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仆人点点头前去安排。
片刻后,那名求见者被带了进来。
只见他头发凌乱,满脸灰尘,衣服破旧不堪。
朱高炽瞪大眼睛,迅速靠近,看了一眼便伸手将人扶起。\"你怎么成这样了?谁这么大胆,敢这样对待我大明的将士?\"
这人眼眶瞬间湿润,没料到太子不仅接见了他,还这般关心。
他捂着脸哭了起来。\"殿下有所不知,我只是南海一个小卒。
前几天倭寇登陆,我们领命出击剿灭倭寇。
谁承想,领队中了埋伏,被困住了,就我侥幸逃脱。\"
他跪倒在地:\"恳请太子殿下派兵救援我们的领队大人!\"
朱高炽又急又气,“哎呀,你怎么这么笨!就不能找最近的县衙报案吗?远水救不了近火!”
这人一听这话,立刻嚎啕大哭。\"没人!殿下!没人敢招惹倭寇!他们都不愿意听我说话!”
倭寇?
朱高炽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
“瞻塔,三天后大军就要回去了,你对付鞑靼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朱棣为了稳定局势,这几日自然得带兵驻扎在草原。
他喊朱瞻塔来,也是有点不放心。
朱瞻塔笑了笑说:“爷爷您就别担心了,有我在,鞑靼人掀不起什么风浪。”
“这点我信你,不过瞻塔,办事不一定非要靠硬来吧。”
朱棣是真的怕自己走后,朱瞻塔直接大开杀戒。
毕竟,连瓦剌那样的部落都能被他灭掉,朱棣可不信朱瞻塔会手下留情。
朱瞻塔依旧笑着说:“爷爷您就放心,那种事绝不会发生。
草原还得给我们养马呢,全杀了谁来养马?”
朱棣听着他的话,笑着摇摇头。
他让朱瞻塔坐下,问:“说说吧,事情到底到了哪一步?你是怎么想的?都说清楚些。”
朱瞻塔点点头。
当时商量时说朱瞻塔抓住了鞑靼的关键,但其实这只是个大致的方向,针对这个方向,还有很多细节要规划!
朱瞻塔直接说道:“爷爷,我想的是,既要吓唬他们,也要给他们好处。
他们失去鞑靼士兵的保护,这是我们提的要求,也是一种震慑。
而他们用牛羊换物资,这就是我们给的好处。
这样互相来往,谁都没吃亏。”
朱棣听完点点头,这事朱瞻塔之前已经提过。
接着,朱瞻塔讲第二点。\"其实我不担心交易的事,做多了自然就熟练了。
我担心的是鞑靼里那些不安分的人,他们要是起了坏心思,草原这么大,抓他们可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没了瓦剌这个对手,鞑靼人更难对付了。
一旦他们势力膨胀,那就更麻烦了!”
朱瞻塔这话正中朱棣的心思!
朱棣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至于朱瞻塔提到的教他们认字读书,太慢了!
要是中间出了岔子,草原脱离了大唐的掌控,到时候想派兵去,又要花不少钱和人力,不划算!
所以朱棣一听这话,直接拍桌子说:“说得太对了!我们担心的就是这个!没有天敌,他们聚在一起,对大明,甚至对鞑靼百姓,都是隐患!”
朱瞻基笑了笑,慢悠悠地说:“关于这个问题,我倒是有个初步的想法,还请您老帮忙看看。”
朱棣一听,愣住了,有些意外:“这么快你就有了主意?”
朱瞻基点点头笑着说:“我的想法很简单,要想阻止这种事,就得找出根本原因。
鞑靼人心里不痛快,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和我们大明本就是敌国,从某种角度看,我们还是他们的仇人呢。”
朱棣听了,轻轻点头表示认同。
用教化当然很好,但见效慢,短时间内看不出成果,而朱棣最担心的就是这段时间内出乱子!
朱瞻基心里清楚,继续说道:“我想到了两点。
第一,得让鞑靼人吃饱穿暖,起码有饭吃有水喝,这样他们就不会闹事了。
第二点嘛,是最近我才想到的,就是审判权!”
“审判权?”
朱棣皱眉,似懂非懂。
朱瞻基笑呵呵地解释:“对,就是审判权!如果我们把大明的法律用在鞑靼人身上,就像给他们套了个紧箍咒。
审判权的意思是,鞑靼人处理案子、判刑都要按我们的法律来!想放火,就得准备被砍头;想偷东西,就得准备被抓。
这样做能让鞑靼人在做任何事之前先考虑后果。
这样就把那些存心作恶的鞑靼人都收拾了,其他想要捣乱的也会三思而行。”
朱棣听完,笑着点头:“这个办法不错,真有人敢闹事,咱们至少能让他们减少一半人手,还不至于得到普通鞑靼人的支持。
行,这事我同意了,你去办吧!”
