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散文,紧接着我边写下了一首赞美诗:
《赞美地铁》
地铁在大地腹中穿梭
宛如一条灵动的巨龙
在城乡之间潜行
输送着希望和憧憬
车轮与轨道交响
奏响了高新技术的乐章
即便是短暂停靠
也是智慧的站点
每一次平稳启动
都是对乘客的承诺
每一次快速抵达
都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它是一面镜子
央照着国家的崛起
它承载人类脚步
向着未知远方探索
风驰电掣中
它是通往明天的桥梁
岁月洪流中
它是绘制未来的工程师
七月的一个晴天,太阳像个烧得正旺的火球,把整个城市都烤得发烫。
柏油马路泛着油亮的光,脚踩上去能清晰地感觉到热气从鞋底往上窜,连路边的梧桐树叶都打了蔫,无精打采地垂着。
街上的行人大多撑着遮阳伞,脚步匆匆,要么钻进开着空调的商场,要么快步走向地铁站,没人愿意在这毒辣的日头下多待一秒。
我躲在便利店门口的阴凉处,正准备拧开刚买的冰镇汽水,目光却被不远处路边的一个身影吸引住了。
那是个搬运工,看着五十岁上下的年纪,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背心,背心的领口和袖口都磨出了毛边,紧紧贴在他汗湿的后背上,勾勒出紧实却有些佝偻的脊背线条。
他的皮肤是深褐色的,那是常年在户外暴晒留下的痕迹,额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滴落在满是灰尘的水泥地上,瞬间就没了踪影。
他正蹲在路边吃午饭,面前放着一个掉了漆的搪瓷缸,里面装着半缸凉白开,手里拿着两个白面馒头,另一只手捏着几根洗得干干净净的大葱。
没有像样的菜,也没有舒适的座位,就这么蹲在路边,迎着来往车辆扬起的尘土,一口馒头就一口大葱,吃得却格外香。咬馒头时,他的腮帮子鼓鼓的,咀嚼得很用力,像是在品尝什么珍馐美味。
偶尔停下来,拿起搪瓷缸喝一口水,喉咙动了动,发出 “咕咚” 的声响,喝完还会用手背擦一把嘴角的水珠和汗珠,眼神里没有丝毫抱怨,只有一种踏实的平静。
没一会儿,两个馒头就被他吃完了。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馒头屑,又弯腰揉了揉膝盖,随后走到停在路边的三轮车旁。
三轮车上绑着一台崭新的双门冰箱,用粗麻绳牢牢固定着,冰箱外壳上还贴着出厂时的保护膜。
他先是试着提了提冰箱的一角,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似乎在估量重量,然后从三轮车斗里拿出一根宽宽的布带,熟练地绕在冰箱上,再把布带的两端牢牢系在自己的肩膀上。
做好准备后,他深吸一口气,双腿微微弯曲,双手紧紧扶住冰箱两侧,猛地发力,将冰箱从三轮车上扛了起来。
冰箱刚一上肩,他的身体就明显往下沉了沉,脚步也顿了顿,显然这台冰箱分量不轻。
他调整了一下姿势,让布带更贴合肩膀,然后朝着旁边一栋没有电梯的老式居民楼走去。
那栋楼有六层,他要去的就是顶楼。
我站在原地,看着他一步一步往上挪。
每上一个台阶,他的膝盖都会发出轻微的 “咯吱” 声,深褐色的额头上,汗珠更加密集地往下淌,有的顺着脖颈流进后背,把工装背心浸得更湿,紧紧贴在皮肤上;
有的滴落在台阶上,留下一个个小小的湿痕。
他的双手始终死死地抓着冰箱,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肩膀被布带勒出了一道深深的红印,可他却没有停下脚步,只是偶尔在楼层转角处稍作停留,喘口气,又继续往上走。
阳光透过居民楼的窗户,在楼梯间里投下斑驳的光影,也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慢,却很稳,像是在背负着一个家庭的希望。路过的居民看到他,有的会主动让开道路,有的会随口说一句 “师傅辛苦了”,他听到后,会抬起头,露出一个略显疲惫却真诚的笑容,嘴里说着 “不碍事,习惯了”,然后又低下头,继续往上挪动。
我站在楼下,看着他的身影一点点消失在楼梯拐角处,心里泛起一阵酸涩。
在这样炎热的晴天,当我们躲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时,还有这样一群人,为了生活,顶着烈日,扛着沉重的货物,一步一步地攀爬着楼梯,用自己的汗水换取生活的温饱。
他们或许平凡,或许渺小,却用最坚韧的姿态,在这座城市里努力生活着,就像烈日下的一株小草,虽不起眼,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于是就写了二首现代诗:
《背夫》
这就是男人
一口一个馒头
一口一个大葱
只要能填饱肚子
无需鸡鸭鱼肉
不计较自己的面子
不计较自己的工作
有时背着清晨出发
有时背着月亮回家
把劳累踩在脚下
任凭脚下的路有多崎岖
也挡不住前进的步伐
因为他心里装着一个家
还有需要赡养的爸妈
《我想给太阳擦擦汗》
爬向工地脚手架
我想给太阳擦擦汗
走向清扫环卫车
我想给太阳擦擦汗
走进狭窄楼梯
