三丰羽化成仙。朱棣为他修建的遇真宫香火鼎盛,金顶的长明灯至今未灭。而太极拳经弟子们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武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