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宿元景以个人名义求见,纯属是对其为人的尊重。
说起来,这宿元景可是为数不多的正直敢言、见识深远的官员。
此前提议诏安梁山,他也出了不少力气。
但是梁山不愿接受诏安,说起来是辜负了他一番好意。
但是立场不同,有时候虽是好心,却办不得好事。
宿元景毕竟是朝廷大员,一切出发点,还是为了维护朝廷统治。
就算是他尊重人才、怜悯百姓,但所要做的事,就是调和双方矛盾,使事情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但在此过程中,必定是要维护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损失被统治者的部分权利的。
从原本进程里,就完全看得出来。
宿元景一手促成梁山诏安,让梁山人马变成朝廷大军,宋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前程。
但是在很多地方,那就必须做出牺牲。
首先就是人格,接受诏安,就表示服从。
那么遭遇压迫剥削、不公平对待,为了大局,就只有忍着,否则就得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比如死得十分可惜的林冲手下的头目何成,那可是一条响当当的汉子,可是被个腌臜小人,活生生逼死了。
宋江为了顾全大局,不仅主持不了公道,还要跟朝廷表忠诚,给奸臣赔小心。
大了来说,梁山军被当做炮灰,被安排了不停四方征战,伤亡无数。
最后削弱了梁山将士力量后,就是最后清算,没有一个能活着。
这些事情,就是宿元景不能左右的了。
所以,他主持诏安,其实是好心办坏事。
因此当初林冲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拒绝了诏安一事。
那时宿元景有些埋怨林冲,认为其不知好歹,贪心不足。
但是现在不同了,朝廷给出了足够的诚意,封林冲为燕王,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不管是从名义还是实际好处上来说,他认为林冲都该知足了,难道真的要一条道走到黑,彻底做了反贼,背上千古骂名才好?
直到现在,宿元景都不认为安北军有鼎定天下的能耐,最多也就是规模大、实力强、坚持时间久、走了一点运的反叛势力罢了,最终必定还是要失败的。
所以他很有底气,充任钦差,领着仪仗队前来燕京册封林冲。
只是没想到啊,林冲不仅拒绝受封,甚至是将他及一众官员挡在城外,不让进入燕京。
这是抗旨,是大逆不道的事,在他看来,是十分不理智的行为。
但是他又很看好林冲及安北军,认为他们是国家不能损失的力量,是要被利用在正途的一支兵马。
所以,他决定先孤身入城,将利害关系跟林冲说清楚,将这件事情给办妥。
林冲出于对他人品的认可和基本礼仪,答应请他入城相见。
但是也没有表现得多么敬重和热情,只是派了樊瑞领吕方、郭盛前来接他入城。
对此,宿元景心里还是有些失落的,但是也不好表现出来,还得对樊瑞和吕方、郭盛客气道:“有劳樊军师和二位将军,你家大都护一向好么?”
樊瑞闻言,笑道:“多谢宿太尉关心,大都护一切都好,只是公务繁忙,实在抽不开身,特命我三人迎接太尉入城,还望太尉大人海涵!”
宿元景摆手道:“林大都护府诸事繁忙,情有可原,本官只是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前来拜访,无碍!”
