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里哪个都不傻,几人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这刘建信分明是想在韩科长面前表现。
离得最近的于彬,瞅了眼有些尴尬的方志强,出声解围:“小强,过来帮我按着轮胎,我拆下这轴承。”
“好。”方志强连忙应下,默默走到于彬身边。
陶盛瞥了几眼,凑到江宁耳边低语:“瞅着没?往后咱们这车间呐,指定不能消停喽!”
江宁正拧着螺丝,闻言笑了起来:“有你在的地方,还有消停的时候?”
“你这人!”陶盛作势要捶他,被江宁灵活地侧身躲开,“原本还想提醒你几句,算了,懒得说!”
“开个玩笑还当真?”江宁同样也有些八卦,连忙拉住陶盛的袖口,笑的一脸的谄媚:“哥,我错了,来,详细说说呗!”
陶盛正要凑近说话,余光瞥见韩硕正含笑地望着他们,到嘴边的话顿时咽了回去,压低声音道:“等下再跟你说。”
然后装模作样地拿起扳手,随便找了台机器就在那里拆了起来。
江宁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回头正对上韩硕专注的目光,对方朝他轻轻点了点头。
江宁只得礼貌性地弯了弯嘴角,转身继续摆弄手中的零件。
韩硕此时只觉得心情大好,就屋外那嘈杂的蝉鸣都觉得悦耳起来,他原本还在发愁该如何接近江宁。
没想到上个星期一,市里突然下发文件,要交通局和农机局联合开展秋收保障工作。他当即主动请缨来镇农机厂坐镇。
镇上的农机厂负责哈市周边半数乡镇的农机维修,理由正当也适合。
他心不在焉地瞥了眼还在那摆弄柴油机的刘建信,便信步走到江宁身边:“江同志,还真是够巧的。”
江宁手中的扳手顿了顿,这人刚才在众人面前不是装得挺像那么回事吗?
装作素不相识对谁都方便,怎么突然主动搭话了?
除了知情的齐江,其他人都齐刷刷地看了过来,眼神里带着八卦和好奇。
但江宁是谁?脸皮够厚,对这些目光完全没压力。
他从容地擦了擦手上的油污站起身,露出一个职业微笑:“是挺巧的,欢迎韩科长指导工作。”
“指导谈不上,”韩硕的目光扫过那双纤长的手,“上次的事还没好好谢你。要不是你,那辆车估计得修到天黑了。”
“没有没有,这是我应该做的。”
韩硕的态度看起来还算亲和有礼,旁边的陶盛忍不住好奇地插嘴:“韩科长说的是上次紧急支援的事?”
“对。”韩硕轻描淡写地笑了笑,视线转到陶盛手边的机器,语气随和:“你拆的是打谷机吧?”
陶盛连忙点头:“是啊,这就是打谷机。”
韩硕俯身细看:“这也是报废待拆的?”
这下可问住陶盛了,他本来就是随便找了台机器装样子,哪知道具体状况,立刻求助地看向江宁。
江宁同样不知道,但瞥了一眼,一本正经的接过话:“没有,这台只是送料辊的轴承出了问题,更换完就能重新投入使用了。”
韩硕若有所思地点头:“还真是隔行如隔山。这些机器我大多都不太熟悉......”他转过头,语气自然,“不知道可否麻烦江同志讲解一下?”
“可以啊。”江宁面上答应得爽快,心里却暗自叹气。
江宁引着他在仓库里边走边介绍:“这是六行播种机,结构简单,故障率低,附近村里用的播种机大都是这款。”
韩硕俯身仔细观察排种器的构造,手指还摸了摸那播种盘:“是挺简单,不过设计很巧妙。”
“肯定了,”江宁眼角微弯,“这是我们厂研发科自己设计的,还拿过省里的奖。”
两人走到一台锈迹斑斑的机器前,江宁继续介绍:“这是老式的脱粒机,一天能打半吨稻谷。虽然已经报废了,但里面的一些零件还能用。”
他指向正在拆解机器的张栋,“张师傅手上那个齿轮就可以再次利用。”
张栋注意到韩硕的目光,抬起头笑了笑,用抹布擦干净齿轮递了过来:“这是传动轴上的斜齿轮,和好几个机型都通用。
只要磨损不严重,打磨后还能当备件。”
韩硕接过齿轮仔细看了看,笑道:“挺不错,物尽其用。”
“没办法,”张栋把齿轮小心放回零件盒,“这年头大家都难。老乡们拉机器来修时,能省一点是一点。”
韩硕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江宁就这样带着他在仓库里到处转,每当遇到新型号的设备便会停下脚步。
“这是东方红-28拖拉机,它的二档齿轮特别容易磨损……”他拍了拍那拖拉机,简洁的介绍道。
但每次介绍完,都会转头看向旁边的同事,让对方也一起说几句。
”于师傅,你上周刚修过两台,给韩科长说说这机器常见的故障点。”
于彬接过话头:“这机型的设计缺陷就在这儿......”他熟练地指出几个常见故障点,韩硕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这样一圈转下来,基本每人都跟韩硕搭过话,就连两个一直在整理零件的临时工也不例外,仓库里原本拘谨的气氛顿时活络起来。
就连最开始说他吓人的陶盛都壮着胆子开起了玩笑:“韩科长,您这身姿可真够挺拔的,往这儿一站,咱们仓库都亮堂了!”
韩硕闻言笑了起来:“在部队养成的习惯,现在转业了也改不掉。”
这时齐江提着热水壶过来,往搪瓷缸里倒着水:“韩科长,喝点水休息下吧。”
\"谢谢,叫我韩同志就行,希望我没打扰到大家的工作,”他亲和地双手接过搪瓷缸,“这段时间还要麻烦大家多指教。”
徐师傅笑着说道:“韩同志太客气了!您来指导工作是我们车间的荣幸。\"
“对啊,”于彬看他手上也沾了点机油,笑着递过干毛巾,“有上级支持,今年秋收肯定顺利。”
“去年咱们可是修到半夜的,今年有指挥点协调,效率肯定不一样。”
“都是为了秋收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