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桓这孩子,就是太过优柔寡断。
这事要事放我身上,要么一条道走到黑,要么及时止损。
他却先见吴质再求贾诩,完全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运筹。
看来这二代魏公他并不适合啊!”
丞相府内,刘彻拿着校事府刚送来的情报,脸上多少有些失望。
“奉孝,难道子桓他看不出来我想要的是什么结果吗?”
郭嘉一脸无奈道:
“怕是二公子对您这个父亲过于敬畏。
做什么事都有些畏首畏尾。
其实以他的身份地位,只要不是欺君罔上的事情,都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
“确实如此,毒害冲儿的又不是他。
他不过是参与了劫杀樊阿先生的事情。
樊阿先生也没有因此受到伤害。
可以说这事对他而言,根本不需要过多解释。
大方的过来认个错,年轻人嘛。
一两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还是会给他的。”
“关键是主公您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
曹丕公子身为现在的长子。
按理说应该是顺位最合适的那个。
只要忠君爱国,些许私德上的问题还真不是事。”
“算了,不讨论这些了。
咱们就等着看子桓到最后如何处理这件事吧。
希望贾文和别给他出什么太缺德的主意就好……”
刘彻和郭嘉两人完全掌控着许都所有人的一举一动。
刘彻也十分轻松地拿捏着世子之争风波的分寸。
他希望看到的是用这次风波完全杜绝各种有心之人的妄想。
同时锻炼验证一下自己几个比较有出息儿子的实力。
就像郭嘉说的那样。
只要不是欺君罔上之辈,这些政治斗争中的手段都可以接受。
毕竟二代魏公这个位置,要面临的局面不比当年天下大乱时容易。
一个反应迟钝、优柔寡断的二代魏公,如何能镇得住天下之人?
在残酷的斗争面前,那些心狠手辣的手段、不算完美的私德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
“文和先生说的话,在下谨记。
只是……”
此时的曹丕,对贾诩刚说的那句“乱世各凭本事,太平天下多布仁德。”
还是不太理解。
贾诩一边送客,一边补充道:
“按照现在的局面来说,太平天下有了内斗之事,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尽量去救每个和你有牵连的人。
除非有一天你站在了最顶峰,所有人的生死都掌握在你手里。
这时候,你就可以按照规矩去处置任何该受到惩罚的人!”
话说完,曹丕也被“送”出了贾府。
不等曹丕继续发问,贾诩已经笑着跟他招手告别了。
见状,曹丕也知道不能再继续讨论下去了。
按照贾诩的处事方法,能跟他说这么多,已经十分给面子了。
再次恭敬地拜谢贾诩后,曹丕满怀心事的向丞相府走去。
“报!二公子曹丕在府外求见!”
“哦?来得这么快?
让他来书房见我。”
刘彻本以为曹丕的优柔寡断,会让他在贾诩那耽误很久。
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来了。
“奉孝,待会就让咱们看看,这贾文和到底给他出了什么主意。”
说罢,两人拿出棋盘,佯装正在下棋,等着曹丕到来。
“这么冷的天,公子怎么还出汗了?
若是身体不舒服,可要及时请郎中啊!”
随着管家的一句关心的话,紧张到浑身冒冷汗的曹丕也来到了书房门口。
“儿曹丕拜见父亲。
郭祭酒好!”
曹丕哆哆嗦嗦地在门外给两人见了礼,然后就定定的站在门外,大气都不敢喘。
“子桓,快进来,外边冷。”
刘彻笑着把曹丕叫了进来。
还不等曹丕把气喘匀,郭嘉就起身道:
“主公,看样子这盘棋是下不完了。
曹丕公子此时单独前来,肯定是有事。
在下这就告退了。”
“郭祭酒且慢!”
曹丕一听郭嘉要走,下意识就拦住了郭嘉。
这种事,有郭嘉这样的心腹在身边。
父亲应该不至于怒到当场下一些狠厉的命令。
郭嘉也是为人臣的,肯定会估计身份和面子,在适合的时候劝一劝父亲。
“哦?公子有事?”
郭嘉早就看出了曹丕的紧张,佯装疑惑地看着曹丕。
“啊……没什么。
就是好久不见郭祭酒,我十分想念。
今天的事情正好和郭祭酒也有点关系。
所以……”
刘彻郭嘉两人对视一眼,然后同时笑了起来。
“奉孝,既然子桓想你了,那你就留下吧。”
说罢,刘彻让曹丕入座,并收回笑脸,略带严肃地问道:
“子桓,目前世子之争还有你冲弟中毒的事闹的厉害。
这个时候来找我,似乎不太合适把?
莫非你有什么重要的发现?”
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郭嘉也收起了笑意,一脸郑重道:
“其实即使有什么情况,我校事府也都早就掌握了。
二公子若是为了来再告诉主公一边的话,我看大可不必。”
两人态度的突然转变,也让曹丕如坠冰窟。
本来准备一路的说辞,瞬间就给忘了个干净。
“父亲、郭祭酒,我来是承认错误的。”
“你承认错误?”
“是的,虽然冲弟中毒的事情与我无关。
但樊阿先生被劫一事,儿子确实是参与其中了……”
少了路编织的那些华丽语言的衬托,曹丕的这句坦白的话,就显得格外突兀。
“你!”
刘彻正要借机咋呼一下曹丕,却被旁边的郭嘉拦住了。
看着跪拜在地,不敢抬头的曹丕。
郭嘉示意刘彻稍安勿躁,听听后边他要说什么。
曹丕已经做好了接收父亲雷霆之怒的心理准备,
但趴在地上战战兢兢等了半天,却不见父亲发飙。
好奇之下,曹丕抬头偷偷瞄了一眼。
发现两人似乎没有接话的意思,而是都看着自己。
似乎在等自己继续往下说,等听他为自己辩解。
一时间摸不清头脑的曹丕,只能硬着头皮按照贾诩的思路说道:
“父亲明鉴!
杨德祖下毒暗害冲弟的事情,虽然已经证据确凿。
但儿以为他此举也是无奈疯狂之举。
并非针对冲弟。
而是愚忠大汉、陛下,企图以这种方式搅乱咱们魏公国的秩序。
说不定,他还想着在二代魏公身上夺回汉室权柄。
这一切,都是他没看出来父亲必定会还政陛下导致。
儿子认为,杨修虽罪大恶极,但忠心可鉴。
还望父亲从轻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