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过韩信递来的北境情报,指尖触到纸张的瞬间,一股莫名的寒意顺着手臂蔓延至脊背。
“它来了。”我低声说。
然后抬头,目光如炬:“召集所有将领,玄启……要迎战真正的敌人了。”
外面雷声轰鸣,风雨欲来。
---
密室内,烛火摇曳,羊皮纸被压在石台上,边缘泛黄,字迹潦草却透着一股诡异的力量。徐逸站在桌前,神情凝重,手指缓缓滑过那句“玄启将陷于火海,天命难违”。
“这不是预言。”他低声说道,“是警告。”
身后的谋士们围坐一圈,争论不休。
“也许是敌军散布的谣言。”有人提出异议,“用恐惧动摇军心。”
“可若是真的呢?”另一人反驳,“若这真与灾劫有关?我们之前封印的是什么?又为何会再次出现?”
徐逸没有打断他们,只是静静听着,直到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才开口道:“不论真假,我们都必须当真。”
他转身取出一卷古籍,翻开其中一页,指着一段模糊的文字:“‘星火再燃,五器共鸣,灾劫未尽’——这是三百年前一位隐世大贤留下的残篇。你们还记得吗?当时无人相信,直到第一场末日灾劫降临。”
众人面面相觑。
“如今,五件神器同时异动,北境异象频发,游商携带预言而来。”徐逸沉声道,“这不是巧合。”
他抬头,目光锐利如刀:“我们要做的,不是争论,而是找出应对之策。”
---
夜色深沉,密室内的灯火未曾熄灭。
徐逸带领谋士团开始对羊皮纸进行细致分析,试图从中提取更多信息。他亲自研磨墨汁,以特制符文拓印纸上的痕迹,竟发现其中隐藏着一道微弱的星图轨迹。
“这……像是某种指引。”一名学者惊呼。
“不只是星图。”徐逸盯着那图案,眉头紧锁,“它和北境传回的异象记录吻合。”
他立刻调出陈虎从哨站传回的情报,比对后得出一个惊人结论:那黑影出现的位置,正是星图交汇点之一。
“它在寻找什么?”有谋士低声问。
“或者,它在唤醒什么。”徐逸答。
他当即下令:“调取所有关于五件神器的古籍资料,尤其是那些尘封已久的边关记录。”
不久后,数十卷古籍被搬入密室,谋士们分头翻阅,逐字逐句查找线索。
终于,在一份边关守将的手记中,他们找到了一段令人胆寒的记载:
> “灾火临世,五器合一,方可镇压其魂。然封印非永固,千年之后,意识洪流将再度苏醒。”
“意识洪流?”有人不解。
“不是实体,而是某种意志的集合。”徐逸解释道,“类似灾难的记忆、怨念、毁灭之力的聚合体。它无法被杀死,只能被压制。”
“那就意味着……”一名年轻谋士脸色苍白,“我们必须找到方法,重新封印它。”
“不止。”徐逸声音低沉,“我们还要找到它的源头。”
---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反对派的煽动愈演愈烈。
“陆昭疯了!”一名旧贵族拍案而起,“他竟然相信一张破纸上的胡言乱语,还要全国备战!”
“就是!连皇帝都未下诏,他凭什么擅自调动军队?”另一人附和。
徐逸派出的心腹悄然潜入这些人的府邸,搜集他们的书信往来,果然发现其中几人早已秘密联系境外势力,意图借机颠覆玄启政权。
“他们在利用恐慌。”徐逸冷笑道,“但这次,我们不会给他们机会。”
他立即派遣暗探封锁相关府邸,并将部分证据呈递给陆昭。
“处理干净。”陆昭只说了一句,语气冰冷如铁。
---
深夜,密室之内,研究仍在继续。
徐逸尝试以符文引导神器共鸣,果然引发一阵能量波动,墙上浮现出一幅模糊的地图,似乎指向玄启大陆某处未知之地。
“这里……从未出现在任何典籍中。”一名学者震惊道。
“或许,这才是关键。”徐逸低声道。
他取出笔墨,迅速勾勒地图轮廓,随后对比北境异象发生地,最终锁定一处荒芜之地——传说中的“焚骨谷”。
“那里曾是上古战场。”徐逸回忆起曾在古籍中读到的描述,“据说,当年五位守护者联手封印灾劫时,就在此地布下了最后的结界。”
“如果灾劫真的在苏醒……”谋士们纷纷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那么,结界可能已经松动。”徐逸沉声道。
他起身,快步走向门外,唤来传令兵:“立刻送信给将军,我们需要一支精锐小队,前往焚骨谷调查。”
---
时间紧迫,敌影初现。
徐逸回到密室,继续推演神器共鸣所传递的信息。经过一夜不眠不休的研究,他终于解读出一条关键信息:
“灾劫并非单一实体。”他猛然抬头,“而是一种‘意识洪流’。唯有五器合一、意志坚定者才能抗衡。”
他立即将这一发现整理成文,准备紧急上报陆昭。
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时,密室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先生!”一名谋士冲进来,满脸焦急,“焚骨谷方向,出现了新的异常信号!”
徐逸心头一震,立刻打开地图,只见原本标记为安全区域的一片山林,此刻已被血红色覆盖。
“它……已经开始扩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