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夫兰速贷球馆的声浪在比赛开始前两小时就突破了阈值。红色的“骑士加油”标语从穹顶垂落,两万多名球迷的呐喊像实质的浪潮,拍打着球员通道的墙壁,连混凝土都在微微震颤。掘金队的球员们坐在更衣室里,能清晰地听到外面“mVp”的呼喊——那是属于詹姆斯的专属声浪,厚重、狂热,带着这座城市对总冠军的十年渴望。
字母哥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球鞋鞋带,他的膝盖在护具里微微发紧。这不是奥克兰的疯狂,也不是丹佛的高原呐喊,克里夫兰的喧嚣里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执念,像极了他小时候在希腊街头听老人们讲的特洛伊战争传说。他偷偷瞥了一眼苏伟,那位总是冷静的教练正对着战术板出神,但握着马克笔的手指,比平时用力了几分。
“第一次进总决赛?”一个沉稳的声音在旁边响起。加索尔端着两杯功能饮料走过来,将其中一杯递给字母哥,37岁的西班牙人脸上看不到丝毫紧张,只有一种经历过风浪的平静。
字母哥接过饮料,喉结滚动了一下:“嗯。”
“我第一次打总决赛时,比你还紧张。”加索尔笑了笑,目光投向更衣室门口,“2008年,波士顿的北岸花园,球迷们把‘beat LA’喊得像咒语。我当时想,这哪里是打球,简直是在狮笼里表演。”
字母哥的眼睛亮了亮——他看过那年的录像,加索尔在凯尔特人三巨头的围剿下,依旧能场均砍下16分10篮板。
“但科比告诉我一句话。”加索尔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像是在传递一个秘密,“他说,‘喧嚣不是用来害怕的,是用来听的。听清楚哪部分是噪音,哪部分是你自己的心跳’。”
字母哥握着饮料杯的手指紧了紧。科比,他贴在卧室墙上的海报主角,那个在退役战砍下60分的男人,是他篮球路上的灯塔。
加索尔看着他骤然变化的眼神,知道话起作用了。他拍了拍字母哥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带着一种传承的意味:“扬尼斯,你知道吗?现在更衣室里的这些年轻人,米德尔顿、哈里斯、约基奇……他们看着你的背影。苏伟教练把你放在得分后卫的位置,不是让你当一个得分手,是让你当老大。”
“老大?”字母哥愣住了。他习惯了用扣篮点燃士气,用篮板回应质疑,但“老大”这两个字,带着沉甸甸的责任。
“对,老大。”加索尔的目光变得锐利,“就像科比当年对我做的那样。他不会在乎场边的噪音,只会在暂停时抓过战术板,告诉我们‘下一球这么打’;他不会在队友紧张时沉默,只会用一个眼神、一句垃圾话,让所有人醒过来。”
他凑近了些,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是掘金队的老大。现在外面吵成这样,你的兄弟们需要你让他们动起来。像科比那样,用你的方式,告诉他们‘别怕’。”
“像科比那样……”字母哥重复着这句话,心脏突然跳得格外有力。他想起科比在总决赛面对凯尔特人时的眼神,想起那些“曼巴精神”的纪录片片段——不是冷酷,是在风暴中心依旧能锚定方向的专注。
他猛地站起身,椅子腿与地板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惊动了其他人。米德尔顿抬起头,看到字母哥的眼神变了——刚才的紧张像被烈日蒸发的露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凶狠的明亮。
“都起来。”字母哥的声音不算洪亮,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别坐着了,活动活动。”
约基奇嘴里还叼着甜甜圈,含糊不清地问:“还有半小时才热身……”
“那就现在开始。”字母哥走到场地中央,拿起一个篮球,用力砸向地板,“米德尔顿,过来,练掩护后的三分,就像我们在丹佛练的那样。”
米德尔顿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站起来:“来了。”
“约基奇,”字母哥又看向塞尔维亚人,“你的勾手,刚才在录像里被詹姆斯盖了三次,现在再练十次给我看。”
约基奇吐掉甜甜圈,拍了拍肚子:“四次,其实是四次……但我能练二十次。”
哈里斯和阿米奴也跟着站起来,更衣室里的气氛像被点燃的篝火,渐渐热烈起来。字母哥站在场地中央,看着队友们跑动、投篮、呼喊,突然明白了加索尔的话——老大不是站在前面喊口号,是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我们在一起,没什么好怕的。
苏伟靠在战术板旁,嘴角勾起不易察觉的弧度。他给加索尔递了个眼神,后者回以微笑——有些传承,不需要教练多言,老兵自然会把火炬交给年轻人。
外面的喧嚣还在继续,“mVp”的呼喊震得窗户嗡嗡作响。但此刻热身的掘金队,已经有了自己的节奏。字母哥在一次快攻传球后,对着哈里斯大喊:“再快点!詹姆斯的回防比录像里快0.5秒!”那语气里的笃定,像极了当年科比在湖人更衣室的样子。
加索尔站在角落,看着那个24岁的年轻人,仿佛看到了2008年的自己,也看到了那个身披24号球衣的黑曼巴。篮球的奇妙之处正在于此,喧嚣会落幕,比赛会结束,但有些东西,会像火种一样,在不同的时代里,继续燃烧。
当球员通道的门打开,双方首发即将登场时,字母哥走在最前面。经过球员通道时,他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嘘声,但这一次,他没有低头,只是握紧了拳头。
速贷球馆的喧嚣依旧,但掘金队的阵脚,已经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