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风波似乎并未波及偏远的渝州万盛。
当区长肖承功和区委书记刘文祥带着那笔至关重要的1.5亿美元发展债券批复回到区里,沉寂已久的区委区政府像被投入石子的水面,激荡起层层涟漪,一种压抑已久的期待感在空气中弥漫。
钱到了,但如何让这潭“死水”真正活起来?
肖承功和刘文祥这对搭档,如同两台开足马力的火车头,迅速将这份期待转化为具体行动。
区委会议室,烟雾淡了些,气氛却异常热烈。
刘文祥书记主持大局,肖承功具体部署,围绕发展债券的“万盛振兴计划”分工明确:
1. 肖承功(区长):主抓两大核心项目。
500万吨环保水泥厂:工业强区的关键。肖承功效率极高,直接对接京城理工大学建筑材料系。
系主任亲自带队,组建了涵盖工艺、环保、设备、管理的专家组进驻万盛。
经过严谨考察和技术比对,专家组最终推荐:设备选用“复兴机械集团”成熟生产线,并加装最先进的环保除尘、脱硫脱硝及余热发电系统,具备生产多种高标号、特种水泥的能力。
复兴基建公司同步进场,负责厂区及混凝土泵站建设。
石林旅游开发: 文旅兴区的突破口。肖承功同样紧盯,强调规划先行,高起点设计。
2. 刘文祥(书记):主抓“黑山谷景区开发”。
老书记精神矍铄,亲自带领京城理工建筑学院规划团队,以及肖承功从“凤凰文旅集团”协调来的商业策划运营精英,深入黑山谷腹地实地踏勘。
他们的目标是: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为这片沉睡的瑰宝找到最合适的开发路径。“生态是根本,富民是目的!”刘文祥的话掷地有声。
3. 其他班子:
交通局:在肖承功指导下,负责一项关键任务——利用部分资金,优先启动万盛与周边綦江、南川、桐梓(黔)等区县中心乡镇的一级公路连接线建设,目标是编织一张以万盛为节点的区域便捷交通网。
人社局\/教育局:与京城理工合作,启动针对新建水泥厂约1.2万名岗位工人的大规模在职培训(8个月),确保“厂建好,人到位”。
招商\/农业部门:着手为肖承功构想的“渝南农产品集散中心”做前期调研和预热。
交通局的任务布置下去后,私下里有些议论。
一次项目协调会后,交通局的副局长老陈,借着和肖承功一起看图纸的机会,委婉地提出了大家的困惑:“区长,咱们这钱来之不易,修自己辖区内的路没问题。可这花大钱把路修到别人地界,接到他们乡镇上……区里有些同志心里有点嘀咕,觉得是不是……太替别人着想了?” 他措辞谨慎,但意思很明显。
肖承功放下图纸,没有不悦,反而理解地点点头。他走到墙上的区域地图前,手指点向万盛。
“老陈,你的顾虑我明白。但咱们眼光得放长远,这路,表面看是通到别人家,根子上是给咱万盛修的‘黄金通道’!”他语气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几个问题:咱们的石林、黑山谷要火,游客从哪来?周边区县的乡亲们是不是大头?路好不好走,费不费时间,决定了他们愿不愿意来!”
“再看咱们要搞的渝南农产品集散中心。
万盛和周边山区好东西不少,但为啥以前卖不上价?散!运不出来!成本高!”
肖承功的手指划过地图上周边的一个个乡镇,“我们把路修好,直通这些产地的中心乡镇,意味着什么?”
他停顿一下,目光扫过老陈:“意味着周边老乡、小贩,能花最少钱、用最短时间,把山货、鲜果、蔬菜,一股脑儿送到咱们万盛这个中心来!
到时候,渝州主城、甚至外省的大买家,一看这里货多、路顺、成本低,能不往这扎堆吗?
规模起来了,‘渝南集散’这块牌子就值钱了!物流、信息、资金都往这聚,税收、就业、商业不就跟着活了?”
肖承功笑了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重:“这个思路,其实也是家里长辈的经验之谈。
他们说,‘地方发展不能关起门来,要敢于打破边界,先做通路的人,才能成为聚财的中心。
路通,百业才能通。’现在咱们投钱修这些‘连接线’,将来在集散中心里,可能就是十倍百倍的回报。老陈,你说这‘亏’,该不该吃?值不值?”
老陈看着地图,又回味着肖承功描绘的前景,特别是那句“十倍百倍的回报”,再联想到肖区长背后那位深不可测的长辈,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振奋。
“区长,我明白了!是咱们格局小了!这路,必须修好!”
黑山谷,峭壁千仞,云雾缭绕。刘文祥书记拄着登山杖,脚步稳健地走在湿滑的小径上,后面跟着一群汗流浃背却兴致勃勃的专家和策划人员。
“刘书记,您这体力,真是这个!”京城理工的年轻副教授喘着气,竖起大拇指。
“为了咱万盛的老百姓能多条出路,我这把老骨头也得探探路!”
