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格物院”的奠基,如同一声响亮的号角,宣告着一个全新的、属于“科学”的时代,已经,在帝国的最高意志之下,正式来临。
整个青石村西侧的山谷,都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巨大工地。
而在工地旁,一间由张家正堂,临时改建的“皇家格物院·总督造公事房”内。
一场,将要决定这座新学院,未来第一个研究方向的,核心会议,正在召开。
与会的,只有两人。
——代表皇家的“监正”,工部尚书刘庸。
——以及,被全权授予技术决策权的“督造”张大山。
“张督造。”
刘庸,这位在亲眼见证了“蒸汽之力”后,便彻底化身为“技术信徒”的老尚书,此刻,正满脸红光,精神矍铄地,指着墙上那份巨大的学院规划图。
“此等规模,此等布局,老夫在工部一生,闻所未闻。”
“待其建成之日,必将是我大宁朝,又一处传世之建筑奇观。”
张大山笑了笑,给他斟上茶。
“尚书大人,这房舍,终究只是个壳子。”
“这格物院,将来能不能真正地,为圣上分忧,为国家出力,还得看咱们,能在这里头,研究出什么真正有用的东西。”
刘庸点了点头,这正是他今天最想问的问题。
“张男爵所言极是。”他已改用更显亲近和尊重的爵位来称呼,“圣上对格物院,寄予厚望。不知,咱们这开院的第一个‘皇家项目’,该从何处着手啊?”
张大山没有立刻回答。
他,缓缓地,从身旁一个上了三道锁的箱子里,取出了一卷,巨大的、与营造图纸截然不同的海图。
他将海图,在巨大的桌案上,缓缓展开。
刘庸凑上前一看,只见那海图之上,用红色的丝线,清晰地,标注出了一条,从帝国最南方的泉州港,一路向北,最终,抵达天津卫的“黄金航线”。
“尚书大人。”张大山的手指,顺着那条红色的航线,缓缓地划过,“您看,这是咱们‘青石商会’,如今,最重要,也是最赚钱的一条商路。”
“咱们的‘青石号’船队,如今,已是这片海域之上,当之无愧的霸主。生意,也越做越大。”
“可,我这心里,却总还是觉得,不够稳。”
“哦?”刘庸有些不解,“张男爵还担心什么?我可是听说了,贵府的船队,装备了新式的火炮与神臂弩,连那横行东海数十年的海盗‘黑骷髅’,都被打得丢盔弃甲,望风而逃。人祸已平,何忧之有?”
“我担心的,不是人祸。”
张大山摇了摇头,声音,变得无比深沉。
“我担心的,是天。”
“咱们的‘青石号’,如今靠的是帆,是风。”
“可这风,和那河水一样,也是老天爷给的,时有时无,时大时小。”
“若是,遇上无风的天气,那再好的海船,也只能,在海上,像个傻子一样,干等着,动弹不得。”
“若是,遇上逆风的天气,那更是,寸步难行!甚至,有被吹回原地的风险!”
“尚书大人,您想一想,咱们的船队,看似强大,可实际上,还是把一半的命,都交在了老天爷的手里。”
“这,不是咱们张家做事的风格!”
他看着刘庸,那双因为震惊,而微微睁大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出了一句,让这位工部尚书,都感到匪夷所思的话。
“水力,是老天爷,给的力气。”
“而这‘蒸汽之力’,是我们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力气。”
“那,我们,能不能,想个法子……”
他,转过身,指向了公事房角落里,那台作为“展品”的、小型的“青石一号”蒸汽机模型。
又指了指墙上,那副巨大的“青石号”海船的画像。
“……把这个‘铁心脏’,装到船上去呢?”
这个奇思妙想,是如此的大胆,如此的……颠覆!
饶是刘庸,早已见识过蒸汽水泵的神奇,此刻,也听得是心神剧震,半天,说不出话来!
在船上……装一个,不断喷火冒烟的……铁炉子?
这……这简直是,疯了!
但,他毕竟是执掌工部数十年的行家,在最初的震惊之后,他立刻,便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指出了其中,最关键,也最致命的几个技术难题。
“张男爵!你……你的这个想法,石破天惊!然,老夫,有三问!”
“其一,这蒸汽机,烈火在内,沸水在中,若置于木船之内,水火相逼,如何防火?稍有不慎,便是船毁人亡!”
“其二,其自重万斤,如同山峦!将其置于船上,如何保证船体平衡,不至倾覆于巨浪之中?”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你,要如何,将这台机器的力气,变成船前进的力气?总不能,让它在船尾,向后喷气吧?”
面对这位技术大员,这一连串专业而又致命的提问。
张大山,没有丝毫的意外,反而,露出了“得遇知己”般的、赞许的笑容。
“大人所虑,正是此项目的难关所在!”
“也正因其难,才需要,我‘皇家格物院’,集天下之巧匠,倾国家之财力,来共同,攻克!”
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取出了另外几张,更为细化的图纸。
那上面,画着的,正是一艘,结构更加复杂的“蒸汽明轮船”的草图!
“关于防火,臣以为,当为这蒸汽机,专门打造一个,独立的‘铁甲仓’!用双层的钢板,将整个锅炉和机体,都包裹起来,中间,再填充上最耐火的石棉和泥土,使其,与船体的木料,彻底隔绝!”
“关于重心,咱们要重新设计船的底舱,用钢材,为这台蒸汽机,打造一个最稳固的、位于船身最低处的‘基座’!再用压舱的货物和铁锭,来精确地,平衡它的重心!”
“至于,如何让船动起来……”张大山神秘一笑,指着图纸上,那位于船身两侧的、如同巨大车轮般的奇特装置。
“那,便是,学生为它,设计的‘腿’!”
“我,称它为——‘明轮’!”
“咱们,将蒸汽机飞轮的高速旋转,通过一套,由大大小小的齿轮和长长的传动轴组成的‘减速增扭’系统,变成那两侧明轮的、低速而又充满力量的、平稳的划水动作!”
“如此一来,咱们的船,便如同,有两位不知疲倦的巨神,在它的两侧,日夜不息地,为它划桨!”
“只要,有足够的煤和水,它,就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开多快,就开多快!”
“到那时……”张大山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天才般的光芒!
“逆风,将不再是阻力!”
“无风,将不再是等待!”
“我大宁的战船,将可以,在任何天气,任何时候,出现在,任何一片,它想出现的海疆!”
“这,才叫,真正的……”
“海上霸权!”
听完张大山这番,充满了无尽豪情与严谨构想的阐述。
刘庸,这位帝国的老尚书,他那颗早已古井无波的心,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