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百宝斋还没开门,喜雪正在收拾昨天做好的团扇,听到外面嘈杂声起,然后有砰砰的敲门声,来得还是那个小姑娘,王大娘家的小闺女,她满脸兴奋道:
“姐姐,你家人来接你了。”
果然,一行人,家丁,丫鬟还有婆子来了有十来个人,阵仗不大,虽然来的有点晚,但到底目的达到了,黎书看着为首的那个婆子,是一个圆脸的妇人,姓赵,穿着深色长裙。
赵嬷嬷看着她们,眼中闪过一抹厌恶,心不甘情不愿,对黎书说话也不俯身,语气有些趾高气扬:“请小姐回府。”
喜雪看到她如此做派,仿佛看到了往日那个嚣张的钱嬷嬷,眼中露出憎恶的表情,赵嬷嬷捏着嗓子道:“喜雪姑娘还是小心些自己的眼珠子,奴婢瞧得见。”
赵嬷嬷仗着自己是张雪容的远房亲戚,没少在下人面前拿乔,虽然她听说钱嬷嬷在黎书这跌了跟头,但她到底自觉是府里的老人,资历深,对黎书这么个名义上的大小姐还是瞧不上的,更何况黎书这么久没有回府,没有仰仗的靠山,就是想要做些什么,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可是她小瞧了黎书的胆量。
又来了一个仗势欺人的,黎书眼神淡淡道:
“赵嬷嬷说话,果然跟钱嬷嬷一样中气十足,这拿捏人的架势都是一样的,这都是府里教的规矩吗?”
黎书往前一步,故意盯着赵嬷嬷的眼睛,说出的话却像刀一样,刮的人皮骨生冷,
“黎府是诗书之家,最是讲究家风门面,而且我听说黎大人最厌恶以下犯上,若是赵嬷嬷对我言语侮辱,举止不当,被不小心传了出去,毁了他的官声前途,他难道不会多想吗?”
赵嬷嬷闻言心中一惊,又听到黎书继续道:“还是说,员外郎这样的人家,府里的下人莫不是都是这般不尊主子,自视高人一等,不将别人放在眼里?想来上次的教训还是不够。”
黎书一句一句,说的不咸不淡。
赵嬷嬷心中一凛,想起最近京城流言,黎成朗因为失了官职,跟张雪容大吵一架,这几日府里一直气氛低沉,张雪容也整日郁郁寡欢。
想起出发前黎成朗的交代,她脊背一凉,黎书冷淡的声音飘了过来,“嬷嬷是府里的老人,责任重大,夫人还要仰仗您,可别像钱嬷嬷那样走路不小心,被什么毒蛇毒虫的咬了,落个残废倒是其次,若是丢了性命,可就不还说了。”
赵嬷嬷额头汗涔涔的,近日府里下人之间传言,说钱嬷嬷死在了叶县,如今听到黎书所言,难道是被她害死的?如此一想,她心中害怕起来,气势也收敛了些。
黎书上了马车,张雪容纵然再不喜欢黎书,但该做的面子还是要做的,譬如这辆马车,四角都坠着绿色流苏,外观看起来低调奢华,内里嘛,黎书打开帘子,看着车内的装饰,忽然笑了,果然面子功夫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只让别人看到外面的东西有多靓丽,她有多重视这个黎府大小姐,可里面却寒碜的不值一提,空荡荡的板子上面,什么也没有。
“连个坐的垫子也没有,二夫人可真是会做面子活儿。”喜雪一边心酸自家的小姐要受这样的待遇,一边又愤愤不平二夫人的所作所为。
黎书却觉得无所谓,至少有马车来接,张雪容若愿做面子功夫,她也不会撕破脸皮。
喜雪把东西放了进去,几人坐了进去,马车一路前进。
“小姐,这坐马车到京城得两天呢,咱们怎么不坐船?”喜雪不明白,马车颠簸,坐着受累不说,还慢,官船多好,快而且平稳。
凝珠将披风搭在黎书的腿上,“可不,还不如坐官船,这样在路上折腾两天,姑娘可受得了?”
黎书稳稳坐着,语气淡淡道:“她就是要给我下马威,这只是第一步。”
喜雪和凝珠互相看了眼,眼中都有些愤慨。
黎书安抚的看着她们,“放心,你家小姐我是打不垮的,再说了,我还要给清和报仇。”
说到最后,几人都沉默下来,气氛一时有些沉重。
钱嬷嬷已死,王令也死了,可她们背后的人,都还好好在府里等着她呢!
终于,第二天下午,马车进了京城,喜雪透过帘子看着窗外的风景,许久不曾回来,对外面的新鲜东西很是好奇,虽然心里很兴奋,但她不想表现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让别人嘲笑,给黎书丢脸,凝珠也压着雀跃的心情,时不时的往外看着。
繁华的大街,热闹非凡,行人络绎不绝,街边的铺子,吆喝声不断。
反观黎书,正闲闲的坐着,微微合着眼睛,连眼皮子也不想多抬一下,作为曾经在京城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她对这里熟悉的过分,甚至能说出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石。
上天眷顾,让她有了重活一世的机会,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幕幕曾经的情景,那些人,还有那些事,一件件,都让她心绪起伏,难以平静,可不管怎样,她又回来了,这次当然要抓住这次机会,让那些人恶有恶报。
上辈子畏畏缩缩,胆小怕事,被黎画欺负了也不敢声张,身为黎府嫡女,却过的连个丫鬟都不如,或者说更像个乞丐,整日蓬头垢面,吃着糟糠面头,馊了的饭菜,母亲突然离开,临终前,看着她的目光,她一辈子都记得。
她明明是大虞最富有的千金大小姐,却要过着这种低贱的生活,那些人拿着她的钱,霸占着她带来的丰厚嫁妆,享受着荣华富贵的生活,却还瞧不起她是商贾之女,何其可笑!
喜雪看着周围人声鼎沸,熟悉的感觉迎面而来,她忍不住笑着对黎书道:“小姐,到了。”
心绪被打断,黎书睁开眼,眸中一片清明,看着喜雪挑开帘子,黎书微微一笑,她,真的回来了。
马车徐徐停下,婆子喊了一声,黎书侧眼望去,青砖绿瓦,红色小门,这是黎府的后门。
空荡荡的门口,没有一人迎接,黎府大小姐回来了,竟无一人前来相迎,连个丫鬟婆子都没有,她心里一笑,这刚回来就又给了她一个下马威。
外面的赵嬷嬷瞧着车里没动静,又喊了一遍,“小姐,黎府到了。”
过了会儿,还是没有动静,路上的行人不时的看过来,有瞧热闹的,好奇的都凑了过来,有认识赵嬷嬷的,开口问她:“这是来了亲戚了?怎么不下车啊?”
赵嬷嬷扯了一丝笑容,朝众人解释道:“这是我们府里的小姐。”
周围人一惊,问:“小姐?黎府的小姐不是黎画姑娘吗?”
“什么时候又多了一位小姐?”
一个年纪大的婆子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惊讶道:“莫不是原先那个,大小姐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