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女性影响力大会 · 现场】
这是一年一度的商业与公益领域双交汇舞台,也是被业内誉为“最难登上的讲台”。
台下坐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女性创始人、企业合伙人、学者、科学家与母亲群体代表。
李雪菲,是今年唯一一位以“家庭与事业共构实践者”身份被邀请的主讲嘉宾。
主持人介绍词极简:
“她从未为谁停下脚步,却也从不否认谁为她撑伞。”
“她不是靠被定义成功的女人,她是用一生在自定义的人。”
“有请——曜曜控股联合创始人、念时光主理人、《她在岛上》发起人,李雪菲。”
掌声起,她走上舞台。
黑色西装,内衬白色衬衫,没有项链,没有珠宝,只有一枚简单的胸针——那是她自己品牌第一季捐助计划徽标。
她站定,直视前方,缓缓开口:
“大家好,我是李雪菲。”
“有人叫我李总,有人叫我沈太太,也有人叫我‘沈念妈妈’。”
“这些称呼我都接受。”
“但我也想说一件事——”
“我,从未被任何一个身份,定义过。”
台下安静,目光汇聚。
她继续:
“在我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是被安排去嫁给谁,被迫去适应什么,被认为配不上某个家族的人。”
“那时候我以为,我只能在别人设定的框架里活着。”
“但现在,我不是。”
“我现在可以创造品牌。”
“可以制定规则。”
“可以在孩子入园第一天哭,也可以在投资会议上谈上亿的风控。”
“我有时候崩溃,也有时候骄傲。”
“我不是‘完美女性’,我只是一个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女人。”
她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字字如钉:
“我不再讨好任何一个标准。”
“我活得不对称,不标准,不完美,但很真实。”
“你说我是‘靠男人成功’?”
“那你有没有想过——我选的那个男人,是愿意让我成功的人。”
台下掌声渐起。
她说:“当我说我是‘李总’,不是为了强调头衔。”
“而是为了告诉所有叫我‘沈太太’的人——”
“我不是站在谁身边才被看见的。”
“我是——自己走到这里的。”
演讲进入尾声。
她缓缓说出结语:
“这世界会用无数种方式定义我们。”
“你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某人背后的女人。”
“可你要知道——”
“在这些之前,你是你自己。”
“你是你这辈子最该忠诚的人。”
“你可以是太太,但你也可以是总。”
“你可以爱人,但你也可以发光。”
台下起立鼓掌。
那一刻,掌声不是因为她“做到了什么”。
是因为她“证明了自己是谁”。
演讲结束后,后台采访中,有人问她:“你什么时候最清楚自己是谁?”
她想了想,说:
“不是在我被认同那一刻。”
“是我一个人走出沈家大门,什么都没有,站在街角发呆的那个晚上。”
“我告诉自己,没人替我撑伞,那我就学会走进雨里。”
“从那天起,我成了自己的名字。”
演讲片段上线当天,微博、知乎、b站全平台刷屏。
#李雪菲演讲:我从未被定义#
#她不是沈太太,是她自己#
#她说:我忠于我自己#
#女性不该被定义,她活成了答案#
无数年轻女孩转发这段视频,配文写着:
【我不想成为谁的谁,我只想成为我自己。】
那天晚上,沈君泽在家看着她演讲重播,手指轻轻划过她在镜头中那张坚定又闪亮的脸。
沈念趴在沙发上问:“爸爸,妈妈是女超人吗?”
沈君泽揉了揉他头发,轻声说:
“不是。”
“妈妈不是超人。”
“她只是,永远也不低头的妈妈。”
这一刻,她不再只是被谁捧起的“沈太太”。
她是那个能被写进教科书里、也能在夜里独自疗伤的——李总。
她没等谁定义她。
她早就,为自己命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