刘文祥朗声笑道,指着前方幽深壮丽的峡谷,“瞧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专家们,凤凰来的同志们,这里开发好了,绝对是顶级的生态旅游、户外探险、健康养生的好地方!”
凤凰文旅的策划总监拿着专业相机,镜头对准奇峰怪石,难掩兴奋:“刘书记,这片峡谷的原始感和视觉冲击力太强了!
非常适合打造深度体验项目,比如结合本地民族风情的实景演出,或者依托地形设计的攀岩、溯溪、高空栈道。
影视取景也是绝佳!当然,前提是交通和基础配套得跟上。”
“交通,肖区长那边在全力推进!配套,就是我们这次考察规划的重中之重!”
刘文祥语气坚定,“各位专家,生态保护、地质安全是铁律!
在这个前提下,如何规划最科学、效益最大化,你们是行家,大胆提方案!我们要的是能长久、能富民的好项目!”
另一边,万盛石林。嶙峋的石柱在阳光下投下斑驳光影。肖承功陪同北理工建材系的专家考察选址。
“肖区长,这片区域地质结构稳定,石灰岩储量大、品质优,是理想的水泥原料基地。”
系主任指着规划图,“工厂计划建在石林外围规划的工业区内,原料通过封闭廊道运输,最大限度减少对核心景观区的视觉和环境影响。
环保设施按最高标准设计,确保排放远优于国家标准。”
肖承功看着眼前壮丽的石林,又看看手中的规划图,郑重道:“好!技术上的事,拜托各位专家把关。
我的要求就一个:既要发展工业这个‘金山银山’,也要保住这片大自然的‘绿水青山’!石林旅游和水泥生产,必须并行不悖,共同为万盛的发展添砖加瓦!”
忙碌的间隙,肖承功也接听着家人的电话。
先是七哥肖承志。电话那头,承志的声音带着点轻松:“小八,跟你说个事,我……和秦颂歌同志开始接触了。”
他简单提了爷爷的提醒,自己对张灵灵家庭变故的考量,以及对秦颂歌踏实、正派、相处舒适的感觉。
肖承功一边翻看培训计划,一边露出欣慰的笑容:“小志,这是好事。秦家姑娘家风口碑一向不错。你自己觉得合适最重要。
感情的事认真对待,但本职工作不能松懈。”
“放心吧小功,我懂。”承志回答干脆。
接着是父亲肖镇的电话。没有过多寒暄,肖镇直接关心工作:“承功,万盛那边动作不小。听说你在交通布局上,有点‘与众不同’?”
肖承功详细汇报了连接线工程和渝南集散中心的构想。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肖镇沉稳的声音:“嗯,思路是对的。区域协同是未来趋势,先打通脉络,才能盘活全局。
要有大局观,不拘泥于一时一地得失。
国际形势复杂,我们更要扎扎实实练好内功,把基础打牢,把市场做大。
你们这个集散中心,抓住了农产品流通的痛点,有潜力。稳扎稳打,做出成效。”
最后是三哥肖承栋和五哥肖承勋的电话。
“老八,西南大通道(陆路)的勘察设计全面铺开了,地质太复杂,正式动工估计还得一年半左右。”
承栋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可靠,“不过你放心,万盛作为渝南节点,未来的交通优势会逐步显现。你现在的布局很有前瞻性。”
承勋则带着他金融精英特有的敏锐:“五弟,听说你那边的资金开始转动了?给你说点‘场外信息’开开眼界。
知道我们(兴业国资)、(创业港资)、(南山澳资)几家合作的联合银团最近在忙什么吗?”
他声音压低了些,带着运筹帷幄的意味,“在北美市场,我们正在捕捉一些……汇率波动的机会。
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比你想象的要快得多,当然,水也深得多。
这次算是小试牛刀,积累点经验,也为后续做些准备。”
放下电话,肖承功站在办公室窗前。外面工地上,打桩机发出沉闷而有力的轰鸣,仿佛大地苏醒的心跳。
从父亲的全局视野,到兄弟们的纵横捭阖,再到脚下这片正在被唤醒的土地,一股磅礴的力量感油然而生。
万盛这潭曾经的“死水”,在资金、人才、政策和坚定决心的共同激荡下,正掀起改变命运的波澜。
不过万盛得热火朝天同样吸引了省城大小“公子小姐”们的注意力,这些家伙从新闻传出成功融资1.5亿美元作为一个边远小破区发展资金,就盯上了这块肥肉。
就如京城的肖老爷子和承志聊天说的那样,想干事还得有勇气和担当,至于才经过“清源行动”洗礼后的省城公子小姐们,这叫事儿吗?
如果小肖公子听到省城公子小姐们这么不清楚什么是“肖公子的做事风格和肖公子的实力”,他会很欢迎这些家伙们来他管理的小破区碰一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