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丰并没有因为之前的一些挫折而放弃,他继续坚定不移地主办都市报的通信专刊。他深知要想让这份专刊受到大众的欢迎,就必须用大众化的语言去反映人们的需求,用通俗化的语言来传递通信产品的优势。他深入到通信行业的各个角落,与国内外的通信企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在这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领域里,他如鱼得水,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才华和创意。
当时,传呼机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各个传呼台都在拼命争夺市场份额。少丰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他大胆地对这个行业泼冷水,预言省城的五十多家传呼台在激烈的竞争中将会被全国性的传呼台一网打尽,最终被新兴的手机所取代。基于这样的判断,少丰认为传呼台之间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更不应该通过打低廉的价格战或者用高福利来挖人才这种短视的行为来竞争。相反,它们应该及早转型升级,顺应时代的潮流,向移动电话的方向发展。
面对移动通信分家这一重大变革,联通如同一匹黑马般异军突起,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与此同时,电信业务的发展却显得异常缓慢,仿佛陷入了泥沼一般难以自拔。少丰站在电信的角度,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形势,深思熟虑后向电信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利用电信自身广泛的网点优势,迅速在省城开设连锁网吧。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吸引大量年轻用户,还可以通过提供上网服务、饮料副食、快餐以及休闲娱乐等多种项目,将其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会所,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少丰的这一建议却遭到了电信管理层的冷遇。由于长期以来计划式的经营思维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对于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他们显得有些犹豫不决,最终只是不置可否地将这个计划搁置在了一边。就在电信管理层还在几大运营商之间暗中较劲的时候,民营小企业却抓住了这个机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城的各个角落迅速崛起。无论是城市的东西南北中,还是城乡人口密集的地方,都能看到这些网吧如星星之火般蔓延开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吧产业链。
当电信管理层终于意识到这一点时,他们才如梦初醒,原来网吧经营竟然是一个如此巨大的产业集群!可惜的是,此时电信已经错失了良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民营小企业在这个领域里蓬勃发展,而自己却只能望洋兴叹。
就在少丰全心全意地为通信企业出谋划策,对电信经营的种种困境感到惋惜和无奈的时候,他完全没有察觉到,有一个人正默默地将目光投向了他的位置,并且暗中设下了重重障碍,企图将他取而代之。而这个人,竟然就是他曾经真心实意帮助过的实习生吴蕾蕾。这位天生丽质的女大学生,原本并非学习新闻专业,而是毕业于农学院的土壤系。她之所以会进入报社实习,完全是因为当时报社里的人都忙于各自的工作和挣钱,根本没有人愿意抽出时间来带她这个新手。
但少丰却是个例外。他不仅是个老实可靠的人,更是个热心肠。他看到吴蕾蕾在报社里无所适从,便主动承担起了带她的责任。他带着吴蕾蕾一起去采访,耐心地教她如何与受访者沟通,如何挖掘新闻线索;他还带着她一起讨论宣传方案,传授给她许多实用的写作技巧和编辑方法。
在少丰的悉心指导下,吴蕾蕾的进步非常明显。实习期满时,少丰对她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正是因为少丰的帮助和认可,吴蕾蕾在毕业后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所学的专业,选择到报社应聘。最终,她成功地进入了同属日报集团的晚报工作。