樊瑞笑容不变,礼仪周到,带着宿元景进入燕京城,直奔府衙。
林冲这边,命各人自去忙碌,他则是在府衙处理一些公文。
桌案上摆着柴进送来的那封让他坚决拒绝朝廷册封的信,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只说了一件事,堂妹柴媌带了丹书铁券,北上燕京与林冲完婚。
信件很简单,但是蕴含的信息,足够让天下人侧目,甚至是占住大义和名声,还可以打脸赵佶。
柴进自从答应加入安北大都护府,举族迁入登州,担任政事堂礼部参军一职,就放弃了不该有的非分之想,但是也彻底跟宋廷撕破了脸。
丹书铁券也就不再是柴家的保命符,而是朝廷无法抹去的遮羞布。
现在,他将这块遮羞布送到燕京,由林冲亲自撕扯下来,那么无论是朝廷,还是天下人,都无颜再来指责安北军的身份,从正统道义上来否定安北军的合法性。
至于柴媌,不是他强制安排的牺牲品。
首先,他十分疼爱这个聪明能干的堂妹,其次,他也很是尊重柴媌的意见。
在如此关键的时刻,以这样的方式北上和林冲完婚,怎么看都像是一场政治博弈,是手段,是伎俩。
但是,这是经过柴媌同意的。
而且不是为了大局而牺牲自己幸福的勉强,是这小妮子进入登州,见到林冲后,便许下芳心。
只是战事当前,林冲四处奔波,她也没找到时机表露心声,只告知了堂兄柴进。
柴进也不会为了儿女私情,影响大军战事,此事便被他按下不表。
如今,听闻朝廷要册封林冲为燕王,林冲将征求意见送回登州之后,他再也坐不住了,于是趁机将此事拍板定下,一面写信劝说林冲不可答应册封,一面让柴媌立刻准备,北上燕京,与林冲完婚。
柴媌虽觉仓促,但事态紧急,她也顾不得女儿家的矜持,立刻答应下来,紧锣密鼓准备起来。
柴进则求见了张贞娘,将此事说明,取得张贞娘的支持后,又与闻焕章、鲁智深等人商议妥当,于是也派出队伍,送柴媌北上。
在宿元景抵达燕京时,柴媌也到了渤海湾,登陆赶去燕京。
宿元景被樊瑞领到府衙,林冲起身相见,寒暄道:“宿太尉远道而来,林冲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说着,请宿元景在客位上坐了,命人上茶,才道:“林冲公务繁忙,怠慢了宿太尉,今日就好好抽空,陪太尉大人说说话。”
宿元景见林冲如此作态,只得摆手道:“林大都护不要再来搪塞本官了,本官今日虽然以私人名义前来拜访,但所说之事,依旧是关于册封。
林大都护不用急着拒绝,今日就当闲聊,给本官交个底,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不愿接受朝廷册封?”
林冲闻言,如实道:“不瞒太尉大人,安北军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均是众兄弟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结果。
因此凡事,都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是林冲一人能决定的。
得知太尉大人前来,我已充分征求了一众兄弟的意见,七成多人不接受册封。
我么安北军,一向十分民主,采取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所以,册封一事,确实是不能接受!”
宿元景闻言,不死心道:“好,就算如此,这些人不同意接受册封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林冲毫不犹豫道:“自然都是此前被迫害得家破人亡,对朝廷彻底失去信心的受害者,可怜人。
如今,他们凭着自己的本事,打下一片大好前程,怎么还能接受被压迫、剥削的命运呢?
何况,公道如何讨回,日后如何自处?”
宿元景闻言,有些羞愧道:“往日里,确实是有些贪官污吏胡作非为,伤害了民众感情,本官也无能为力。
但事情都过去了,今时不同往日,若是接受册封,朝廷对大家过往一概不问,人人加官进爵,你们再无后顾之忧,当仔细考虑才是。”
林冲道:“这个问题,在下已经让他们充分考虑的,结果还是一般,所以,要辜负太尉大人一番好意,白跑了这一趟了。”
宿元景闻言,有些急眼道:“你们啊,真是不知好歹。
我且问你,拒绝了这绝无仅有的机会,你们日后如何立足,以何种身份和立场,来治理燕云呢?”
林冲闻言,桌上拿了柴进写来的信件,递给宿元景道:“我安北军的名份,只在这里,请大人一观!”
宿元景不明所以,接过信件看了一遍,顿时惊得跳了起来,不可思议的看着林冲,想说什么,却喃喃说不出口,浑身都颤抖起来,那信件也脱手飘落在地!
林冲见他如此激动,顿时劝道:“大人淡定些,莫要激动坏了!
事已至此,请大人回禀朝廷,我安北军的名份,无需朝廷操心。
至于将来这天下归属谁,全凭本事!”
宿元景闻言,激动得胡须都颤抖起来,指着林冲抖了半天,最后只憋出一句:“林冲,你果真好手段啊!
这么说,你们是要造反到底了?”
林冲道:“不是造反,是讨回公道,是顺应民心,是重振纲常!”
宿元景气急道:“任你怎么说,但此事本官不怕告诉你,你若真以此名义立足,那么未来你就算成功了,又该如何自处?
打了天下,是交还给柴家?
还是你自己再昧着良心,背叛民意,强行称帝?”
林冲闻言,笑道:“此事不用太尉大人操心,我自有分寸,大人若无其他事,就请回吧!”
宿元景也待不住了,拂袖而走,离了燕京城,火急火燎赶回临时驻扎地,命人快马加鞭将此消息送回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