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彼岸的艾香
\"念槐老师,这味草药能治关节炎?\"非洲留学生穆罕默德举着晒干的艾草,深褐色的皮肤映着纽约的阳光。念槐正在中央公园义诊,身后的易拉宝写着\"中医智慧,世界共享\"。
\"这是中国艾草,能祛湿寒。\"她示范着艾灸手法,艾条的烟雾在高楼间袅袅升腾。突然听见熟悉的河南口音:\"丫头,别把老祖宗的宝贝都教给外人!\"
槐生的遗像挂在诊室墙上,相框边缘还贴着泛黄的药方。念槐摸了摸口袋里的降压药瓶,突然想起三年前在省医院太平间的那个雨夜。手机震动,秀秀发来段视频:老槐树的新枝桠上,三只雏鸟正在试飞。
\"老师,有位华侨要见您。\"助手递来张烫金名片。念槐抬头,看见穿旗袍的老妇人拄着拐杖,胸前别着朵枯萎的槐花。\"我是张猎户家的闺女,当年难产那个......\"
黄河长江与尼罗河
\"穆罕默德,把青石板往左边挪半寸。\"雷影光着膀子指挥,汗珠顺着脊梁骨滚进裤腰。非洲援建的中医馆正在封顶,当地工人用斯瓦希里语唱着夯歌。
\"雷影哥,这是你要的《本草纲目》。\"念槐递来本翻旧的书,扉页上有爹用红笔圈的\"青蒿\"二字。突然传来琉璃奶奶的咳嗽声:\"雷影你个败家子,把老槐树的木头都拆了!\"
老人坐着轮椅被秀秀推来,腿上盖着念槐从西藏带回的氆氇。她摸出个红布包:\"这是你爹当年给我治腰疼的狗皮膏药,分给非洲兄弟贴贴。\"
夜里,雷影蹲在篝火旁卷旱烟。念槐递来张卫星云图:\"看,咱们村的药圃在卫星上亮着呢。\"月光照在她的白大褂上,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丫头,你爹临终前说......\"雷影突然哽咽,\"说咱这草药要像蒲公英,飞得越远越好。\"
老银针的联合国之旅
\"现在请中国代表念槐女士发言。\"联合国大会堂的聚光灯亮起,念槐的粗布旗袍在西装革履中格外醒目。她摸出根老银针,针尾的红丝线褪成了灰白色。
\"这根银针救过三代人。\"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大厅,\"中医不是迷信,是中国人五千年的生命智慧。\"台下响起零星掌声,夹杂着质疑的低语。
散会后,非洲代表追上她:\"念槐女士,我们需要您的草药治疗埃博拉幸存者......\"
\"我需要您的信任。\"念槐把银针轻轻放在对方掌心,\"就像信任你们的猴面包树能治疟疾。\"
五洲同此凉热
\"念槐姐,非洲寄来的咖啡豆!\"念禾举着麻袋冲进诊室,麻袋口还沾着热带的泥土。雷影正在给秀秀扎针,艾条的烟雾里混着咖啡豆的焦香。
\"轻点!\"秀秀疼得直咧嘴,\"非洲人是不是拿这玩意儿当柴火烧?\"雷影嘿嘿笑:\"他们还说咱的艾绒像骆驼毛呢。\"
药圃里的西洋菊开得正艳,几个戴头巾的中东妇女正在学习采摘。琉璃奶奶坐在轮椅上监工,腿上放着本阿拉伯语的《古兰经》:\"慢着点摘,这花比金子还贵!\"
深夜,念槐在显微镜前观察草药切片。秀秀端着银耳羹进来:\"北京来电报了,说你要去南极义诊?\"
\"嗯。\"念槐的眼睛没离开目镜,\"企鹅也会有关节炎。\"她突然想起在非洲看见的长颈鹿,它们的颈椎会不会也需要推拿?
第三十六章 老槐树年轮里的世界
\"念槐老师,我们用无人机航拍了药圃。\"省农科院的学生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绿色脉络像老槐树的年轮。念槐摸了摸电脑外壳,突然觉得这冰冷的金属竟也带着体温。
\"能看出哪块地的硒含量高吗?\"她问。学生推了推眼镜:\"根据光谱分析,老槐树周围的土壤......\"
\"不用说了。\"念槐笑着指向窗外,\"那是我爹用三十年的艾灰堆出来的。\"
非洲的雨季来了,援建的中医馆前开满了野茉莉。念槐教当地医生辨认草药,突然听见熟悉的河南梆子从收音机里传来。雷影的声音混着电流杂音:\"丫头,老槐树又添了三个新鸟窝!\"
纽约的唐人街飘着艾香,念槐在义诊帐篷里给流浪汉扎针。穆罕默德举着刚采的艾草跑来:\"老师,中央公园的松鼠在吃这草!\"
\"那是它们在给自己治病。\"念槐笑着递给他本《动物本能疗法》,\"我们老祖宗早就发现了。\"
归来仍是少年
\"雷影哥,这根梁木得再往左挪半寸。\"念槐踮着脚指挥,手里攥着半片晒干的艾叶。新扩建的国际诊疗中心正在封顶,塔吊的影子掠过老槐树的枝桠。
\"知道你这强迫症随谁。\"雷影抹了把汗,故意把木梁往右边歪了歪,\"你爹当年给你娘做梳妆台,量尺寸能量到后半夜。\"
秀秀抱着账本过来,鬓角别着朵新鲜的槐花:\"非洲分公司盈利了,王主任说要给你发奖金。\"她的声音带着雀跃,红绸帕从襟口滑出来,在阳光下晃成一片霞。
念槐的手抖得厉害,突然想起三十年前从梯子上摔下来的那个春天。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降压药瓶,冰凉的玻璃贴着皮肤,像爹布满老茧的手。
\"秀姐,把钱捐给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吧。\"她把汇款单折好塞进秀秀手心,\"就像当年李教授帮我那样。\"
暮色四合时,念槐站在新盖的观景台上。远处的青山如黛,老槐树的枝桠间点缀着新鸟窝。她摸出李教授送的电子血压计,银色的外壳映着晚霞,突然觉得这冰冷的金属,竟也带着草药般的温度。
\"该吃饭啦!\"秀秀的喊声从厨房传来,混着新麦饼的香气。念槐转身时,看见老槐树上的雏鸟正在试飞,翅膀扑棱棱地拍打着空气,像极了当年她第一次拿到医书时颤抖的手。
夜风掠过药圃,西洋菊的香气里混着艾绒的苦涩。念槐知道,不管飞得多高多远,她的根永远扎在这片土地里,就像老槐树的年轮,一圈圈镌刻着生命的密码。而此刻,五洲四海的月光正共同照亮这棵古老的槐树,让药香飘向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