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魏王正兴奋大笑时,一个声音从远处传来,嗓音又尖又利,但听上去又带着一股绵柔的味道,似乎是不敢高声造次。
“何事?”魏王止住了笑声,略显威严地看了过去。
只见一个身着蓝色常服的中年人走了过来,他面白无须,刘长宁一看就知道,这位也是个太监,估摸着是魏王的贴身近侍。
那近侍看了眼刘长宁,恭敬地禀报道:“玉成殿下说,齐王殿下相邀刘县男过府一叙。”
“齐王?”魏王听后眉头皱了皱,他似乎一下子就猜到了齐王的目的,淡淡地说了一句,“可真是寡人的好……侄子啊,如此迫不及待么?”
说罢,他对那近侍道:“齐禄,你代玉成公主去说一声,就说寡人在与刘长宁说话,叫齐王往后等一等。”
“诺。”名叫齐禄的近侍得到吩咐,躬身一礼,就退了下去。
“大王,如此会不会得罪了齐王殿下?”刘长宁有些担心,魏王虽说是齐王的长辈,又是大宗正,但齐王可是当今皇帝的儿子,他这么不给面子,齐王表面上或许不敢对他怎么样,但背地里可能会看他不爽。
“得罪就得罪了,寡人是他的长辈,他敢如何?”魏王淡淡一笑,毫不在意。
刘长宁想到上次在他这里告状,齐王马上就退缩放回了王嫣然,猜测他确实很有排面,起码齐王不敢得罪了他,心中稍安。
“不过齐王殿下为何召见小臣?”他对这点想不通,他跟齐王虽然有几面之缘,但比起根本谈不上熟识,人家没必要对自己这个小人物这么上心啊。
“刘长宁,你还是太过小瞧了自己。”魏王却像什么都知道一般。
“大王过奖了,臣只是一介小官,齐王殿下贵为亲王,臣如何能入他的法眼?”刘长宁摇了摇头道。
“小官?”魏王估计有些被气笑了,“你身兼双职,既是将作监丞,又是司农寺丞,这还不满意么?”
“大王,臣没有不满意。”刘长宁哭笑不得,他只是想表达,自己这样的小官,没到让齐王看上眼的程度啊。
“既没有不满意,那就是蠢了。”魏王是说翻脸就翻脸的类型,“你去金水县上任不足一月,就掀翻了两大高门,如此惊人之举,还不够齐王瞧上眼吗?”
刘长宁听得一愣:“齐王殿下已经知道了?”
“你当他真是一个蠢货么?就算他自己对你不屑一顾,难道就没有旁人告知他么?”魏王淡淡看了他一眼,“若他今日没有邀你上门,我都怀疑他是不是真是一个蠢物了。”
刘长宁无语,这么说人家皇帝的儿子真的好吗?不过听魏王这么说,难道齐王更应该早早地知道这件吗?
“若是在你进京当日,他就派人来相邀,说明他对你的看重,如今看来,他此前对你根本没看在眼内,定是旁人告知了他,他才知晓了此事。”魏王道,“我问你,昨日是否有人登门?”
“昨日宣阳公主来了一趟。”刘长宁恍然想了起来。
“是宣阳啊。”魏王听后点了点头,“定然是她去知会了齐王。”
刘长宁这才明白,这里面还牵扯到了宣阳公主,仔细想想,好像是这么回事,魏王真不愧是魏王啊,都不需要亲眼看到,就能把事情猜个八九不离十。
不对!
