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的晨光刚漫过岐仁堂的青瓦,门板还没完全卸下来,就听见巷口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岐大夫!救命啊!我家媳妇要不行了!\"
岐大夫正低头整理药柜里的参片,闻言抬眼,只见隔壁裁缝铺的老王抱着个妇人疯了似的奔来,身后跟着老王媳妇,手里攥着件浸透汗水的月子服,哭得直打颤。那妇人脸色惨白如纸,双眼紧闭,头发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顺着脸颊往下淌汗,连老王的衬衫都洇湿了一大片。
\"快放榻上!\"岐大夫一把推开诊桌前的椅子,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老王手脚发软,还是药童阿明眼疾手快,上前搭了把力,将妇人轻轻放在诊榻上。岐大夫伸手搭脉,指尖刚触到妇人手腕,眉头就是一皱——脉象浮散无力,像断了线的风筝,稍一用力就几乎摸不到,再看她鼻翼,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起伏。
\"昨晚生的娃,顺产,本来好好的,\"老王媳妇抹着眼泪哽咽道,\"今早起她刚想坐起来喂娃,窗外路过辆洒水车,喇叭响了一声,她就'哎呀'一声,汗一下子就冒出来了,接着眼睛一闭就晕过去了!我们赶紧灌了点红糖水,可刚到嘴边就吐,灌了两次都吐,这可怎么办啊岐大夫!\"
周围渐渐围拢了邻居,有经验的老太太啧啧叹气:\"这是产后脱了力啊,看这汗出的,怕是伤了根本!\"也有人小声嘀咕:\"要不要叫救护车?这看着太吓人了。\"
岐大夫没理会众人的议论,伸手翻开妇人的眼睑,又轻轻按压她的人中,妇人只是喉间发出一声微弱的呻吟,依旧没有睁眼。他转身对阿明吩咐:\"取红参三钱、炮附子一钱,速速研成极细的粉末,再拿些蜂蜜来,搓成米粒大小的丸药,越快越好!\"
老王急得直跺脚:\"岐大夫,这丸药要等多久?我媳妇这情况,能等吗?要不您给开点汤药,我们现在就去煎?\"
\"煎药无用。\"岐大夫一边洗手一边解释,语气笃定,\"《脾胃论》有言:'产后气血俱虚,脾胃运化无权'。这位弟妹现在的情况,是脾气虚败,阳气外泄。脾胃就像家里的灶台,生孩子这桩大事,好比把灶台里的柴火一次性烧光了,灶膛空了,阳气就像没了遮挡的热气,一个劲往外散,表现出来就是大汗淋漓;胃气衰败,没法接纳食物药物,所以吃药就吐,这时候灌汤药,就像往熄灭的灶膛里倒冷水,只会雪上加霜。\"
他拿起阿明刚搓好的药丸,放在手心给众人看:\"这参附丸,就是给空灶膛慢慢添火的法子。红参味甘微苦,性温,《神农本草经》称其'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是补元气的极品;炮附子辛甘大热,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这两样药搭配,就是《伤寒论》里'回阳救逆'的核心配伍,专门对付这种阳气暴脱的急症。\"
说话间,岐大夫示意老王媳妇轻轻撬开妇人的嘴,他捏起三粒药丸,小心翼翼地放在妇人舌下,又用棉签蘸了点温水,轻轻点在她舌下,低声叮嘱:\"让药丸顺着口水慢慢化,千万别强行吞咽,也别晃动她的头。\"
众人屏住呼吸看着,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原本毫无动静的妇人,喉结轻轻动了一下,脸上的汗水似乎也少了些。老王激动地想伸手去探鼻息,被岐大夫抬手拦住:\"别急,现在只是刚开始回阳,阳气还没稳住。阿明,再取五粒药丸来。\"
这次的药丸,岐大夫依旧让妇人舌下含服。又过了半个时辰,妇人的眼皮轻轻颤动了一下,终于缓缓睁开了一条缝,虽然依旧虚弱,但眼神里已经有了些许神采,呼吸也变得平稳了些。老王媳妇见状,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却是喜极而泣:\"醒了!真的醒了!岐大夫,您真是活神仙啊!\"
岐大夫松了口气,又给妇人搭了次脉,脉象虽然依旧虚弱,但已经不再浮散,渐渐有了力度。他对老王说:\"现在可以稍微加量了,每次含服七粒,每隔一个时辰一次,等她能自主吞咽了,再改服参附汤。\"
他转身写下药方,一边写一边解释:\"《难经》有云:'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刚才用丸药舌下含服,是因为她胃气衰败,没法运化汤药,舌下有舌下腺,能直接吸收药效,既避开了呕吐的问题,又能让药力持续温和地发挥作用,这就是'缓补而固脱'的道理。等她胃气渐复,能吃东西了,再用参附汤煎服,汤剂药力更足,能彻底把她流失的阳气和元气补回来。\"
旁边有邻居好奇地问:\"岐大夫,这产后虚脱,为啥一听到声音就犯病啊?\"
