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口中的“他”,就是北汉国主刘轩。此时,刘轩正待在临安馆驿中。
自从几年前与赵云裳在京城分别后,刘轩先后七次派人前往临安,向宋国的仁宗皇帝提出求婚之意,希望能将赵云裳娶回北汉。仁宗皇帝倒也爽快,欣然应允了这门亲事。然而,由于宋国这几年屡遭西洋人的侵扰,国事繁忙,婚礼之事便一拖再拖,始终没有个定数。
今年,恰逢仁宗皇帝六十大寿,刘轩便亲来临安,一来为仁宗祝寿,二来也希望能借此机会,正式将赵云裳迎娶回国,了却他多年的心愿。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刘轩刚一到临安,便意外得知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长平公主赵云裳,已于前年嫁给了他人。这让刘轩的心情瞬间跌入了谷底。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多年来的等待,换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上次宋国悔婚时,刘轩尚被世人视为“傻子”,其情尚可理解。然而,时至今日,刘轩虽未正式称帝,却已稳坐北汉国国主之位,实为一国之君。宋国此举,不仅是对刘轩个人的极大侮辱,更是对整个北汉国尊严的严重践踏。
愤慨之余,刘轩想起前世自己最为钟爱的那首《滚滚红尘》,于是清唱了一遍。刘轩身旁的孙贵妃听闻这首曲子,立刻被其美妙的旋律所吸引,于是便记录了下来。
皇贵妃孙芷若本是赵王妃。赵王刘征叛乱失败后,她随家族被发配肃州。途经商洛时,秦修找到她,声称只要改嫁给刘轩,孙氏家族便可免遭流放之苦,甚至可以在刘轩封地为官。
彼时,太子刘鹏已经强令赵王的所有妻妾与其和离,并且永世不得相见。孙芷若犹豫了一番,便答应秦修,深夜前往刘轩居所侍寝,刚好那夜,刘轩喝了不少酒……
刘轩建立北汉后,为了安抚拉拢孙氏一族,便将孙芷若封为贵妃。这孙芷若自幼便对音律有着极高的天赋,此次刘轩带她来临安,本打算让她在宴会上演奏那首《漂洋过海来看你》。却没想到,因为她对音律的热爱,让这首《滚滚红尘》在这个世界上得以流传。
在临安逗留了数日后,刘轩决定让外事部尚书米横田留在临安,代表北汉参加仁宗寿宴,自己则率队先行返回。一切事宜均已安排妥当,只待隔天启程。
这日午后,小寒匆匆走进房间,躬身禀报:“陛下,宋国刘贵妃想要见你,现已抵达驿馆门外。”如今,谷雨和小雪都已被册封为皇妃,刘轩的日常起居已由小满和小寒负责照料。
刘轩不禁一愣,他知道这位刘贵妃乃是本国的永嘉公主,是自己的“亲姑姑”,连忙对姜皇妃道:“芷若,随我前去迎接,切不可失了礼数。”言罢,刘轩便与姜婉茹一同前往驿馆门外。
驿馆门前,刘贵妃端坐于华丽的轿辇之中,仪态端庄,气质婉约。刘轩走上前来,跪倒行礼,口中恭敬地言道:“侄儿刘轩,见过姑姑。”
刘贵妃见状,连忙从轿撵中走出,双手将刘轩扶起,温和地说道:“轩儿,你如今已是一国之君,代表北汉国,而姑姑我也早已嫁入宋国,成为宋皇的妃子,你我之间虽有亲缘,却无需再行这跪拜之礼。”说话间,她仔细打量这个未见过的侄子,心中暗自赞叹其一表人才。
刘轩站直身子,郑重说道:“在侄儿心中,姑姑永远是我的亲人,无论身份如何变化,这份亲情永远不会改变。”
两人寒暄了几句,刘轩便引领刘贵妃进入驿馆内休息。小寒奉上香茗之后,与孙芷若等人识趣地退了出去,留下姑侄二人在房间内叙旧。
刘贵妃轻抿一口香茗,关切地问道:“你父皇的身体现在怎么样了?”
刘轩神色一黯,轻声答道:“因二哥不允许我返京探视,侄儿已多年未见父皇。前些日子我写信询问,二哥只说父皇病情平稳,但具体情况如何,侄儿也不得而知。”
刘贵妃闻言,不禁长叹一声,想到自己弟弟的病症,心中涌起一股忧虑。片刻之后,她表情变得凝重,直视着刘轩问道:“你和你二哥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要将大汉国好好的一片江山分成两半?你们这样做,难道不觉得愧对我刘家的祖先吗?”
刘轩面露惭愧之色,低声说道:“侄儿自知能力有限,但祖宗的训诫却时刻铭记在心。至今,我北汉疆域之内,仍然奉我父皇为君,侄儿只是监国。请姑姑放心,侄儿已立下决心,不出五年,定当让大汉国重新统一,恢复往日的辉煌。”
刘贵妃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我虽身在宋国,但对你的事迹也有所耳闻,知你非池中之物,能力远强于你二哥。轩儿,别让姑姑失望,姑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亲眼见到大汉国重新统一,再现我刘家昔日的荣光。”
说到这里,刘贵妃话锋一转,问道:“轩儿,姑姑听闻你打算返回长安,不参加仁宗皇帝的寿宴,是否是因为云裳的事情,让你对宋国心生怨念?”
刘轩点了点头,坦诚地回答道:“回姑姑,小侄确实心冷,不准备再去参加仁宗陛下的寿宴。但请姑姑放心,小侄绝不会因个人情感而误了国家大事,会派遣我国外事尚书前往朝贺。”
刘贵妃轻轻叹息一声,道:“你心中有怨,姑姑能理解。仁宗陛下此事处理的确有欠妥之处,但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仁宗说起来也是你的姑父,你既已到达临安,姑姑还是希望你能亲自出席,以彰显两国之间的亲厚与和谐。”
说到这里,刘贵妃微微一顿,目光温和地看着刘轩,继续道:“当然,姑姑这只是出于私心的建议。你作为一国之君,自然有自己的考量。最终去还是不去,还需你自己根据大局做出决定。”
刘轩郑重道:“小侄记下了姑姑的教诲,会慎重考虑此事。”
刘贵妃点点头,又与刘轩聊了一会,便返回宫中,刘轩率人一直送到了驿馆门外。
刘轩站在驿馆门口,望着姑姑一行人远去,心中五味杂陈。去,还是不去?这个决定关乎北汉与宋国的关系,也关乎他个人的尊严和情感。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眺望远方,心中已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