刘长宁忽然一惊:“宣阳公主也知晓吗?”自己在金水县任上的所作所为,宣阳公主竟然早就关注到了?但他跟宣阳公主也只是有两面之缘而已,她早早地关注自己,这也太可怕了吧。
“嗯,宣阳与玉成从小就相争,定是玉成加封了一千户食邑,引起了宣阳的好奇,宣阳自然要打探清楚来,于是就得知了是因你而使玉成加封的食邑。”魏王仔细地分析道。
刘长宁听得一阵头皮发麻,所以自己这是被宣阳公主盯上了,难怪她昨天上门,看自己的神色很热情,他当时还在疑惑,现在总算知道了答案。
这些亲王公主,就没有一个是可以小瞧的。
“刘长宁,齐王只是第一个,以后说不得还有第二个、第三个……你要做好应对的准备了。”魏王呵呵一笑,似乎看到了不久的将来。
刘长宁听后不由脸色一苦,他最不想面对的就是这种应酬了。
“不过你放心,有什么自己不能应付的,寡人会帮你挡掉,你只要好好办事就成。”魏王又笑了笑道,让刘长宁不由松了口气,“谢大王回护。”
“好了,寡人要回去了,你先去拿纸。”魏王又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神情间颇为亲切。
刘长宁马上屁颠屁颠地去拿纸了,等到拿了纸来,发现魏王正在跟玉成公主说话,他很识趣地没有走上前,而是远远地等到一旁。
魏王的那位贴身近侍齐禄也在附近,刘长宁朝他友好地笑了笑。
齐禄看上去很客气,对他也笑了笑,然后手指了指魏王和公主的方向,示意他少待片刻。
刘长宁点点头表示明白,对这位魏王的近侍也生出了一些好感。
那边不知道说了什么,玉成公主忽然惊叫了一声,然后一把捂住了嘴巴,等到魏王又说了句话,她突然转身就跑。
路过刘长宁身边时,刘长宁分明看到她的脸上像是被烧烫了一般,红得都快滴血了。也不敢看他,逃也似的跑掉了。
刘长宁心中一突,魏王跟她说了什么,让她这么害羞,不等他走上前,魏王就先走过来了。
“见过大王。”他忙行了一礼。
“呵呵,玉成那丫头害羞了。”魏王哈哈大笑,有种老怀大慰的感觉,“刚才我已经问过玉成的意见了,她虽然没有正面回应,但想来是答应了。”
“刘长宁,这个媒人寡人是做成了。”说着,他又上前拍了拍刘长宁的肩膀。
“多谢大王!”刘长宁大喜,没想到魏王速度这么快啊,难怪公主那么害羞,原来是魏王给自己保媒了。不过魏王行事这么野吗?不先去跟皇帝陛下打声招呼,就直接找公主本人,看来他在皇室之中的地位要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啊。
一个大宗正,能决定公主的亲事,这本身就说明了什么。
“好了,寡人先走了,待寡人与陛下商议一番,选个良辰吉日,为你二人议婚。”魏王吩咐齐禄接过了他的竹纸,然后就大踏步离开了。
刘长宁在身后恭敬地目送他走远,这才回身去找公主。
但到了寝殿,却被公主的侍女拦住了去路:“殿下说了,男女授受不亲,刘县男还是请回吧。”
男女授受不亲?
刘长宁哭笑不得,之前他都是直来直往的,根本没有侍女阻拦,现在搞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了?
不过他知道公主是害羞了,他也能理解,还好,就算见不到公主的面,两人有对讲机,还是可以随时联系的。
他心下火热,想跟公主说说话,匆匆地回到了住所,拿出对讲机就开始联系对面。
“公主,公主……”
那边有沙沙的声音传过来,显然是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刘长宁又喊了几声,终于那边传来了声音:“刘长宁!”
声音清脆稚嫩,分明是篆愁小公主在说话。
“是小殿下?”他哭笑不得,篆愁小公主自己是无法操作对讲机的,会用的人除了公主没有别人了,显然是她在让篆愁小公主说话。
“是我,刘长宁,你怎么又钻进了这小盒子里?”篆愁小公主不是第一次跟他用对讲机说话了,之前就用过一次。
“小殿下,你三阿姊在吗?”刘长宁故意问道。
对面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三阿姊不在。”
肯定是公主教篆愁小公主这么说的,刘长宁自然明白:“小殿下,那你告诉她,就说臣想公主了。”
对面一下子沉默了下来,良久,篆愁小公主的声音才传过来:“刘长宁,那你想不想我?”
