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传感器是机器感知物理世界的触角,那么浏览器,无疑就是人类探索数字世界的窗口和入口。
在林轩描绘的“北辰”生态蓝图中,一个高性能、低功耗、并且拥有极致用户体验的移动浏览器,其战略地位甚至比底层的芯片和操作系统更为关键。因为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浏览器就是他们接触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使用各种网络服务最直接、最频繁的途径。
掌控了浏览器,就等于扼住了移动互联网的咽喉!
因此,当SIA的战车结束了在欧罗巴的短暂狩猎,轰鸣着驶向硅谷时,林轩的指令也变得更加急迫和明确——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最优秀的移动浏览器内核技术和团队!
然而,与相对“冷门”的mEmS传感器领域不同,浏览器市场,尤其是其技术发源地硅谷,早已是一片竞争惨烈的红海。
曾经的王者网景(Netscape)虽已英雄迟暮,其市场份额被微软凭借windows操作系统捆绑Internet Explorer(IE)的流氓策略蚕食殆尽,但网景留下的技术遗产——mozilla开源项目,正在孕育着新的挑战者,Firefox浏览器已初露锋芒。
桌面端的霸主微软IE,虽然在移动端尚未发力,但其庞大的技术储备和市场影响力,依然是任何新进入者都无法忽视的巨无霸。
更令林轩在意的是,他清楚地知道,此时此刻,在库比蒂诺那个神秘的苹果公司内部,乔布斯一定也在秘密地为其划时代的移动产品(未来的iphone)研发浏览器技术。而他们选择的技术路线,很可能与林轩的目标不谋而合——基于开源的webKit\/KhtmL内核进行深度优化。
这意味着,启明芯想要在硅谷这片“鲨鱼池”里,找到一个既拥有顶尖技术潜力、又愿意被收购、并且还能避开微软和苹果等巨头视线的“完美猎物”,其难度呈几何级数增加!
“挑战很大,但并非没有机会。”理查德·刘在硅谷的办公室里,与启明芯北美区负责人马克·安德森进行着紧急的视频会议。
“根据我们的初步摸排,”安德森这位熟悉硅谷生态的“地头蛇”说道,“目前硅谷专注于移动浏览器内核研发的小团队并不多。大部分资源要么被大公司垄断,要么还在观望移动市场的前景。但是,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个可能符合Lin总要求的目标——一家叫做‘NetRider’的初创公司。”
NetRider,这个名字对于理查德·刘来说完全陌生。
安德森解释道:“这家公司非常小,只有不到三十人,创始人是几位从网景和早期智能手机公司出来的资深工程师。他们的技术方向非常专注——基于KhtmL内核(KdE桌面环境的渲染引擎,也是后来苹果Safari和谷歌chrome浏览器内核webKit的前身),进行深度优化,目标是开发出世界上最快、最省资源的移动浏览器渲染引擎。”
“根据我们技术团队的初步评估,NetRider在JavaScript引擎优化、页面渲染效率、以及对低内存设备的适配方面,确实做出了很多了不起的创新,技术水平可能不亚于苹果正在秘密研发的版本!”
“但是,”安德森话锋一转,“他们的商业运作一塌糊涂。缺乏资金,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甚至连一个像样的产品外壳都没做出来。更糟糕的是,我们收到风声,微软似乎已经注意到了他们,并且开始用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打压他们,比如试图挖走他们的核心工程师,或者在windows mobile平台上故意制造一些兼容性问题。”
“微软在打压他们?”理查德·刘的眼睛亮了起来,“这反而是个好消息!说明他们的技术确实有威胁!而且,被巨头打压的公司,往往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橄榄枝!”
“没错!”安德森点头,“我分析,NetRider现在正处在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节点。如果我们能在这个时候介入,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资金、明确的应用平台、以及对抗巨头的保护伞,他们很可能会立刻倒向我们!”
“干得漂亮,马克!”理查德·刘赞道,“立刻安排!我要你亲自出面,用最快的速度,接触NetRider的创始人!记住,姿态要高,条件要优厚,但行动必须低调、隐秘!绝不能让微软,尤其是苹果,察觉到我们的意图!”
