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智则以火焰刀相抗,刀光闪烁,犹如燃烧的火焰在空中飞舞,炽热的气浪与李逸的掌力相互碰撞,发出阵阵轰鸣。
随着时间的推移,鸠摩智渐渐察觉到李逸的掌法别有洞天,其中蕴含的变化繁多且微妙,仿佛没有尽头一般。尽管李逸目前对于这门掌法的运用尚显生疏,但在鸠摩智的不断喂招之下,他的进步却是显而易见的。
须臾之间,鸠摩智突然使出一招精妙的火焰刀,将李逸逼退数步。他收刀而立,缓声道:“好精妙的掌法啊!不过,李施主,你可要小心了,接下来我要用真正的刀法了!”李逸闻言,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他心里自然清楚,鸠摩智此前所使用的仅仅是火焰刀,而那更为厉害的燃木刀法尚未使出。若是鸠摩智将两者配合使用,恐怕这场比试就不会像现在这般简单了。
当然了,李逸依旧稳稳地施展着天山折梅手,这门掌法可谓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而李逸所要做的,便是将自身所掌握的各种武艺巧妙地融入其中。
就在此时,场中的鸠摩智突然使出了一招令人惊艳的招式,他竟然以火焰刀配合燃木刀法,使得原本就威力惊人的火焰刀威力更上一层楼!这一变招让在场众人都大为震惊,尤其是天山童姥巫行云,她满脸诧异之色,难以置信地看着场中的鸠摩智,心中暗自感叹:“这小和尚竟然还有如此手段,当真是武学奇才啊!”
面对鸠摩智如此凌厉的攻势,李逸并未惊慌失措。他身形灵活地在场中穿梭,巧妙地躲避着鸠摩智的火焰刀和燃木刀法。值得一提的是,李逸并未使出凌波微步这样的绝世轻功,也没有动用自身强横无匹的内力,因为这样做并不符合他修炼天山折梅手的理念。
不过好在,这一路走来,李逸得到了王语嫣的悉心教导,她将众多精妙的武学传授给了李逸。而在鸠摩智的步步紧逼之下,李逸逐渐将这些武学融会贯通,并巧妙地融入到了天山折梅手中。
鸠摩智此时也似乎有所领悟,他的刀法变得越发大开大合、气势磅礴。一时间,场中热浪滚滚,仿佛整个空间都被火焰刀的威力所笼罩。可以说,鸠摩智将火焰刀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玩出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哈哈哈哈!”鸠摩智突然发出一阵狂笑,笑声中充满了喜悦和自信。他的笑声如同雷鸣一般,在空气中回荡,震得人耳膜生疼。
随着鸠摩智的笑声,他手中的火焰刀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原本就熊熊燃烧的火焰变得更加炽热,刀身闪烁着耀眼的红光,仿佛要将周围的一切都燃烧殆尽。而刀的锋利程度更是让人咋舌,连空气都似乎被这把刀轻易地撕裂开来。
面对如此恐怖的火焰刀,李逸也不禁心生惧意,他连忙向后退去,想要避开这致命的一击。然而,鸠摩智的刀法如影随形,无论李逸如何躲闪,那火焰刀始终紧追不舍。
李逸一边后退,一边惊讶地看着鸠摩智,心中暗自惊叹:“这家伙竟然在战斗中顿悟了!”
鸠摩智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兴奋。他看着李逸,微笑着说道:“李施主,今日小僧能有所领悟,还得多谢你的指点啊!”
原来,就在刚才与李逸的交手中,鸠摩智看到了李逸使出的天山折梅手,这门神奇的武功让鸠摩智大受启发。他立刻将自己的燃木刀法与火焰刀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刀法。
这种新的刀法不仅保留了火焰刀的炽热和锋利,还融入了天山折梅手的精妙变化,使得火焰刀的威力更上一层楼。
李逸闻言,心中对鸠摩智的悟性也不禁暗暗赞叹。他拱手向鸠摩智道贺:“恭喜大师!大师的武学天赋实在令人钦佩!”