与少丰同在一个大院,虽然工作的楼层不同,但上下班时经常会碰面,久而久之,两人之间便产生了一种亲切的感觉。晚报的老总得知吴蕾蕾和少丰相熟后,特意将她分配到采编通信行业,希望她能借此机会与少丰多接触,进而与更多的通信企业建立起报企联合关系。
少丰为人老实,对于吴蕾蕾的到来,他欣然接受,并尽心尽力地带她采编新闻。精明能干且容貌姣好的吴蕾蕾却有着更高的目标——她想要尽快超越少丰,登上成功的巅峰。别看吴蕾蕾年纪轻轻,只有二十多岁,但她身上却散发着一种成熟女人的魅力。这种魅力使得她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无论是走在报社的楼道里,还是在院子中漫步,都会吸引众多男性的目光紧紧追随。甚至还有人在私下里给她取了个“报花”的雅号。
当国际着名通信企业在上海举行新产品发布会暨年度总结会的消息传来时,整个行业都为之轰动。这个消息对于少丰来说,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知道这个发布会对于他和他的团队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了解到最新的行业动态,还能与其他同行交流经验。少丰并没有把这个机会留给自己独吞,而是想到了他的好友吴蕾蕾。吴蕾蕾一直对通信行业充满热情,并且在这个领域有着出色的表现。少丰相信,这次发布会对于她来说将是一次绝佳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于是,少丰毫不犹豫地帮吴蕾蕾争取了一个名额,邀请她一同前往上海参加会议。当吴蕾蕾得知这个好消息时,她兴奋不已,对少丰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一同乘坐飞机抵达上海,刚刚从浦东机场出来,吴蕾蕾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急忙接听电话,只听了一句,就神色慌张地回答道:“马上,马上。”然后挂断电话,转身对少丰说:“老师,我不能去参加会议了,家里出了很重要的事情,我必须立刻飞回去。”
少丰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感到十分意外,他看着吴蕾蕾,沉默了几秒钟。虽然心中有些遗憾,但他理解吴蕾蕾的处境,毕竟家庭的事情往往是最重要的。少丰缓缓地说:“那你赶紧回去吧,希望一切都能顺利解决。”
当少丰结束在上海的会议,踏上归途时,他的心情异常愉悦。不仅是因为会议的顺利进行,更因为他即将迎来一个好消息。果然,一回到家,他就接到了移动通信公司的通知,告知他他们明年的宣传预算费用已经通过领导审批,让他前往公司签署合同。
少丰兴奋不已,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通信公司。他满怀期待地走进会议室,准备与品宣主办商讨具体的合作细节。然而,当他看到品宣主办拿出来的预算合同时,他的笑容瞬间凝固了。合同上的数字让少丰瞠目结舌——只有五十万!这与他们之前商议的三百万预算相差了整整两百五十万!少丰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品宣主办,想要说些什么,但喉咙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发不出声音。
品宣主办似乎察觉到了少丰的惊愕,她微微一笑,语气委婉地解释道:“这是公司老总直接批示的预算,我们品宣部上报的方案基本上没有被采纳。”少丰愣住了,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预算调整,却没想到差距如此之大。不过,少丰并没有过多地纠结于此,他心想也许这就是通信公司的正常决策流程吧。
尽管有些失望,但少丰还是决定尽力为通信公司出谋划策,制定出一份完美的宣传规划。他相信,只要自己用心去做,一定能够在有限的预算内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
事隔两个多月后,晚报的一位李记者和少丰竟然在长沙的通信快乐大本营现场不期而遇。当晚,他们还被安排在同一个房间住宿,这可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啊!一见面,快人快语的李记者就迫不及待地对少丰说:“哎呀,现在通信口的宣传费可真是多啊!你知道吗?吴蕾蕾都去给晚报签了三百万呢!我看你们肯定也少不了五百万吧!”
少丰听到这话,不禁惊诧地瞪大了眼睛,他直直地盯着李记者看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说道:“你说什么?移动公司只给都市报签了五十万啊!”
李记者显然对这个数字感到非常意外,他满脸狐疑地说:“不可能吧!这怎么可能呢?无论从报社的传播影响力,还是你们对移动通信的宣传力度来看,晚报都要比都市报强上不止一条街啊!怎么可能都市报的宣传费会比晚报少那么多呢?”
