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亭的玻璃上,闪光灯的白斑持续了整整三秒才消散。张承山眨着酸涩的眼睛,脖子上的冰凉触感已经消失,身后的父亲和孩童都不见踪影,只有那张实验日志还捏在手里。
倒计时:6天23小时58分。
电话亭外,清晨的阳光给青森街镀上一层虚假的温暖。张承山推开玻璃门,硬币眼球在口袋里沉甸甸的。面包店的香气飘过来,他却闻到了掩盖在甜腻之下的福尔马林气味。
\"需要来份晨间特供吗?\"面包师从橱窗后探出头,围裙上沾着暗红色的果酱,\"新出的覆盆子可颂。\"
张承山的目光落在橱窗玻璃上——面包师的倒影没有同步说话,而是用沾满\"果酱\"的手指在玻璃内侧画了个钥匙的形状。当他定睛细看时,倒影又恢复了正常。
\"不用了。\"他后退两步,撞上了身后的邮筒。投递口里传来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像是有什么东西正在里面翻找。
转过街角,公寓楼的公告栏上贴满了寻人启事。每张照片都是不同年龄的他自己,最早的可以追溯到七岁。最新一张的日期是昨天,照片里的他穿着病号服,背景是白塔研究所的走廊。寻人启事下方用红笔写着:
**如发现此人,请立即联系白塔记忆诊疗部**
**切勿与其对话**
**编号E-1417具有高度危险性**
公告栏玻璃反射出张承山苍白的脸。他伸手去撕那些启事,却发现它们都变成了自己的病历报告:
**诊断结果:多重人格障碍伴现实解体**
**治疗方案:记忆重置手术(已执行6次)**
**主治医师:张明远(父亲)**
一辆洒水车缓缓驶过,水雾中浮现出彩虹。张承山下意识躲开,却在路边水洼里看到那个黑雨衣身影又出现了。这次它没有背对,而是缓缓抬头——雨衣兜帽下是父亲的脸,暗金色的左眼正透过水面凝视着他。
\"找到你了,1417。\"洒水车的喇叭突然变成父亲的声音,\"还有六天。\"
张承山拔腿就跑。转过三个街区后,他闯进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冷藏柜的玻璃映出他剧烈喘息的样子,以及身后货架间穿行的白大褂身影。
\"要买东西还是避雨?\"收银员头也不抬地问,手里把玩着一把手术刀形状的拆信刀。
张承山的目光扫过货架,突然僵住了——整面零食墙的商品全部是同一种薄荷糖,绿色包装上印着\"白塔特供\"字样。生产日期都是今天,成分表最后一行写着:记忆稳定剂E-1417型。
\"你们......\"
\"第一次来青森街?\"收银员突然凑近,瞳孔里闪过暗金光芒,\"这里的规矩是,看见什么都别问。\"他指了指门口的监控屏幕,画面里是张承山站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自言自语的样子,\"否则会被当成疯子抓走。\"
监控时间显示2023年12月18日7:15,但张承山分明记得手机上的日期是6月。他摸出硬币眼球,在收银台的验钞灯下,镜面瞳孔里映出的日历确实是12月。
\"这个卖吗?\"他举起硬币。
收银员的表情突然凝固,整张脸像蜡像般融化,露出底下镜面材质的骨骼。\"观测道具禁止交易。\"机械化的声音从喉咙深处传出,\"请立即前往白塔登记。\"
便利店的门窗同时上锁。冷藏柜的玻璃上,无数个穿病号服的\"张承山\"开始拍打镜面,他们的额头上都烙着E-1417的编码。收银员的身体像坏掉的玩偶般抽搐,右手却异常灵活地拨通了某个号码:
\"发现逃逸实验体,请求记忆回收小组支援。\"
张承山抓起货架上的灭火器砸向监控屏幕。爆炸的火花中,他看见监控画面切换成了白塔内部——无数个玻璃舱排列在实验室里,每个舱内都漂浮着一个\"自己\",通过暗金色的管线连接在一起。
灭火器的干粉弥漫在空中,形成奇异的雾障。张承山趁机撞开后门的消防通道,跌入一条从未见过的小巷。墙上的涂鸦全是钥匙图案,地面水洼里漂浮着撕碎的病历单。
巷子尽头是一间挂着\"记忆诊所\"牌子的地下室。门把手上挂着\"停业中\"的牌子,但锁孔里插着一把熟悉的手术刀——父亲那把。