林轩在香江总部,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收到了关于NetRider的情报。
“NetRider……NetRider……”他喃喃自语,这个名字触动了他脑海深处一些模糊的记忆碎片。他依稀记得,前世似乎确实有这么一家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浏览器技术公司,他们的技术后来被某些巨头吸收,但公司本身却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不能再让悲剧重演!”林轩眼神一凛,立刻做出了决断,“就是他们了!告诉马克,不要犹豫,立刻行动!速度要快!姿态要坚决!微软那边,不用怕!他们现在自顾不暇,而且我们启明芯也不是软柿子!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得到林轩的明确指示,马克·安德森不再有任何顾虑。
他利用自己在硅谷科技圈广泛的人脉,很快就联系上了NetRider的创始人兼cEo,一位名叫大卫·法尔科的技术狂人。
第一次见面的地点,并没有选择在启明芯气派的硅谷办公大楼,而是定在了斯坦福大学附近一家氛围轻松、相对僻静的咖啡馆。
当马克·安德森这位在硅谷科技媒体上经常露面、执掌着启明芯北美业务的大佬,亲自出现在法尔科面前,并表明来意时,这位不修边幅、穿着格子衬衫的技术宅男,脸上写满了惊讶和难以置信。
他知道启明芯,这家来自东方的硬件巨头,以其强大的芯片设计能力和席卷全球的mp3、dVd播放器而闻名。但他从未想过,这样一家硬件公司,会对他们这种专注于底层浏览器技术的纯软件团队产生兴趣。
“安德森先生,”法尔科谨慎地开口,“我很荣幸能见到您。但我很好奇,启明芯……为什么会对我们NetRider感兴趣?我们只是一个小团队,专注于一些……嗯,很底层的技术。”
安德森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法尔科先生,你认为移动设备的未来是什么?”
法尔科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是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永远在线的移动互联网!而浏览器,将是通往这个未来的大门!”
“说得好!”安德森赞许地点头,“看来我们想到一起去了。启明芯也坚信这一点。事实上,我们正在秘密研发一个全新的、革命性的移动平台,代号‘北辰’。它将拥有我们自主设计的、性能远超当前所有产品的核心芯片,以及一个全新的、基于开放标准的移动操作系统。”
“而‘北辰’平台要想成功,最关键的一环,就是需要一个能够完美发挥硬件性能、提供极致流畅体验的世界级移动浏览器!”安德森的目光变得灼热,“我们研究了很久,发现NetRider团队在KhtmL内核优化方面的技术积累,正是我们苦苦寻找的!法尔科先生,你的团队所做的工作,其价值远远超出了你们自己的想象!”
这番话,如同一道电流,瞬间击中了法尔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被认可!被一家真正懂得技术、并且拥有宏大愿景的公司所认可!这对于一个长期在底层默默耕耘、甚至还要忍受巨头打压的技术团队来说,是多么大的鼓舞!
安德森趁热打铁:“我们知道你们目前面临的困境,包括资金上的压力,以及……来自某些‘邻居’的不友好举动。”他意有所指地说道,“启明芯愿意为NetRider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我们不仅仅是想收购你们的技术,我们更希望你们整个团队能够加入启明芯,成为‘北辰’计划的核心成员,与我们一起,去开创一个真正属于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
“资金?我们有的是!”安德森的语气带着强大的自信,“市场?我们的硬件产品将覆盖全球数以亿计的用户!竞争对手?相信我,启明芯有足够的实力和手段,保护我们的伙伴,让那些喜欢玩弄阴谋诡计的家伙付出代价!”
法尔科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他仿佛看到了压抑已久的梦想,正在触手可及的地方闪闪发光!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安德森先生,我需要和我的团队商量一下。”
“当然。”安德森点头,“但请尽快。因为时间不等人,我们的‘北辰’计划,正在全速前进。”
接下来的谈判进程,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面对启明芯开出的、远超他们心理预期的收购价格(约3500万美元,包含现金和股票期权),以及那个宏大而具体的“北辰”平台愿景,NetRider的核心团队几乎是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热情,迅速做出了决定——加入!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密,避免引起微软和苹果的警觉,整个收购过程都在启明芯位于开曼群岛的一家投资子公司的名义下悄然进行。法律文件、资产交割、团队并入……所有流程都在SIA团队和启明芯法务、财务部门的高效协作下,以惊人的速度推进。
从第一次接触到最终协议签署,仅仅过去了六天!
当大卫·法尔科带领着他那二十多名才华横溢的工程师,正式搬入启明芯位于硅谷核心地带的崭新办公室,成为“北辰oS浏览器研发中心”的第一批成员时,他依然感觉像是在梦中。
压抑已久的困境,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充足的资源、明确的目标、以及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宏伟舞台!
而对于林轩和启明芯来说,这意味着,通往移动互联网未来的那扇最关键的“大门”——浏览器,已经被他们用雷霆手段,牢牢地掌控在了手中!
“很好!”林轩在香江办公室里,看着马克·安德森发来的加密邮件,满意地笑了。
“传感器解决了感知,浏览器解决了入口……接下来,该考虑‘心脏’的问题了。”
他的目光,投向了“购物车”清单上,那个标注着“高优先级”的条目——先进电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