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听竹轩在薄雾与鸟鸣中苏醒,一切似乎都与往日并无不同。然而,一种更深沉的安宁,如同经过沉淀的溪水,静静流淌在院落的每一个角落,浸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早饭桌上,念初依旧是最活泼的那个,叽叽喳喳说着昨晚梦到了会飞的大鱼。沈星晚含笑听着,细心地将剥好的鸡蛋放入他碗中。顾言沉默地用着饭,目光却不时落在沈星晚身上,见她唇角始终带着一抹柔和的弧度,自己的眼神也不自觉地软化下来。
墨尘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捋须微笑,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思量。待早饭用罢,念初跑开去摆弄他的小木马时,墨尘并未像往常一样立刻沉浸到他的木工世界里,而是叫住了正准备去厨房忙碌的沈星晚,以及习惯性要去检查院墙的顾言。
“星晚丫头,顾言小子,且稍坐片刻。”墨尘指了指凉亭内的石凳。
两人皆是一怔,随即依言走了过去,在墨尘对面坐下。晨光透过竹叶,在石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清风拂过,带来竹叶的沙沙轻响。
墨尘的目光先落在沈星晚身上,温和中带着赞许:“星晚丫头,你心思灵巧,沉稳坚韧,这些时日在草药辨识与炮制上,也显露出不俗的天赋。老夫这里有些粗浅的医理手札,以及一些常见的药方图谱,你若感兴趣,可拿去翻阅揣摩。”他说着,从身旁拿出两本略显陈旧、却保存完好的线装书册,推到她面前。
沈星晚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看着那两本书册,封面上是工整的墨字《青囊杂录》、《百草图鉴》。她深知这绝非墨尘口中的“粗浅”之物,这分明是老先生要将自己的医术倾囊相授!她连忙起身,敛衽便要行大礼:“老先生,这……这太贵重了,星晚何德何能……”
墨尘虚扶一下,阻止了她下拜,笑道:“莫要拘礼。学问技艺,贵在传承。你既有心,又有此天赋,便是有缘。只望你日后能以此济世助人,不负所学。”
沈星晚心中激动万分,双手微微发颤地接过那两本书册,如同捧着稀世珍宝。她抬头看向墨尘,眼中已盈满感激的泪光:“星晚定不负老先生厚望,必当勤学苦练,谨记济世助人之心!”
“好,好。”墨尘欣慰地点点头,目光随即转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顾言。
顾言迎上墨尘的目光,身姿挺拔,眼神沉静,等待着老者开口。
墨尘看着他,眼神中多了几分郑重:“顾言小子,你心志坚毅,悟性极高,更难得的是,于力道掌控与机变之道,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他顿了顿,指向院中那些散落的木料和半成品构件,“老夫毕生浸淫机关巧术与木艺之道,虽不敢说登峰造极,却也自有心得。你,可愿随老夫学些粗浅的防身与营生之技?”
此言一出,不仅顾言眸光微动,连一旁的沈星晚也屏住了呼吸。她深知顾言一身本领恐怕多是在血腥厮杀中磨砺而出,墨老先生此举,分明是想以更为精妙、更为正道的技艺,来引导和“净化”他过往那些过于凌厉的手段,更是为他将来可能的隐居或立足,铺就一条新的道路。
顾言沉默着,没有立刻回答。他的过去,他的力量,都与黑暗和杀戮紧密相连。墨尘的机关木艺,看似是匠作小道,其中蕴含的天地至理与机巧变化,他却能窥见一斑。这确实是一条与他过往截然不同的路,一条或许能让他更好地守护想守护之人,而又不必时时沾染血腥的路。
他抬眼,看向墨尘那双澄澈而充满智慧的眼眸,那里面有关切,有期待,却无半分勉强与算计。他又侧过头,看向身旁的沈星晚,她正紧张地望着他,眼中是毫无保留的支持与鼓励。
胸腔中那股盘踞多年的暴戾与冰冷,似乎在这一刻,被这晨光、这竹林、这眼前人期盼的目光,彻底软化、消融。
他站起身,对着墨尘,郑重地抱拳,深深一揖:“承蒙先生不弃,顾言,愿学。”
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有最简洁的承诺,却重若千钧。
墨尘脸上露出了真正开怀的笑容,他起身,拍了拍顾言的肩膀:“好!甚好!不必如此多礼。从今日起,你便随我辨识材料,了解基础构架。机关之术,首重根基,如同建房,地基不稳,一切皆为空谈。”
“是,先生。”顾言应道,姿态恭敬。
沈星晚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感动。她知道,这对于顾言而言,不仅仅是一次学艺,更是一次与过去某种程度的告别,一次向着光明与安宁生活迈出的坚实一步。
自此,听竹轩的日子,又添了新的内容。
沈星晚在操持家务、照顾念初之余,所有空闲时间都投入到了那两本医书之中。她本就聪慧,加之心思细腻,常常能举一反三。遇到不解之处,便会记下,待墨尘得空时恭敬请教。墨尘见她如此用心,讲解起来也愈发细致,甚至偶尔会带她亲自去后山辨识药草,讲解药性。
而顾言,则成了墨尘名正言顺的“学徒”。他放下了斧头(日常劈柴的活计依旧是他,但已不再是唯一消耗精力的方式),开始跟随墨尘从最基础的木料特性学起,辨识各种木材的硬度、韧性、纹理走向。墨尘的书房里,有许多复杂的机关图纸,顾言起初看得皱眉,但在墨尘深入浅出的讲解下,他凭借着过人的领悟力和对力量、结构的本能理解,进步神速。
他不再仅仅是看着墨尘操作,而是开始亲手尝试打磨简单的榫卯,制作小型的机括。那双握惯了兵刃、布满薄茧的手,拿起刻刀锉子时,起初依旧带着战场上的凌厉,但在墨尘“力透三分,意留七分”、“顺其纹理,因势利导”的反复提点下,渐渐变得沉稳而精准。
沈星晚有时会端了茶水点心送去书房,便能看到那样一幅画面:墨尘在一旁抚须指点,顾言则伏案于一堆木料与图纸之间,眉头微蹙,神情专注,指尖或执笔勾勒,或持刀雕琢,昏黄的灯火将他棱角分明的侧脸勾勒得愈发深邃。那一刻的他,身上不再有挥之不去的肃杀之气,而是沉淀下一种匠人般的沉静与专注。
每当这时,沈星晚便会轻轻放下茶点,悄无声息地退出去,不忍打扰。心中却充满了欣慰与骄傲。她的顾言,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找寻着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夕阳西下,两人结束了一日的学习,常常会并肩在竹林小径散步。他会跟她简单说起今日所学的榫卯结构之妙,她会向他描述某味草药的特殊功效。话语不多,却彼此分享着各自的收获与成长。
念初依旧是大家的开心果,在墨尘的纵容和顾言悄然转变的温和中,愈发活泼可爱。
听竹轩的日子,因了这授艺与学艺,变得更加充实,也更加充满了希望。墨尘的倾囊相授,如同为这两颗曾经漂泊无依的心,点亮了两盏通往未来的明灯。前路依旧未知,但他们已然拥有了更多安身立命、守护彼此的资本与底气。在这片竹海深处,知识与技艺,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新生,也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