倒计时:6天22小时37分。
张承山拔出手术刀,门自动开了一条缝。里面没有诊室,只有一台老式放映机对着空白墙壁转动。当他靠近时,放映机突然自动对焦,在墙上投出一段模糊的影像:
七岁的自己站在解剖台前,父亲在一旁指导。但这次画面没有中断,而是继续播放——年幼的他转身将手术刀刺入父亲的眼眶,挖出了那只暗金色的眼睛。而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父亲在剧痛中竟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终于觉醒了......\"影像里的父亲捂着流血的眼眶呢喃,\"这才是我的继承人......\"
放映机咔哒一声停止了。张承山这才注意到墙角堆着十几个玻璃罐,每个罐子里都泡着一颗暗金色的眼球。最近的一个罐子上贴着标签:植入体E-1417-A。
地下室的门突然重重关上。放映机再次启动,这次播放的是监控画面——便利店的收银员带着三个穿防护服的人正朝巷子走来,他们手里拿着某种闪着电光的器械。
\"想要真相吗?\"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张承山转身,看到七岁的自己坐在装满眼球的玻璃罐上,晃着双腿,\"去老城区找照相馆的杨爷爷。但记住......\"
孩童突然跳下来,手术刀抵住张承山的咽喉:\"别相信任何倒影,特别是你自己的。\"
放映机爆出一团火花,画面切换成父亲办公室的场景。日历上的日期被红圈标记:2023年12月24日。父亲对着镜头举起一个装满暗金色液体的注射器:
\"圣诞快乐,儿子。届时我们将完成最后的融合。\"
地下室的暗门在货架后开启,通往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张承山钻进去时,听见诊所正门被撞开的声响。通风管壁上刻满了稚嫩的涂鸦,全是七岁孩子画的解剖图和......某种多眼生物的素描。
爬行二十分钟后,他从一个检修井钻出,发现自己站在老城区的垃圾处理站背后。远处的路牌显示\"白塔大道\",而更令人心惊的是——每根路灯杆上都挂着寻人启事,照片里的自己穿着病号服,日期显示是昨天走失的。
口袋里的硬币眼球突然发烫。张承山掏出来,发现镜面瞳孔里映出的不是现在的街道,而是深夜的白塔研究所。父亲站在某个巨大的培养舱前,舱内漂浮着成年男性的躯体——那具身体的脸,正在父亲的操作下,慢慢变成张承山的模样。
\"找到你了。\"一个穿防护服的人从拐角走出,手中的电击器噼啪作响,\"请配合记忆回收。\"
张承山转身就跑,却撞进了一个人的怀里。抬头看见的是照相馆杨爷爷的脸,老人枯瘦的手指紧紧抓住他的手腕:
\"快走,孩子。他们在所有倒影里都装了追踪器。\"
老人的左眼是义眼,材质是镜面的。当防护人员追来时,他突然摘下义眼扔向水洼。水面炸开刺目的白光,等光芒消散,张承山发现自己站在一间昏暗的暗房里,四周挂满了模糊的照片。
\"第六个了。\"杨爷爷锁紧暗房的门,从抽屉里取出一盒老胶片,\"你是这周第六个逃出来的1417。\"
\"第六个?\"张承山的声音嘶哑。
老人没回答,只是将胶片塞进投影仪。墙上依次出现六个不同的\"张承山\",有的年长有的年轻,但都在同一天——12月24日——的影像里变成了同一个人:暗金色眼睛,皮肤下布满电路般的纹路。
\"你父亲不是在做记忆实验。\"老人调出最后一段影像,白塔地下室里排列着上百个培养舱,每个舱里都是不同阶段的\"张承山\",\"他在培育容器,为了装进那个从镜子里跑出来的东西。\"
投影突然中断。暗房的门被撞得砰砰作响,某种尖锐的器械正在切割门锁。杨爷爷迅速拉开暗格,露出一条狭窄的逃生通道。
\"去找午夜照相馆。\"老人将一枚镜面材质的底片塞进张承山手里,\"只有那里的相机能拍出真实的你。\"
当第一个防护人员破门而入时,张承山已经钻进通道。在黑暗的甬道里爬行时,他摸到底片上凹凸不平的刻痕——那是一串新的倒计时:
6天21小时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