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己的家人伤害,我们很容易谅解。被自己选择的新的家人,我们却很容易在因为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产生更多的疑虑。
那么,更多的关系呢?更多的社会关系呢?真的那么容易形成信任吗?
“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这一句话,让我曾经一度对那个发出灵魂拷问的法官深深鄙视。但是,反过来说,这句话其实也很好破解,因为,确实绝大多数人处于一种对周围的善意难以完全信任的状态。
究其原因,很多人用伪善在欺骗他人。伪善一旦多了,人们看到对他们好的人,很容易形成一种不自觉的戒备。与之相应的,善良的人们在行善的时候,也容易被人不自觉地当成伪善了。
“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这句话,法官问的时候,心里预设的应该是一种人的自保行为。只是没有想到,他这么问,也基于这种认识判罚之后,更多的人出于自保不敢行善了。
我呢,现在才渐渐明白了过来,原来,我现在的算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不自觉启动的自保程序。
只是,我的自保,渐渐过度了,以至于对言承世的真心也有了一定的防范。
想到这里,我笑了,原来,我在补课,补一段我本来需要很长时间去学却没有去学的课。这一课,我竟然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补到了这种程度,确实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怪不得言承世之前对我有不信任的地方。
有一句话叫:“一夜可以暴富,三代才能学会穿衣裳。”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从最基础的审美等方面在提。其实,他们错了。真正的情况是,三代人的富有,还是暴发户的富有。真正的富有,需要更多代人去证明他们确实做到了富有。
我现在正在克服的问题,就是走向富有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呢?我想了想,心穷。
我以为我自己已经解决了心穷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彻底解决。因为,我如果心不穷,又怎么可能在意言承世会不会毁伤我的问题呢?
我这么怀疑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一种清晰的自保,而清晰的自保背后,是我预感到的另一个问题,我自己的能力,无法扛住的风险。
是的,以前的我,即使没有钱了,那也只是没有钱了。饿死了,也只是自己饿死了。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我如果做得不够合适,自己可能背负高额的债务,永远难以翻身。
这才是我真正在忧虑的事。
终究,公司管理相关的规定我并不完全熟悉,但也见过不少案件,这些案件归结起来就是一种情况,有一些人被设计当了背锅侠。往往当背锅侠的人,是他们的家人。我想,我的自保,也许就是因为感觉太好了吧?
尽管人们常说的“事出反常必有妖”有前提条件,以言承世对我的态度,应该不会是那种事出反常的情况,但,我现在稍微多一些警醒,比完全不去留意这些问题,只是一味地沉迷于各种美好中,要来得好。
在古代帝王和宦官的相处中,宦官总结了一种杀猪游戏。这种杀猪游戏说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宦官想方设法让皇帝感受到幸福和忙碌,由此渐渐迷失。
说起来,和珅对乾隆的那一套吹嘘和伺候,差不多就是杀猪游戏。只是,乾隆在去世的时候还没被喂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