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分家后,得知情况,回赠了一块腊肉。
另有几户村民送来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
有了这些物资,三人终于安心不少,毕竟生活得以维持。
看来老爷子的干孙子在村里人缘颇佳。
待村民离开,贾建设悄悄给了每人一袋白面和一袋干玉米,并叮嘱他们将食物藏好以防外人检查。
其余事宜暂且如此。
虽然比起贾建设家,这些条件不算优越,但在村子里已属难得。
“洛叔、冯叔、赵叔,因条件有限,目前也只能这样。”贾建设客气地说道,“若有其他需求,请尽快告诉我,我会尽力而为。”
“已经很好了,比我们年轻时的条件强多了。”洛军笑着摆手回应。
“那是自然,白面、玉米,还有腊肉,样样都有。”冯同也喜形于色。
赵三未作声,只深吸一口烟,随后将烟蒂熄灭,小心收进口袋。
显然,他是个老烟民,打算攒下烟蒂以备日后取丝卷烟再抽。
贾建设明白他的心思,从包中取出四盒烟递给赵三。”合适得很。”赵三笑着接过。
思索片刻,贾建设又拿出三十元递给洛军:“洛叔,我未必能常来看望,这点钱给您应急。”
“那我便不客气了。”洛军叹了口气,“我们三人一直承蒙老首长照拂,如今还要他孙子帮忙,实在惭愧。”
他们皆是豪爽之人,人情往来从不推辞。
今日的人情将来必还,若非他们,下一代也会偿还,总有一天会还清这笔账。
再说,凭他们跟老爷子的关系,不用这么客气。
...
他们这么做,就是把贾建设当自己人了。
换作别人送钱送物,他们都不一定会收。
人都安排妥当,几人的生活也无忧,贾建设见无事便打算回燕京城。
老爷子在家盼消息,他对这三个老部下很上心。
于是贾建设没耽搁,离开院子后先去见了刘树根,又去了刘建军家。
刘树根年岁已高,相比之下让刘建军照顾那三人更稳妥。
刘建军听完立即拍胸表态,一定好好照料。
贾建设没多言,放下30块钱便离开。
刘树根如其父般,早已习惯贾建设的做法,也没推辞。
一进城,贾建设担心老爷子着急,马上汇报安置情况。
得知三人安顿好且生活无虞,老爷子才安心。
“过去在队里,他们仨最年轻,我们这些老大哥都得关照他们。”
“这几个小子争气,最终站稳脚跟。”
“唉,世事难料,这变化太快,真不知他们冤不冤!”
老爷子对外界局势颇为不满,他想不通为何非要冒险探索。
“老喽,这世界越来越看不懂啦!”
次日清晨,
会议室里李主任面色阴沉地坐在首位。
显然这位轧钢厂一把手今日情绪不佳。
果然没多久,贾建设得知缘由。
李民富不像从前的杨政民那般沉稳。
这倒合理,毕竟他比杨政民年轻不少。
这件事落到谁头上都不会开心。
原来李民富好不容易掌控轧钢厂时,正意气风发。
然而昨日接到上级通知,
今天轧钢厂将“空降”一名厂长兼副主任。
显而易见,有人要对他动手了!
难道是有人觊觎他的成果?
李民富脑海中迅速闪过无数猜测。
前天晚上,他特地派人了解情况。
这次来的“空降兵”非同小可。
此人虽无背景,却凭借精明能干步步高升,深得领导赏识。
尽管他此次来任厂长或副主任,职位上算是李民富的下属,但李民富不敢掉以轻心。
贾建设静静听着李民富的牢 * ,十分识相地保持沉默。
他内心其实颇为愉悦。
给李民富找个对手倒也不错,免得他在厂里胡闹。
据贾建设所知,最近李主任似乎想把手伸向生产一线。
这样一来,轧钢厂员工最多的几个车间必然陷入混乱。
正好上级给李民富送来了竞争对手,这场戏值得期待。
然而,会议结束后,贾建设和几位主任走出办公楼时,却见到了让他震惊的一幕。
怎么回事?
一个已去世多年的人,竟然出现在眼前。
而且是以“空降兵”的身份。
这下不仅是李民富心烦,贾建设也坐不住了。
来者是谁?