岐大夫指着诊榻上的妇人,耐心讲解:\"《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产后妇人气血大亏,正气虚弱,外界的一点点刺激,比如声音、光线,都成了'外邪',轻易就能撼动体内的阳气,导致阳气外泄。就像一间屋顶破了的房子,稍微有点风,里面的热气就全跑光了。刚才这位弟妹,就是因为正气太弱,一点声响就触发了阳气暴脱,才会汗如雨下、昏迷不醒。\"
到了中午时分,妇人已经能轻声说话了,也不再呕吐,老王按照岐大夫的嘱咐,给她喂了少量温热的小米粥,她居然顺利地咽了下去。岐大夫再次诊脉后,调整了药方:\"现在可以改服参附汤了,红参五钱,炮附子二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五枚,水煎服,文火慢煎一个时辰,分三次温服,切记不能急躁,每次只能喝一小碗。\"
他又特意叮嘱老王媳妇:\"产后调理,就像修补漏了的堤坝,得慢慢来,不能急功近利。这几天给她吃的东西,一定要清淡易消化,小米粥、鸡蛋羹就行,千万别大补特补,什么人参炖鸡、鹿茸汤,现在吃了只会加重脾胃负担,反而坏事。等她精神再好些,再慢慢增加营养。\"
三天后,老王媳妇已经能下床走动了,虽然依旧需要人搀扶,但脸色红润了许多,也不再出虚汗。夫妻俩特意带着刚出生的宝宝,拎着一篮水果来到岐仁堂道谢。老王握着岐大夫的手,感激地说:\"岐大夫,要不是您,我媳妇这次真不知道能不能挺过来!您这中医急救的法子,比去大医院还管用!\"
岐大夫笑着摆摆手:\"不是我厉害,是祖宗传下来的中医智慧厉害。这产后虚脱,看着凶险,其实只要找对了病因,用对了方法,就能化险为夷。《金匮要略》里早就记载了'产后虚羸,虚劳不足'的治疗方法,核心就是'益气养血、温阳固脱',我不过是遵循古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了用药方式而已。\"
他又看着抱着宝宝的老王媳妇,叮嘱道:\"你这身体底子亏得厉害,后续调理至少要三个月。平时要注意休息,别受凉,也别生气,保持心情舒畅,脾胃好了,气血才能慢慢补回来。家里可以备点红参片,要是再觉得心慌、出虚汗,就含一两片在舌下,能起到应急的作用,但也不能多吃,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
周围的邻居听了,都纷纷称赞岐大夫医术高明。有位准备要二胎的年轻媳妇问道:\"岐大夫,要是以后我生孩子也遇到这种情况,家里能提前准备点什么应急吗?\"
岐大夫想了想,说道:\"可以提前准备点红参和炮附子,研成粉末,装在密封的瓶子里备用,万一遇到产后虚汗不止、心慌气短的情况,可以先含服几粒参附丸应急,然后赶紧找医生诊治。但要记住,附子有毒,必须用炮制品,而且用量一定要严格控制,不能自己随便加量,最好是提前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他又提醒大家:\"不光是产后,像老年人突然大汗淋漓、心慌昏迷,或者有人运动后过度劳累、心慌腿软,都可能是阳气不足、元气亏虚的表现,这时候含服少量红参片或者参附丸,都能起到应急救脱的作用。但这只是急救的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找医生查明病因,对症治疗,不能只靠应急药物。\"
岐仁堂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药柜上,映得一排排药罐金光闪闪。岐大夫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又想起三天前那个危急的场景,不禁感慨道:\"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因地制宜',同样是产后虚脱,有的人需要补气,有的人需要养血,有的人需要温阳,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学医的,就是要读懂病人的身体,找准症结,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解除病人的痛苦,这才是医者的本分。\"
老王一家人再三道谢后,抱着宝宝开开心心地回了家。岐仁堂里,岐大夫又拿起那本翻得卷了边的《伤寒论》,继续钻研起来。阳光里,药香弥漫,那些传承了千年的中医智慧,就像这淡淡的药香一样,在时光的流转中,默默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
中医的急救,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大动干戈,而是像岐大夫这样,于细微处见功夫,用最温和、最贴合人体的方式,唤醒身体的自愈能力,让濒临崩塌的生命重新焕发生机。这便是岐仁堂里,藏着的中医智慧,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