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后的第三天。
清晨七点,阳光穿过窗帘的缝隙,斜落在床头。
李雪菲被熟悉的晨吻唤醒,迷迷糊糊睁眼,就看见沈君泽拿着一份全新行程表,正半跪在床边,神情认真得像在开人生重要发布会。
她眨了眨眼:“你又在搞什么?”
他把行程单递给她,简洁有力:
“夫妻环球计划,第一阶段准备启动。”
她坐起身,翻了翻表格,眉头微挑。
上面列得密密麻麻,每一站都标注了时间点、当地特色、可参访项目,甚至连“小沈总洗澡时间”和“时差影响宝宝情绪”都备注到了。
第一站:南意海岛。
第二站:冰岛蓝湖。
第三站:京都枫林。
第四站:温哥华亲子森林营地。
第五站:新西兰牧场写生基地。
而备注栏最后一行:
“每到一地——拍摄一条纪念短片,做成我们人生的旅行纪录片。”
“片名:《与你并肩的每一站》。”
她哭笑不得:“你现在又不是导演,还想拍纪录片?”
沈君泽理直气壮:
“我不只是总裁,也是你专属跟拍摄影师。”
“而且这不是普通旅行。”
“这是我们人生合伙关系最轻盈、最浪漫的阶段性庆典。”
她伸手点了点他额头:“你就会起这些煽情名字。”
“但我喜欢。”
行程启程那天,他们没有发布会,没有预热。
只是简单发了一张照片:三人背影,一大一小一狗,站在私人飞机前。
配文是李雪菲写的:
【下一个阶段:边走边爱,边走边长大】
评论区瞬间沸腾:
【沈家出动了!这是史上最低调的高调】
【什么叫幸福?这张图给我答案了】
【我也想有一个能陪我边走边成长的爱人】
【雪菲终于过上她说的“平衡人生”了】
【愿你走遍世界,也愿有人陪你一路看】
旅行第一站:意大利阿马尔菲海岸。
他们租下一栋悬崖别墅,阳台可以直接看海,沈念每天早晨坐在软垫上看海鸥飞过,咿咿呀呀跟鸟对话。
李雪菲负责日出前拍海景素材。
沈君泽负责午后带娃游泳,晚上剪辑小短片。
第一期视频剪完,她看着成片轻轻叹气:
“你不当导演可惜了。”
他没正面接话,只问她:
“你觉得现在这种日子,是你要的吗?”
她想了想,笑了:
“不是。”
他一愣,刚想说什么。
她轻轻靠在他肩上,补了一句:
“是比我曾想象的,还好。”
他们不赶时间。
也不急着追什么风口。
每到一地,拍、写、玩、陪孩子,见旧友,结新人。
李雪菲记录风景和心情,沈君泽写下旅程旁注和孩子成长的趣事。
等他们回程时,那本《与你并肩的每一站》已经装满几十页手写页。
而他们三个人的故事,也从婚姻,变成了——
生活本身。
有记者曾调侃他们:“你们这是在打造‘新时代理想夫妻模板’?”
李雪菲笑而不语。
沈君泽淡淡回了一句:
“我们不是模板。”
“我们是彼此最真实的——风景。”
这一段旅程不会是终点。
但它将成为他们今后每一段人生的注脚:
不是为了逃避繁忙。
是为了证明——
即使在最浪漫的梦里,也能有现实的分寸与并肩。
他们不是短暂的逃离。
他们是共同经营下来的、持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