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只是阶段性的。索恩的残余势力、那些收钱办事的金牌律师团,以及隐藏在西方舆论背后的反华力量,并未放弃。针对维斯特敏斯特受害者家属和林诗诗本人的舆论抹黑、程序刁难,甚至隐晦的威胁,从未停止。
林诗诗正式加入了“全球反恐受害者权益保障联盟”(Global Alliance for Victims of terrorism, GAVt)。她的办公室位于海牙市中心一座不起眼的古老建筑里,窗外是流淌的运河和悠闲的鸽子。室内陈设简单,堆满了厚厚的卷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求助信件。
此刻,她正与一位来自中东、在恐袭中失去丈夫和女儿的母亲进行视频通话。女人裹着头巾,面容枯槁,眼神里是深不见底的悲伤和绝望。她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断断续续地讲述着当地司法系统的腐败和冷漠,讲述着她寻求正义的艰难历程。林诗诗耐心地倾听着,用温和而坚定的声音安抚着她,同时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信息和法律要点。
“……林律师…他们…他们说没有证据…说我丈夫…可能是同谋…这怎么可能!他只是一个出租车司机!” 屏幕那头的女人泣不成声。
“阿米娜女士,请相信,这不是您的错,更不是您丈夫的错。” 林诗诗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这是恐怖分子和那些试图掩盖真相的人的谎言!请把您收到的所有官方文件,哪怕只是一张纸条,都扫描发给我。证据链需要一点一点构建,正义可能需要时间,但它终将到来!GAVt会全力支持您,我向您保证!”
结束通话,林诗诗疲惫地靠在椅背上,揉了揉酸胀的眼睛。阿米娜的绝望和无助,是无数受害者的缩影。这份工作没有聚光灯下的荣耀,只有日复一日的琐碎、艰难和直面人性最黑暗面的沉重。但她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
桌上的卫星电话响起特殊的铃声。是周宇阳!
她立刻接通,信号依旧断断续续,背景音里隐约有遥远的爆炸声和嘈杂的人声。“诗诗?…听得到吗?…我这边…暂时安全…刚刚…又打了一波…”
“宇阳!我听到了!你怎么样?受伤没有?” 林诗诗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所有的疲惫被担忧取代。
“没事…一点擦伤…处理过了…” 周宇阳的声音带着喘息,却努力维持着轻松,“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们用星火支援的那批便携式净水设备和太阳能医疗灯…在难民营旁边建了个临时医疗点…今天…救了一个难产的母亲和孩子…小家伙哭得可有劲了…”
听着爱人疲惫却充满生命力的话语,感受着他在战火中依旧不忘救助他人的温暖,林诗诗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她仿佛能看到周宇阳在简陋的医疗点里,穿着沾满尘土的衣服,用他星火科技专家的知识和急救技能,在死亡线上抢回生命的画面。这画面与她正在进行的法律斗争,虽然形式不同,但内核是如此一致——都是在绝望中守护希望,在废墟上重建尊严。
“宇阳…你一定要注意安全!我这边也很好,刚帮了一位母亲…” 她哽咽着,分享着自己的工作点滴,将法庭上的艰难险阻化作简单的“帮助”。
信号再次变得嘈杂。“诗诗…信号…又要断了…记住…我爱你…等我回来…” 周宇阳的声音在电流干扰中消失。
“我也爱你!一定平安!” 林诗诗对着已经断线的电话喊道,泪水终于滑落。这短暂的、充满杂音的通话,是她在这条艰难道路上最温暖的慰藉和最强大的动力。她擦干眼泪,目光重新变得坚定。她打开电脑,开始为阿米娜女士起草第一份正式的法律援助申请文件。她的战场在法庭和卷宗之间,她的武器是法律条文和人性的光辉。而这份力量,源于她对正义的信仰,也源于远方那个在战火中守护生命的身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