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斯捷潘诺夫率领一万步兵,正与 113 师张勇部展开激烈的对抗。张勇部的推进速度并不快,他们凭借着强大的火力优势,不断向哥萨克步兵阵地发起冲锋。斯捷潘诺夫利用地形,在平原上设置了许多障碍物,并用弓箭手进行远程攻击,试图减缓明军的推进速度。
此时的俄国,由于之前数次大战都是被全歼,人员的损失还好弥补,随便拉壮丁,都能补充上之前的损失。可兵器的损失却是一时之间根本无法补充上来的。即便是荷兰人有再多的库存,可又怎么可能短时间内弥补俄国人的损失速度。加上俄国人在战场上不断的丢城失地,每一场战斗,兵器的损失那都是海量的。
而且,明国人根本不给俄国人喘息的机会。仅仅过去一个冬天,他们又发动了更加犀利的攻势。
所以作为雇佣军的哥萨克人,他们自然是拿不到从荷兰好不容易送来的火器。他们只能通过就地取材,自行打造简陋到极致木弓和长矛。
如今,他们只能用简陋的木制兵器去对抗拥有着先进的火枪火炮的明军,是极其考验他们的战斗意志的。
\"弟兄们,守住阵地!\" 斯捷潘诺夫大声喊道,\"我们身后就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亲人,不能让明军踏进一步!\" 士兵们在他的鼓舞下,奋勇抵抗,拼死阻挡着明军骑兵的冲锋,虽然伤亡惨重,但依然坚守着每一寸土地。
而受制于松软的土质,明军骑兵始终无法酣畅淋漓的以速度来撕裂哥萨克人的防线。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凭借着手中的先进武器,不急不躁的采用游牧民族的战法,在哥萨克人方阵四周游走,时不时的扔几颗手雷,打几枪,不断的收割着哥萨克人的生命。
他们在等哥萨克人自行崩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胜果。骑兵,最爱干的就是撵在敌步兵的身后,追杀到天涯海角。
......
在广阔的平原上,剩下的一万哥萨克军队正在紧张地协助百姓收拾财物,组织撤退。妇女和儿童们惊慌失措地收拾着家里的贵重物品,士兵们则在一旁维持秩序,保护他们的安全。\"快点,再快点!\" 一名士兵大声催促着,\"明军随时可能过来,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
百姓们背着沉重的包裹,牵着牲畜,在士兵的带领下,朝着后方的山区撤退。一路上,大家都默不作声,只有偶尔传来的孩子哭声,打破了这份沉重的寂静。他们不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但他们知道,只有离开这里,才能有一线生机。
战场上的厮杀还在继续,伊万的骑兵虽然给明军后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济尔哈朗的 164 师防守严密,始终没有让他们突破防线。不过他们也扞卫了顿河哥萨克骑兵最后的尊严,最终,自伊万·列波洛夫以下一万余哥萨克人全部倒在了冲锋的路上。他们的悍不畏死,也给明军造成了千余人的伤亡。
斯捷潘诺夫的步兵阵地也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下摇摇欲坠,但他们依然在坚持。每一秒,都有哥萨克人被击中,倒在血泊中,直接死了还好,最可怕的是那些受伤倒地,在那里惨叫呼救的,给阵型中活着的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的强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哥萨克人知道,他们的分兵策略能否成功,就看能否在这段时间内让百姓安全撤退。而明军则一心想要迅速推进,彻底消灭哥萨克人,打开通往莫斯科的道路。
在这片充满战火的土地上,一场决定双方命运的较量,正在激烈地进行着。每一个士兵都在为了自己的信仰和家园而战斗,每一滴鲜血都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终于,在倒下三千多人之后,哥萨克人终于扛不住心理压力,当第一名士兵扔掉手中的武器,不管不顾的往身后自认为的后方夺路而逃。
这名士兵的逃亡如同在干燥的草原上扔下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哥萨克人心中早已摇摇欲坠的防线。\"后方\" 这个概念在他们心中本就模糊,此时更是变成了一个充满虚幻希望的方向。越来越多的士兵扔掉了手中的长矛和弓箭,有的甚至连身上的皮甲都顾不上脱,就加入了逃亡的队伍。他们跌跌撞撞地奔跑着,踩过同伴的尸体,跨过燃烧的辎重车,耳边只剩下自己急促的呼吸和身后明军越来越近的喊杀声。
斯捷潘诺夫声嘶力竭地喝止着逃兵,他的马刀砍倒了两个试图从他身边跑过的士兵,但这微弱的威慑很快被逃亡的洪流淹没。他绝望地看着自己的队伍像被狂风撕裂的破布一样四散开来,心中清楚,他已经彻底失败,百姓们的撤退很可能也会被明军的骑兵部队拦截。
明军这边,看到哥萨克人开始溃逃,主帅一声令下,早就摩拳擦掌的骑兵们如潮水般涌了上去。骑兵们挥舞着马刀,在逃亡的哥萨克人中间肆意砍杀,马蹄踏过之处,皆是血肉模糊。
战场上,惨叫声、咒骂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可怕的战争交响乐。哥萨克人有的跪在地上求饶,有的转身试图抵抗,但很快就被明军的刀剑刺穿了胸膛。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硝烟弥漫在天空中,遮住了原本晴朗的太阳。
在逃亡的人群中,一个年轻的哥萨克士兵摔倒在地,他的腿被流弹射中,鲜血直流。他看着越来越近的明军骑兵,眼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就在骑兵的马刀即将落下的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家乡的母亲和妹妹,想起了临行前父亲对他的叮嘱。然而,这些美好的回忆很快就被冰冷的刀刃打断,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片陌生的土地上。
战斗持续了很久,直到夕阳西下,战场上的硝烟才渐渐散去。明军打扫着战场,收集着战利品,而哥萨克人的尸体则像秋天的落叶一样散落在战场上。斯捷潘诺夫带着少数残兵侥幸逃脱,他知道,这一战之后,哥萨克人在这片土地上的势力已经被大大削弱,通往莫斯科的道路,已经向明军敞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