鸠摩智微笑着还礼,心中却对李逸多了几分忌惮。他深知李逸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若不是今日自己机缘巧合顿悟,恐怕还真不是李逸的对手。
不过,鸠摩智毕竟是一代武学宗师,他很快便将这些杂念抛诸脑后,全心投入到新的刀法之中。
鸠摩智这家伙,的确是个练武的奇才。在原着中,即使段誉用假的六脉神剑忽悠他,他也能凭借自己的天赋和悟性将其练成,可见他的厉害之处。只可惜,他太过执着于少林武功,否则以他的实力,恐怕早已凭借火焰刀纵横天下了。
“哈哈!”鸠摩智显然很兴奋,他已经找到了他以后要走的路,那就是不断的强化自己的火焰刀。
他深知,只有不断提升这一绝技,才能在武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达到自己梦寐以求的武学巅峰。
“多谢李施主,这是小僧的火焰刀,方才施主给小僧看了易筋经,小僧无以为报,只能用这火焰刀了!”鸠摩智从怀里拿出了他的火焰刀掌法说道,脸上满是诚恳和感激之情。
李逸也没有推辞,反正武学,他不嫌多,练不练的再说,收集武学他还是比较喜欢的。他好奇地接过火焰刀掌法,心中暗自思量着这门掌法的奥妙之处。
就这样,几个人再一次上路,来到了阿朱说的地方。
李逸环顾四周,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实在是一个适合修炼的好地方。他打算在这边等等乔峰,他是真的想要领教一下降龙十八掌的。
他早就听闻降龙十八掌威名远扬,是武林中极为厉害的掌法之一,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渴望。他想要见识一下,这门掌法究竟有何独特之处,是否能够与自己所学相媲美。
在等待的过程中,李逸也不闲着,他开始研习起刚刚得到的火焰刀掌法,尝试着将其融入自己的武学体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
大概过了两天时间,李逸一直都在耐心等待着。终于,他注意到有一个身披斗篷的人缓缓走来。尽管对方身着斗篷,将面容遮掩得严严实实,但李逸却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这个人绝对是个顶尖高手。
李逸心中暗自思忖:“看这身形和步伐,此人多半就是乔峰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迎上前去,径直在那人对面坐下,并面带微笑地开口问道:“敢问阁下可是乔大侠?”
斗篷男子闻言,稍稍沉默了一下,然后才回答道:“阁下怕是认错人了!”然而,李逸听到这个声音后,嘴角的笑容反而更甚,他哈哈笑道:“那就绝对错不了啦!在聚贤庄之时,我可是亲耳听到过乔大侠的声音呢。而且,阿朱姑娘也曾告知我,你们会在此地碰面,所以我才特意在此等候了两天之久啊!”
乔峰听到李逸这番话,心中不禁一惊。他凝视着李逸,见对方神色坦然,似乎并无恶意,这才稍稍放下心来,开口问道:“阁下究竟是何人?”
李逸微微一笑,缓声道:“在下李逸,对乔大侠的威名仰慕已久。此次特意在此守候,主要是想与乔大侠切磋一下武艺,别无他意,还望乔大侠不要推辞。”
很明显,乔峰此刻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比武上。
他眉头微蹙,眼神游离,似乎在思索着更加重要的事情。过往的种种如潮水般在乔峰心中翻涌,尤其是那段追寻“带头大哥”的艰难历程。
当年,他误信谗言,导致雁门关一役,无数宋人无辜丧命,自己也背负上了沉重的罪孽。那“带头大哥”,如同一个幽灵,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是他心中解不开的结,是他日夜追寻的真相。李逸见状,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不便强求。
他微微整理了一下衣袖,轻咳一声以引起乔峰的注意,然后才微笑着说道:“乔大侠,可是还在寻找那位‘带头大哥’?”此言一出,乔峰的眼神突然锐利起来,紧紧盯着李逸,仿佛想要从他身上寻找到什么线索。空气中顿时弥漫起一股紧张的气息。
乔峰猛然站起,如同一座山岳般巍峨耸立,他的目光如电,直直地看向李逸,仿佛要透过他的身体看到内心深处。然而,在与李逸对视片刻后,乔峰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坐了下来,压抑着内心的波澜,沉声道:“不瞒公子,的确如此!”
李逸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那还真是巧了,不才刚好知道那带头大哥是谁,要是乔大侠愿意和我切磋一番,告诉乔大侠也无妨。”他的声音平静而温和,却在这平静之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笃定。
听到李逸的话,乔峰的眉头微微一皱,眼中闪过一丝狐疑之色。他凝视着李逸,似乎在评估对方话语的真实性。沉默片刻后,乔峰终于开口道:“公子不是开玩笑?”他的声音带着些许疑惑,显然对李逸的话半信半疑。
李逸笑着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回答道:“我李逸,从不骗人!”他的目光清澈而坦然,没有丝毫的躲闪或犹豫,让人不禁对他的话多了几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