朱瞻基笑着点头,弯腰退出了营帐。
出了营帐,朱瞻基直奔鞑靼部落。
进了部落,他对脱脱不花和其他将领说:“刚才皇上找我谈话了,有些事得跟大家商量商量,都来听听吧!”
朱瞻基走在前头,后面几个鞑靼人互相看了看,眼睛里透着亮光。\"不管怎样,我绝不会当奴隶,要是真逼我这样,他们一走,我也走,我不相信这草原上没有我的立足之地!”
“我都一把年纪了,要是成了大明的奴仆,连活都干不动,恐怕两天就完蛋了!”
众人议论纷纷。
走在前头的朱瞻基回头好奇地问:“你们怎么了?让我叫人过来!”
脱脱不花等人叹了口气,低着头进了朱瞻基的帐篷。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帐篷。
朱瞻基看着脱脱不花,决定直接开口讲话!
这事呢,皇上答应了,从今以后,这草原归你们鞑靼了。
我们大唐只派点驻军,但大家都明白,这驻军也就是盯着你们的。
不过嘛,你们也知道,有些人要是没人管,肯定要闹腾。
朱瞻基说完,其他人互相看了看,都傻眼了。
可包括脱脱不花在内的所有头领,眼睛里都亮闪闪的。
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朱瞻基不但没杀他们,连让他们当大明奴隶的要求都没提。
草原上的战争可是狠得很。
不管鞑靼还是瓦剌,打了仗,不管输赢,第一件事就是抢东西,抢女人和财宝。
抓到的俘虏当奴隶,老人就直接处理了,免得拖累部落。
所以鞑靼的大将们都以为自己死定了。
刚才还有人商量送孩子逃出去,没想到事情这么快就变了。
朱瞻基居然说大唐不会杀他们,草原还是鞑靼的!
这一刻,驻军、交出军队、审判权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了!
脱脱不花看着朱瞻基,表情很复杂。\"将军,我们知道啦,您放心,我们会好好配合的。”
脱脱不花都这么说啦!朱瞻基有点纳闷,这家伙怎么突然这么听话?
他摇摇头,往外走。
刚掀开门帘,就愣住了!
外面站着一大片鞑靼士兵!
“欢迎将军!”
众人齐声喊。
朱瞻基笑了,问:“你们这是玩什么名堂?”
他哪里知道,朱瞻基带两万人就把鞑靼灭了,连鞑靼自己都不知道的小路都被他找到了。
现在在他眼里,朱瞻基简直是战神!
有个认识朱瞻基的人大声喊:“将军,您就是我们的战神!”
朱瞻基笑着摇头,觉得这些人把他吹得太厉害了,不过这种热情他也确实拦不住。
脱脱不花苦笑,这就是现在的鞑靼!除了朱瞻基,谁的话都不顶用。
明明这些人是他的子民,现在他过来倒像客人似的。
他走到人群前,特意侧身表示对朱瞻基的尊敬,然后大声宣布:“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刚才朱将军跟皇上谈好了,以后鞑靼和大明是兄弟国家啦。
咱们鞑靼的孩子能学汉字,去大明读书,咱们也可以跟明朝人做买卖!”
脱脱不花的话刚出口,周围的人都傻眼了。
其实他们心里已经做好了依附别人的打算,只要还能跟着朱瞻培干就行。
但现在脱脱不花的意思是,大家不用再依附别人了!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朱瞻培。
朱瞻培笑着点头说:“咱们可汗说得对,从今以后草原就能太平了。
当然,好处还有很多,你们能跟明军做买卖,以后就不会挨饿,还能吃上全国各地的好东西。”
鞑靼人都瞪大眼睛看着朱瞻培,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以前只是想想,但从没这么具体过。
朱瞻培接着笑着说:“你们鞑靼人尽管放心,以后都能按大明的规矩办事。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不习惯,不过记住,等你们的孩子学透了大明的律法,回草原当个首领,给你们断案子,都不用等大明派官员来了。”
这是给大伙儿指了条路!过去养马打仗、抢掠的日子,不如做个守法的百姓,享受大明的庇护。
人家都想好了,这么大个草原,要多少官员才能管得过来?只要回去教好孩子就行了。
听着这些话,鞑靼兵们都沉默了。
犹豫片刻,他们齐刷刷跪下,用磕头表达对朱瞻培的敬意。\"大明军神!百战百胜!”
“大明天子!万寿无疆!”
不知谁先喊起来,大家都跟着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