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一家人各自回房歇下。
张卫国和李雪梅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心里是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安宁。
李雪梅侧过身,枕着丈夫的胳膊,轻声问:“卫国,你说王家母子以后真的不敢再来找桂花了吗?”
张卫国睁开眼,他安慰妻子。
“我不能让桂花再受一丁点委屈,更不能让这种人,像苍蝇一样,总有机会在我们身边嗡嗡叫。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张卫国的计划,不想告诉家人,免得他们担心。
李雪梅往丈夫怀里缩了缩,嗯了一声,便安然睡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公鸡的打鸣声划破了村庄的宁静。
张卫国起了床,把车斗擦得干干净净,又检查了一遍油箱。
赵三妹在厨房里忙活着,煮了一大锅喷香的白米粥,又烙了十几个鸡蛋饼。
张桂花和张秀兰也早早起来,帮着收拾东西。
张秀兰的儿子丁子浩背着书包,一脸兴奋,等下又可以坐大舅舅的车回城里。
吃过早饭,张卫国便招呼着众人上车。
“爹,娘,雪梅,我们先回城里,家里就交给你们了。”
李雪梅说:“我在家待一天,明天就回。”
张卫国点头:“行,今天好好歇歇。”
到了城里,张卫国先是开着车把周振华和丁子浩送到了学校门口。
送完弟弟和外甥,他又调转车头,把张秀兰送回了卷烟厂的家属宿舍。
送走了妹妹,车斗里只剩下张桂花一个人。
张卫国看了一眼后视镜,一脚油门,三轮车便朝着市里最大的菜市场开去。
“桂花,走,咱们去买菜。”
“知道了,哥!”
牛腩,排骨,猪肉、青菜、鸡蛋、小葱等,两人大包小包,把三轮车的车斗塞得满满当当。
等回到“张氏粉馆”的店门口时,墙上的挂钟,时针正好指向九点。
店门已经大开,里面的桌椅擦得锃亮,地面也拖得干干净净。、小舅子李春波正搬了张椅子坐在门口,聚精会神地听着收音机里的歌曲,身体还跟着节奏一晃一晃的。
“卫国哥,桂花姐,你们回来啦。”
看到三轮车,李春波一个激灵站起来,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
“手脚挺麻利啊,都收拾完了?”张卫国笑着跳下车。
“那当然,就等你们带菜回来了。”李春波抢着去搬车上的东西。
三人合力将一大堆食材搬进后厨,然后便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张卫国负责处理肉类,手起刀落,一块块牛腩、排骨被处理得整整齐齐。
张桂花和李春波洗菜,切菜。
厨房里,只有切菜的笃笃声,和锅里汤水翻滚的咕嘟声,三个人谁也没说话,却配合得无比默契。
一直忙到下午两点,午市的高峰期总算过去,三人才算得了空,下了粉,坐在店里吃了起来。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说话声:“张卫国在吗?有你的电报。”
一个穿着绿色制服的邮递员,停下摩托车,从斜挎的绿色邮包里,取出一张薄薄的纸。
张卫国放下碗筷快步走了出去。
“我就是,多谢。”
他接过电报,在签收单上龙飞凤舞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展开电报纸,上面只有一行用铅字打印的短句,简洁明了:【已联系好代工厂,费用需要你来定。郑涛。】
原来是郑涛已经找到了代工厂,他转身对店里的李春波喊道:“春波,桂花,店里你们先看着,我去一趟邮局。”
话音未落,人已经大步流星地跨上了门口的三轮车。
到了邮局,他直奔电报业务的窗口,从口袋里掏出纸笔,刷刷写下一行字,递给工作人员。
“同志,麻烦发加急的。”
工作人员接过纸条,上面就寥寥一行字:“十一月十二日到羊城。”
晚上七点,张氏粉馆里灯火通明,后厨飘出的浓郁酱香,引得路过的街坊都忍不住朝里多看两眼。
张卫国正站在灶台前,一条鲤鱼在铁锅的酱汁中“滋啦”作响,眼看就要收汁。
就在这时,店门口传来一阵熟悉的吉普车引擎声,由远及近,最后稳稳停下。
扫地的李春波抬起头,当他看清车上下来的人时,眼睛瞬间亮了。
是卫国哥的好朋友顾所长、贺超。
李春波上前热情地打了招呼,随即转身朝厨房里扯着嗓子大喊:“卫国哥,顾所长他们来了,你快出来招待。”
厨房里,张桂花听到动静,立刻从洗菜池边直起身,对张卫国说:“哥,我来做饭,你出去陪客人吧。”
张卫国头颠了颠勺,让酱汁均匀地裹在鱼身上,嘴里吩咐道:“行,这锅红烧鱼马上好,等汁收得差不多了,撒一把葱花就能起锅。”
他用下巴指了指旁边案板上的两个大搪瓷碗:“刚好从家里带了炸丸子和肘子过来,都是熟的,你把那两个菜上锅热透就行,我留他们一起吃饭。”
“知道了,哥。”张桂花应了一声,熟练地接过了张卫国手里的锅铲。
张卫国解下围裙,在水龙头下冲了冲手,擦干后才走了出去。
顾向南和贺超已经在一张方桌旁坐下,李春波给他们倒上了的茶水。
“顾所长,贺超哥,喝茶。”
“谢了,春波。”贺超笑着接过茶杯。
张卫国走过去,脸上挂着一抹了然的笑容:“真是稀客啊,听说最近市里出了个大案,你们两个大忙人,今天怎么有空跑到我这小店里来了?”
要不是事情办妥了,以他们的性子,哪有闲工夫跑来喝茶。
贺超是个直性子,闻言哈哈一笑,端起搪瓷杯子豪爽地吹了吹热气:“我们所里的人,为了这个案子连着熬了好几个通宵。前几天赶到省城,总算顺着线索把人给拿下了。这不,案子一破,顾所就带着我来你这儿蹭饭了。”
张卫国端起自己的茶杯,对着两人举了举:“那可得恭喜二位了,又破获一桩大案,算是为咱们德山的老百姓除了个大害,我敬你们一杯。”
顾向南沉稳,情绪不像贺超那般外露,他和张卫国的茶杯轻轻一碰。
放下茶杯,顾向南看着张卫国,直入主题:“行了,案子的事先不提了。今天来,主要是替我们家老爷子传个话。”
他顿了顿,语气郑重了几分:“老爷子说,想见见你,看看你什么时候方便,去家里吃顿便饭。”
这话一出,连旁边竖着耳朵听的李春波都倒吸一口凉气。
顾家的老爷子,那可是从枪林弹雨里走出来的老革命,在整个德山市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多少人想巴结都找不到门路,现在竟然主动开口邀请姐夫去家里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