刘长宁哭笑不得,很明显,这是公主在用小丫头做挡箭牌:“自然是想的。”
“三阿姊说你是登徒子,登徒子是什么?”篆愁小公主问得很认真。
刘长宁解释道:“登徒子是可以吃的东西。”
“好吃吗?”果然,对于吃货而言,好吃的东西就代表着全部。
“嗯,很好吃。”刘长宁呵呵一笑。
“刘长宁,不许教坏了篆愁。”公主李淑的声音终于传了过来,声音中在尽力控制着情绪,但还是不免露出了几分羞涩的味道。
“殿下。”刘长宁心中一喜,再次听到公主的声音,感觉又不同了,毕竟自己已经是准驸马了,公主马上就要成为他的家人了。
“哼哼,你好大的胆子。”李淑故作生气,“竟然敢撺掇…魏王,觊觎本公主?”
“殿下,是魏王说要帮我保媒的。”刘长宁急着解释。
“好了,这几日我要好好休养,你没事就不用来见我了。”李淑语气僵硬,“若是有什么好吃的,你就叫人送到寝殿,不必自己来了。”
“那我……”
“嗯,就如此了。”不等他说完,那边就直接挂了,彻底没了动静。
“公主,公主……”
刘长宁叫了几声,那边都没有一丝声音传过来,看来是真的害羞不敢见他了。
……
齐王府。
李敏刚刚用完饔食,脑袋还有些痛,昨晚喝太多酒了,这是宿醉后的通病,他早就习惯了。
不过,得知了一个大才,还是太子所不知道的,这让他心情非常好,早上也多吃了一碗粟米粥。
四大高门,那是屹立千年而不倒的,若不是李氏得了天下,建立了大绥,怕是连四大高门都攀附不上。
所以李敏很清楚四大高门的实力和声威,他虽然贵为皇子,但就是见了四大高门的族长,也要礼让谦逊,而不能做到高高在上。
没想到,刘长宁任职金水县令一个月,就叫四大高门去了其二,不论刘长宁是如何做到的,这都是他的才华体现。
如此一个大才,马上就要成为他的人了,太子若是知道,怕是要嫉妒得抓狂了。
“哈哈哈……”想到得意处,他忍不住就笑出声来。
“殿下。”王府长史一脸正色地走了进来。
李敏看了看他身后,没有见到预料中的人,微微皱眉道:“刘长宁呢?”
“殿下,刘长宁来不了。”长史脸上带着一丝苦涩。
“为何?”李敏眉头深深一皱,“寡人相邀,他也敢不来么?”他以为刘长宁拒绝了他的邀约。
“殿下,非是刘长宁不从,是……”长史凑近了距离,“是齐大监说……正与刘长宁说话,叫殿下往后等一等。”
“齐大监?齐禄!”李敏顿时一惊,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齐禄在,那岂不是说……”他都不敢往下想下去了。
而且,他也听明白了,叫他往后等一等,其实已经是一种警告了,他根本不敢等啊,那分明就是在说,刘长宁是他的人,叫他不要有任何觊觎之心。
李敏越想,心中越是惊悚,他没想到刘长宁被看重的程度远远超过他的想象,那看来二妹的亲事,他要上上心了,就算不能直接将刘长宁拉入齐王府中,但只要叫他亲近齐王府,这也是一种成功。
“殿下,那稍后是否再去邀刘长宁进见?”长史并不知道他心中的想法,以为真要等一等再去邀约。
“不必了。”李敏摇了摇头,“准备车辇,我要进宫。”他准备先进宫去,但不是先去见父皇,而是去见母后,让母后吹吹枕头风,那事情就差不多能成了。
从王府出来,李敏坐上车辇,直驱皇宫而来。
他是陛下最宠爱的皇子,进出皇宫自然不用经过通传,直接就去了皇后所在的梓潼宫。
然而他刚到宫殿门口,却见一个人从里面走了出来,那人一身玄黄色窄袖圆领袍衫,年纪约二十五六岁,长相普通,但气质温和,一眼看去,谦逊有礼。
但同时,身上又有一股让人忍不住心颤的威仪,李敏见了,当即不敢怠慢,上前行了一礼:“臣弟见过太子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