随后,李记者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若有所思地说道:“那就只有一个原因了,晚报的那位报花确实非常能干,绝对是个人物啊!我听说那次她是去外地开会,半夜坐飞机赶回来的。一下飞机,她连家都没回,直接就飞到了移动公司的预决算会场。到了那里之后,她不仅成功地找到了移动公司的老总,还在那个五星级宾馆里住了两天呢。”
说到这里,李记者稍稍皱了一下眉头,接着说道:“不过,这两天她可没少花钱啊,据说住宾馆就花了大价钱。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最终还是成功地签下了一个三百万的大单!这个消息一传开,整个晚报都轰动了,大家都对她赞不绝口。”
少丰听着李记者的讲述,突然心中一动,他猛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那是两个多月前,他和吴蕾蕾一起从浦东机场出来,还没走多远,吴蕾蕾就接到了一个电话。然后,她毫不犹豫地转身返回机场,说是有急事要处理。
现在想来,少丰终于明白过来,吴蕾蕾当时那么匆忙地赶回去,原来是为了争夺他的宣传费啊!
如果说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是吴蕾蕾为了谋取钱财而采取的一种非常手段,那么少丰可能并不会太过在意,最多只是在心里暗暗感叹,这个女孩子可真是不简单啊!以后可得对她多加小心,以防被她算计。但让少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随口说的一句话,竟然被吴蕾蕾蓄意挑拨,引发了一系列的大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上级突然做出了一项重大人事调整:调来了一位市委书记担任日报集团的董事长兼党组书记。这一变动直接导致原党组书记兼董事长和总编辑的职位发生了变化,前者仅保留了总编辑一职,而原常务副总编,那位既有能力又有资历的骆副总,却被调离了日报集团。取而代之的是从广电局调来的一位女副局长,担任常务副总编一职,而原来的总编辑则只是挂个名而已。
不仅如此,对于都市报的老总,原本是由日报的副总兼任,而且距离退休年龄还有一段时间,但也毫无征兆地突然宣布免去其日报副总编辑的职务,都市报总编也一并免去,从理论部调来刘主任接替他的职位。
面对报业集团的上层人事变动,少丰和他的同事们并没有过多地关注。毕竟,他们只是普通的打工人,这份工作对他们来说只是临时的挣钱途径而已。当文件传达到各个部门时,却引起了一阵骚动。许多人对这些新上任的领导并不熟悉,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没听说过。于是,大家开始议论纷纷,猜测着这些领导的背景和能力。
就在这时,少丰随口说了一句:“能在地市级城市当书记的都是正厅级,和我们日报集团的第一把手是同级别的。”他并没有想到,这句话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而吴蕾蕾,这个嘴巴像大喇叭一样的人,立刻将少丰的话传播开来。她夸张地说道:“少丰老师说日报集团的领导班子正在内斗呢!一把手被搞成了二把手,二把手还被调走了。这都是因为他们不团结啊!”
吴蕾蕾的话像一阵风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公司,人们开始对少丰的话产生各种猜测和解读。有些人为少丰的直言不讳感到惊讶,有些人则对他的话表示怀疑。而少丰本人,对于自己的话被如此曲解和传播,感到十分无奈。
这样荒谬的嫁祸传闻,给少丰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报业集团的人事部长竟然直接找上了少丰,对他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在谈话中,人事部长严厉地告诫少丰,不要轻信那些毫无根据的谣言,更不能随意传播。他要求少丰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再被这些不实传闻所干扰。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人事部长不仅没有给少丰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反而毫不留情地将他直接除名。这一决定让少丰感到震惊和无奈,他完全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吴蕾蕾竟然成功地搞定了人事部长。原本与少丰较为熟悉的人事部长,在吴蕾蕾的运作下,突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他不仅对吴蕾蕾格外关照,还决定接收吴蕾蕾成为报社正式编制内的员工。
与此同时,前任常务副总推荐少丰的事情也被搁置一旁。这无疑给少丰的职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使得他原本有望进入日报集团成为正编员工,得到晋升的机会变得渺茫起来。
而骆副总被调出日报集团的事情,更是让整个局面变得扑朔迷离。吴蕾蕾的突然竞争,使得原本就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难以预测。这一连串的变故,让少丰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事部长如此亲吴弃少呢?其中的缘由恐怕只有天知道了。少丰不禁感叹,职场如战场,人心难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