我想给太阳擦擦汗
走向叮当工厂
我想给太阳擦擦汗
用流干了汗的白天
我想给太阳擦擦汗
用湿透了汗的夏天
我想给太阳擦擦汗
人到中年,日子好像总被各种琐事填满,可若说除了工作学习之外,最让我牵肠挂肚的,莫过于女儿的婚事。
每天看着她下班回家独自一人的身影,听着她屋里安静得只剩下键盘敲击声,我这颗既当爹又当娘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揪着,总也放不下。
这些年,我一个人拉扯着女儿长大,从她牙牙学语到亭亭玉立,什么苦都吃过,什么难都扛过,唯独在她的终身大事上,我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多,不够好。
我常常想,要是她能早点找到一个知冷知热的人,有个可以依靠的肩膀,我这半颗心才算真正落了地,毕竟这么多年既当爹又当娘的日子,实在太不好过了。
为了女儿的婚事,我真是费尽了心思。
平日里和亲戚朋友聊天,只要一提到家里有合适的年轻小伙子,我就立刻竖起耳朵,详细打听对方的家境、工作、人品,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只要有一点线索,我就会主动去联系,反复确认各种信息,就盼着能为女儿寻到一个靠谱的归宿。
这不,前几天跟小区里的张阿姨聊天时,她无意间提起自己远房侄子,说那小伙子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我瞬间就来了精神,拉着张阿姨问了半天,把能想到的细节都问遍了。
知道男孩身高一米八左右,虽然身体消瘦,但看着精神头很足,我心里就先有了几分满意。
再听说男孩家里是拆迁户,分了两套楼房,不用为婚房的事操心,我更是觉得这条件对女儿来说算是不错的了。
至于工作,男孩在集装箱厂上班,虽然听起来不是什么轻松的活儿,但至少有份稳定的收入,在我看来,能踏实干活养家就已经很好了。
好不容易打听清楚这些情况,我赶紧跟女儿说,让她晚上抽时间跟男孩见个面。
我还特意叮嘱女儿,穿着得体些,见面时多跟人家聊聊,别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女儿嘴上答应着,可我能看出来,她心里对这种相亲方式还是有些抵触的,只是不想让我失望,才勉强同意。
晚上见面的时候,我特意没跟着去,想着让两个年轻人能自在些,有更多的时间交流。
等女儿回来,我赶紧凑上去问她对男孩的印象怎么样。女儿笑着说,男孩人挺老实的,说话也很实在,对他印象还不错。
听到这话,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先落了一半,还以为这次有希望能成。
可没等我高兴多久,女儿接下来的话就让我的心又凉了半截。
女儿说,聊天的时候男孩跟她说,他在集装箱厂上班,每天早上六点半就要到岗,一直要工作到晚上十点才能下班,一天下来几乎没什么休息时间。
而且厂里不管饭,每天三餐都得自己解决,更重要的是,厂里没有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
女儿皱着眉头跟我说:“妈,你想啊,他每天工作这么长时间,连个谈对象的时间都没有,以后要是真在一起了,两个人想见一面都难。
而且没有五险一金,以后老了退休都没有保障,万一遇到个生病住院的情况,连个医保都没有,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女儿说的这些都是事实,我心里也清楚,每个人结婚以后都要面对柴米油盐、生老病死这些现实问题,这些都是不能回避的。
看着女儿满脸的犹豫和担忧,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她。
我既希望女儿能找到一个条件好、能让她过上安稳日子的人,又不想让她因为现实的压力而放弃可能的幸福。
其实我也明白女儿的顾虑,她不是挑剔,只是想为自己的未来多一份保障,毕竟婚姻不是儿戏,关系到她一辈子的幸福。
可我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失落,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各方面条件还算合适的男孩,却因为工作的问题让女儿打了退堂鼓。
晚上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全是女儿的婚事。我想着这些年为女儿操心的点点滴滴,想着自己一个人带大她的艰辛,心里就一阵发酸。
我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帮女儿找到合适的对象,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为她操多少心。但我知道,只要女儿一天没找到幸福的归宿,我这颗既当爹又当娘的心,就永远也放不下这份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