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是卯时正,咸京城的天空一片黑暗。
魏云舟披着红色披风出现在宫门口,犹如一把火照亮了皇城门口,也照亮等在宫门口朝臣们的眼。
太耀眼了!
魏云舟的长相原本就出色,红色披风衬得他更加俊秀。
原本因为早起有些犯困的大臣们看到如此年轻俊美的魏云舟,瞬间有了精神。
朝臣们大多数都是中年人或者老头,年轻人很少。
每次上朝都是看到同僚那张老脸,说实话真的看够了,甚至看吐了,根本不想看到对方,但又不得不见。
而今,上朝的大臣中出现一个年轻好看的官员,真是让人看了欢喜。
魏逸文和魏国公没有下马车,等把魏云舟他们送到了,他们便回去了。
魏云舟先是跟魏瑾之去了户部官员那边,一一跟他们打招呼。
户部的官员们看到魏云舟,犹如看到自己的子侄,对他都十分和善。知道他是第一天正式上朝,都让他不要紧张。
跟户部官员打完招呼后,魏云舟便去了大理寺的官员那边。
大理寺卿还没有到,但大理寺少卿袁大人到了。
魏云舟还没有走到他跟前,他便迫不及待地走上前,然后一把握住魏云舟的双手。
“长卿,我可算把你盼来了。”
“袁大人,您先让臣给您行礼……”
魏云舟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袁大人打断:“你我之间就不需要这么客气,我盼了你三年多,终于把你盼来了。”说完,他还激动地抱住魏云舟。
其他大臣看到大理寺少卿对魏云舟这么热情,都一脸惊愕。如果不是了解大理寺少卿的为人,他们还以为堂堂的大理寺少卿在讨好魏云舟。
大理寺少卿是典型的木头,只在乎律法,不在乎任何事情。他要是会巴结人,早就是大理寺少卿。
袁大人亲热地牵着魏云舟的手,一一向大理寺其他官员介绍魏云舟。
大理寺的官员们知道大理寺卿和少卿倚重魏云舟,自然对他十分客气。再加上他是户部尚书魏瑾之的侄子,跟他交好,以后说不定他们大理寺去找户部要钱会容易很多。还有,魏云舟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日后前途不可限量,跟他亲近,百利无一害。
袁大人特别骄傲地告诉大理寺的官员们,魏云舟不仅精通大齐的律法,就连对前朝,甚至燕朝的律法都有研究。还对外邦几个国家的律法也有熟知。
听到袁大人这么说,大理寺的官员们都十分吃惊。
他们之前听说过魏云舟在乡试、会试与殿试上律法的答题,回答地非常漂亮,就知道他精通大齐的律法,没想到他还对外邦几个国家的律法也了解。
“你们总是说我对律法太过一板一眼,不知变通,也没有半点人情味,如今长卿来了,我和你们都要向他学习。”袁大人知道自己的毛病,他也想改,但一时半会儿改不了。
大理寺的其他官员听到袁大人这么说,面上都露出一抹震惊之色:这还是他们认识的袁大人吗?
袁大人不是老顽固吗?不是觉得他严格按照律法判案没问题吗?
其他部的官员也被大理寺少卿这句话惊到了。
大理寺少卿中邪了?!
“我第一次遇到长卿的时候,就问他关于律法的问题,他回答的非常好,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他是我们大理寺的人,还一直劝说他报考大理寺的考试。”袁大人觉得魏云舟能来大理寺是他的功劳,“以后我们都要跟长卿好好学学怎么有人情味的判案。”
“是,大人。”
“袁大人,我没有什么经验,应该向您和各位前辈们学习。”魏云舟一脸谦逊地说道,“以后请各位大人多多关照。”
“小魏大人,您客气。”
一旁的魏瑾之见魏云舟跟大理寺的官员打成一片,心里便放心了。
“大人,没想到袁木头这么看重小魏大人。”户部左侍郎觉得十分惊奇,“他竟然还说出跟小魏大人学习人情味判案,这还是他么。”
“说实话,我也有些不敢相信。不过,他这么看重长卿,我就不用担心长卿在大理寺受欺负了。”
“大人,给大理寺的人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欺负小魏大人。”
另一旁的御史们见被大理寺官员团团围住的魏云舟,在心里冷笑道:等待会上了朝,看你魏云舟还笑得出来吗?
魏云舟感受到御史们的眼神,朝他们看了过去,然后朝他们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少年干净又明媚的笑容,晃了御史们的眼。
一时间,不少御史心里升起了一抹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