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很快飘出饭菜的香气,那诱人的味道让人垂涎欲滴。三丫头和几个村妇在灶台前忙碌着,她们一边蒸着馒头,一边炖着菜,整个厨房都充满了烟火气。
希大娘站在一旁,虽然心疼粮食,但看到大家都在忙碌,也手脚麻利地操持起来。她帮忙切菜、洗菜,还不时地给灶里添些柴火,让火势更旺一些。
就在这时,杨天冰突然叫住了希小云:“小云,你识字,帮我登记一下这些人的姓名、籍贯和特长。”
希小云连忙点头,她搬来一张小桌子,铺上纸笔,准备好开始登记。流民们排着队,一个接一个地前来登记。希小云认真地记录着每个人的信息,不敢有丝毫马虎。
“老朽姓张,原是济州府人,世代为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到桌前,恭敬地说道。
杨天冰一听,眼睛顿时一亮,他急切地问道:“张师傅可会做官府菜?”
老者苦笑一声,无奈地说:“不瞒东家,老朽祖上曾在御膳房当差,传下几手做官府菜的本事。只是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哪还有人吃得起官府菜啊……”
“好!”杨天冰兴奋地一拍大腿,站起身来,满脸笑容地对张师傅说道,“张师傅,从今天起,您就负责大家的伙食了,工钱嘛,我给您加倍!”
张师傅闻言,激动得眼眶湿润,他用颤抖的双手擦拭着泪水,连连向杨天冰作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登记工作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杨天冰仔细地查看每一个流民的信息。让他感到惊喜的是,这群流民中竟然隐藏着不少能人巧匠。有的人擅长打铁,有的人精通木工,甚至还有几个读过书的人。
杨天冰心中暗自思忖:“这些人都是难得的人才啊,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必定能为青溪山带来不少好处。”
就在这时,三丫头悄悄地拉了拉杨天冰的袖子,轻声问道:“师母,这么多人,咱们真的养得起吗?”
杨天冰看着院子里那些正狼吞虎咽的人群,嘴角微微上扬,轻声回答道:“青溪山地广人稀,只要我们开垦出土地,都是肥沃的良田。再说……”她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我在山里发现了一处……”
然而,话还没说完,一个瘦高的年轻人突然快步走到桌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口中高呼:“恩公救命之恩,赵铁柱没齿难忘啊!”
杨天冰见到眼前的情景,心中一紧,连忙快步上前,伸手将年轻人搀扶起来,并满脸忧虑地询问道:“快快起身,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有什么事情咱们可以心平气和地慢慢说。”
年轻人缓缓抬起头来,眼眶中充盈着泪水,他哽咽着说道:“若不是恩公您大发慈悲收留我和我娘,我们恐怕……”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向不远处正坐在那里喝粥的一位老妇人,“我娘她身患重病,如今已是病入膏肓,如果再找不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恐怕她老人家的病情会愈发严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