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纳沙泰尔。
这座依偎在汝拉山脉南麓、静卧于纳沙泰尔湖畔的古老城市,以其精密的钟表制造工艺闻名于世。然而,在这座城市宁静祥和的外表下,也隐藏着一些在微电子和精密传感技术领域默默耕耘的“隐形冠军”。
“科锐感测”(coreSense AG)便是这样一家不为人知的公司。它的办公地点,甚至不在市区的写字楼,而是位于郊外一个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简陋科技园区内。
公司的创始人,本·施耐德教授,是一位典型的瑞士技术专家。年近六旬,头发花白,戴着深度眼镜,性格严谨甚至有些刻板。他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微系统技术领域的退休教授,毕生致力于mEmS技术的研究。
他和他的小团队——总共只有七八名工程师和研究员,耗费了近十年心血,确实在超低功耗、高精度三轴mEmS加速度计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取得了突破。他们独创了一种特殊的深反应离子蚀刻(dRIE)技术,结合巧妙的梳齿驱动结构设计,使得传感器的功耗相比市面上同类产品降低了近一个数量级,而精度和稳定性却不遑多让。这项技术,对于需要长时间待机、并且对动作感应精度要求极高的移动设备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施耐德教授为这项技术申请了多项核心专利,并满怀信心地创办了科锐感测公司,期望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
然而,现实却给了这位醉心技术的学者沉重一击。
商业化的道路,远比实验室里的研究要复杂和残酷得多。缺乏市场经验、缺乏营销渠道、缺乏规模化生产能力、更缺乏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科锐感测拥有领先的技术,却迟迟无法打开市场。几轮小规模的天使投资很快烧光,后续的融资又因为缺乏明确的商业模式和客户订单而屡屡碰壁。
到了2002年初,公司已经拖欠了数月的员工工资和供应商款项,银行的催债函如同雪片般飞来。施耐德教授甚至开始抵押自己的房产来勉强维持公司的运营。破产清算,似乎已经成为了近在眼前、无法逃避的命运。
就在施耐德教授心灰意冷,几乎要将自己视若珍宝的专利技术,以“白菜价”打包出售给一家对其并不完全理解的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只求能偿还债务、体面收场的时候……
Alex率领的启明芯SIA突击小组,如同从天而降。
这支由投资银行家、技术评估专家、资深律师和财务顾问组成的“豪华团队”,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出现在了科锐感测简陋的办公室里。
最初的接触,充满了典型的文化冲突和不信任。施耐德教授对于这些穿着考究、行事风格凌厉、并且来自遥远东方的“不速之客”,本能地抱有警惕。他担心这些人是来窃取技术的商业间谍,或者是想趁火打劫、压榨他们最后一点价值的“秃鹫”。
他甚至一度想要拒绝与Alex团队进行深入的沟通。
然而,Alex和他带来的团队,展现出的专业素养、技术理解力以及……雄厚的财力,很快就彻底扭转了局面。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征服”。启明芯派来的mEmS技术专家,本身就是该领域的顶尖人才。他们不仅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完全理解了科锐感测技术的精髓、优势以及潜在的局限性,甚至还能站在未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全新应用场景的高度,与施耐德教授探讨技术的优化方向和集成方案。
“教授,您的这项低功耗蚀刻工艺非常了不起!”启明芯的技术专家赞叹道,“如果能结合我们的‘天枢’Soc芯片进行协同设计,优化电源管理和数据接口,我们有信心将整体功耗再降低30%!并且,我们可以利用启明芯在晶圆代工伙伴那里的优势,帮助您解决目前面临的量产良率问题!”
这种直指核心、并且能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的对话,让施耐德教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知己”之感。他意识到,眼前这些人,并非是只想掠夺成果的商人,而是真正懂得这项技术价值、并且有能力将其发扬光大的同行!
其次是商业条款上的“碾压”。在摸清了科锐感测的财务困境和施耐德教授的底线后,Alex在理查德·刘的远程授意下,抛出了一个堪称“无法拒绝”的整体收购方案:
一、启明芯以1500万美元现金,一次性整体收购科锐感测的全部有形和无形资产,包括所有专利、技术资料、实验设备等。这笔钱足以覆盖公司所有债务,并让早期投资者和创始人获得一定的回报。
二、保留科锐感测在纳沙泰尔的独立研发中心,并承诺在未来三年内,每年追加至少500万美元的研发经费,支持其在mEmS传感器领域的持续创新。
三、施耐德教授和他的核心技术团队(约5人)将获得启明芯提供的丰厚薪酬和福利待遇,并受邀加入启明芯,施耐德教授本人将被聘为“启明芯首席传感器科学家”,直接向公司cto汇报。
四、更具诱惑力的是,核心团队成员还将获得总计价值约500万美元的启明芯限制性股票(RSU)!要知道,启明芯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股价正处在上升通道,这笔期权的未来价值,很可能远远超过收购本身的现金部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排他性谈判期只有72小时!如果科锐感测不能在此期限内接受启明芯的报价并签署意向书,启明芯将立刻转向其他潜在的收购目标。
这个方案,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彻底击溃了施耐德教授最后的犹豫和矜持!
金钱、技术前景、团队的未来、甚至是个人的荣誉和财富……启明芯给出的条件,几乎满足了他所有的期望,甚至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而那72小时的“最后通牒”,则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不敢有丝毫的拖延。
面对如此“壕无人性”又诚意满满的收购方,施耐德教授召集了他的小团队,进行了简短而激烈的讨论。最终,在不到48小时的时间内,他们就达成了共识——接受!
接下来的尽职调查、法律文件起草和签署流程,在启明芯SIA团队高效专业的运作下,如同行云流水般顺畅。一周之内,所有的法律程序全部完成!
当第一笔1500万美元的现金,准时汇入科锐感测的公司账户,解决了堆积如山的债务,让濒临破产的公司起死回生时,本·施耐德教授这位严谨刻板了一辈子的瑞士老人,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他紧紧握住Alex的手,眼眶湿润,声音哽咽:
“danke! thank you! 谢谢!你们……你们不仅拯救了我的公司,拯救了我的团队,更重要的是,你们给了这项技术一个真正走向世界的机会!我保证,我和我的团队,一定会为启明芯贡献出我们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Alex微笑着,用力回握住老教授的手,语气真诚:“教授,应该说谢谢的是我们。我们坚信,科锐感测的技术,如同阿尔卑斯山深藏的明珠,如今终于等到了能够让它绽放光芒的舞台。欢迎加入启明芯,让我们一起,用科技改变世界!”
消息第一时间传回香江总部。
这不仅仅意味着启明芯成功将一项顶尖的、极具战略价值的mEmS传感器技术和人才团队收入囊中,为未来的“天枢”芯片增添了感知物理世界的核心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向整个公司、乃至整个行业,宣告了启明芯SIA团队强大的全球作战能力和“闪电并购”模式的巨大威力!
林轩对此结果十分满意。他在“购物车”清单上,轻轻划掉了“低功耗mEmS加速度计”这一项,眼神中没有丝毫停留,迅速移向了下一个目标。
“通知马克·安德森,”他拿起内部通讯器,对另一端的赵晴鸢说道,“让他在硅谷做好准备。我们的下一站——移动浏览器!”
战火,即将从宁静的阿尔卑斯山麓,燃向喧嚣的太平洋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