大家认识,正是本应死去的……范金友同志。
“李主任,我是聂厂长的秘书范金友,聂厂长去洗手间了,马上就回。”范金友笑容满面地走向李民富,仿佛没看见贾建设。
李主任笑了笑未作回应。
他早听闻这位“空降兵”的秘书是个笑里 ** 的角色,那位“空降兵”能连踩数位前任上司上位,这位笑面虎功不可没。
原来范金友并非此次空降的厂长,只是厂长的贴身秘书。
因此,李民富不会因范金友仅是秘书而轻视对方。
贾建设皱眉看着看似人畜无害的范金友,预感自己的日子不会平静。
此时,新任厂长聂磊到来了。
“李主任,抱歉让您久等,我来报到,请今后多加关照。”聂磊快步走到李民富面前,毕恭毕敬地说。
见聂磊垂首敛眉的模样,仿佛在用表情诉说着“往后定当遵从”。
李民富并非愚钝之人,深知此人身上的特质与范金友如出一辙——表面和善却暗藏锋芒。
若论城府之深,范金友比起眼前的聂磊,恐怕连一半都及不上。
想到此人脚下踩着近十位上司,李民富便觉寒意袭来,甚至感到自己座位下的位置都透着凉意。
“聂同志过誉了。”
“久仰您的才能,此次闻您到来,我盼得望穿秋水。”
尽管内心不悦,李民富仍以满腔热忱迎接聂磊进入办公楼。
人群中,范金友一眼就注意到贾建设。
但这家伙始终摆出一副熟视无睹的姿态,对贾建设的示好毫无回应,弄得后者误以为是认错了人。
细想之下,贾建设才恍然大悟:范金友或许是顾忌自己。
毕竟此人曾因食用花生米之事惹祸上身,即便侥幸未亡,也担忧旧账被翻出来。
然而,他既出现在轧钢厂,必有牵连。
看来这次得设法彻底解决此事。
先试探性借助李民富的力量,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暴露底牌。
会议结束后,午餐时分,李民富特意安排聂磊接风,这让贾建设颇为不满。
他竟还要为范金友准备饭菜,这是李民富再三叮嘱的。
“建设,这顿饭对聂厂长和范秘书意义重大,你明白吗?”
李主任特意来到食堂嘱咐,话语中别有深意。
“李主任放心,我懂。”
“我多做一些下酒菜,你们只管吃喝。”
贾建设瞬间领会,强调“喝”字时语气格外坚定。
李民富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瞧瞧,这才是真正的得力助手,比那个笑里 ** 的范金友强多了。”
无需过多解释,此人便已心领神会。
多年以来,他的表现始终稳妥可靠。
哼,聂磊,咱们走着瞧!
看谁能笑到最后!
午间,贾建设与何雨柱齐心协力,烹制出一桌色香味俱佳的佳肴。
何雨柱的厨艺日益精湛,即便面对普通食材的料理,贾建设也未必能轻易胜过。
然而在高端菜品上,两人的差距便显而易见。
何雨柱缺乏足够的食材实践机会,即便是优秀厨师也需要反复磨炼才能掌握食材特质。
完成所有菜肴后,贾建设并未入座陪酒,他不愿再见到范金友。
聂磊作为新任厂长,仍坚持入内敬酒,但并未久留。
这顿接风宴直至下午三点多才结束。
期间,何雨柱为包厢增添了十道新菜。
李民富处心积虑地寻找突破口,厂中高层陆续前来敬酒。
最终,聂磊和范金友被人扶出包厢。
从李民富得意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显然有所收获。
这番操作实在令人难以防范。
接下来数日,轧钢厂平静如常,令不少人对李主任与新厂长之间的冲突期待落空。
聂厂长与范秘书一贯表现得温和无害,就连那次醉酒事件也只字未提。
聂磊主动向李民富致歉,称自己酒量不佳,未能尽责陪伴。
此举让他在厂内赢得了“好相处”的美名,逐渐聚集了不少支持者。
不得不说,这二人确实深谙权谋之道,仅凭此事便稳固了聂磊的地位。
尤其范金友,这段时间更是表现得更加成熟,不仅四处走访工人,还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自己和聂厂长树立了“亲民”的形象。
李民富原本对聂磊能在厂里迅速站稳脚跟心生戒备,如今听到此事,更是坐立不安。
不过是个解决职工小问题的事,短短几天,聂磊和范金友便赢得了不少支持。
若让他们继续这样下去,大家记住的只会是聂厂长和范秘书,而不会记得李主任。
但总不能阻止他们做事吧?副主任的任命虽重要,但聂磊还挂着厂长的头衔,李民富也无权直接罢免。
即便想撤职,也得有正当理由并上报审批。
想到这些,李民富深陷困扰。
“李主任,我有件事要汇报。”话音刚落,聂磊推门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