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棣见北平政务日渐繁杂,便对朱高炽道:“你在辽东学了些新法子,如今便试着打理北平的事吧。”

朱高炽领了令,每日在衙署里处理文书、接见官吏,倒也井井有条。

只是他记着在辽东时的见识,总觉得单看文书、听汇报,难知民间真况,故而一有闲暇,便换了身寻常布衫,带着两个随从,悄悄出城下乡去了。

这日天刚蒙蒙亮,朱高炽已到了城郊的李家村。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老农正蹲在地上抽着旱烟,见他穿着素净,只当是过路的客商,也没多在意。

他凑过去搭话:“老丈,看今年这麦子长势,怕是不错吧?”

那老农磕了磕烟袋锅,叹道:“看着是旺,可愁人的事不少呢。水渠去年冲坏了一段,引水费劲,天要是再旱些,怕是要减产。”

另一个老农接话道:“可不是?县里说要修,可这钱粮迟迟没下来,咱们这些人,只能靠天吃饭。”

朱高炽听着,默默记在心里。

又往前走了几里,到了一处驿站附近的小镇。

镇上的粮铺前,几个百姓正围着伙计争执。

他挤过去一听,原来是粮价比上月涨了两成,百姓们怨声载道。

那伙计苦着脸道:“不是咱们要涨,是进货的路被雨水冲了,运粮的车过不来,手里的粮不多了,不涨也没法子。”

他一路走,一路看,见着田埂上有妇人在拾麦穗,便上前帮忙,闲聊间得知,村里的孩童大多没读过书,不是不想读,是离学堂太远,家里也供不起。

到了傍晚,他往回走,路过一处打谷场,见几个佃户正跟地主家的管家理论,只因今年租子收得比往年重,佃户们实在扛不住。

回到城里,朱高炽连夜把这些事记在册子上。

第二日在衙署里,他便传了水利、粮政、教化几个部门的官吏来,一一问起水渠修缮、粮路疏通、乡村办学的事。

那些官吏起初还想遮掩,见他说得有鼻子有眼,连哪村哪户的情形都一清二楚,只得低头认错,连忙应下尽快处置。

这般几次下来,朱高炽更觉下乡的好处。在辽东时,先生便教他“纸上得来终觉浅”,如今在北平亲身体会,才知这话的分量。

坐在衙署里,看的是文书上的数字,听的是官吏的陈词,哪有亲眼见着百姓的愁眉、亲耳听着他们的难处来得真切?

这日他又要出城,随从劝道:“殿下连日劳累,不如歇一日吧。”

朱高炽摆摆手:“歇不得。城里看着一派平和,乡下的实情,不亲眼去看,如何能知晓?处理政务,若只凭着文书断事,怕是要误了百姓的生计。”

说罢,换了衣裳,又往乡间去了。阳光洒在田垄上,他走得踏实,心里也亮堂——这下乡的法子,真是学对了。

这日,有个须发斑白的老史揣着份文书,在朱棣书房外候了半晌,见朱棣处理完军务,才颤巍巍地递上文书,躬身道:“殿下,臣有一事禀报,关乎世子殿下近来行事,还望殿下留意。”

朱棣接过文书,见上面字迹工整,却透着几分忧色,便问道:“何事这般郑重?”

老史垂首道:“世子殿下近日常微服下乡,查得不少实情,回来后便传召官吏问话,稍有差池便严令整改。这原是好事,可……”

他顿了顿,似有难言之隐,“如今衙门里的官员,个个战战兢兢。前日户房的王主事,只因报上来的粮税册子与乡下查的数目差了两成,便被世子殿下责令三日查清,王主事这几日连家都没回,熬得眼睛通红。还有那管水利的刘同知,因水渠修缮拖沓,被世子殿下当着众人的面训斥,如今整日里领着工役在河边盯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朱棣捻着胡须,不紧不慢道:“官员各司其职,出了错处,严加督促有何不妥?”

老史忙道:“臣不是说督促不妥,只是……世子殿下这般雷厉风行,倒让不少人慌了手脚。那些老吏说,从前处理事务,虽有些拖沓,却也安稳,如今动辄被查、被训,人人自危,反倒怕办错了事,有些该办的差事都迟疑着不敢动了。”

他又道:“不单是官员,连城里的几位士绅也托人递了话。前日城西的张员外,家里的佃户因租子的事被世子殿下过问,张员外虽按吩咐减了租,却私下里说,世子殿下管得太细,连田地里的租子都要插手,怕是要扰了乡邻间的旧例。还有那开粮铺的李掌柜,因粮价波动被世子殿下叫去问话,回来后便唉声叹气,说往后生意难做了。”

朱棣听着,眉头微微蹙起:“你的意思是,高炽行事太急,惹了众怨?”

老史忙摇头:“臣不敢。只是……官员士绅们积习已久,世子殿下这新法子一来,他们一时转不过弯,难免有抵触。臣怕这般下去,人心不安,反倒碍了政务推行。还望殿下劝劝世子殿下,稍缓些步子,容众人适应适应。”

朱棣放下文书,沉吟片刻。

他想起高炽下乡回来后,常拿着册子跟他细说乡间疾苦,眼里满是急切,那股子认真劲儿,倒有几分当年自己靖难时的执拗。

他缓缓道:“你说的这些,孤知道了。高炽初掌政务,性子是急了些,可他本心是好的,为的是百姓能过得实在些。”

他抬眼看向老史:“官员战战兢兢,未必是坏事。若能让他们从此不敢懈怠,少些敷衍,便是好事。至于士绅,旧例若不合情理,改改也无妨。你且回去吧,孤会与高炽说说,让他行事时多几分周全便是。”

老史见朱棣这般说,也不好再劝,只得躬身应道:“臣遵令。”

退出书房时,他心里仍犯嘀咕——世子殿下这股子较真的劲头,真能让北平的官场和乡绅们服帖吗?

朱棣心里自然清楚,自己能在北平立住脚,除了燕王这层身份,那些士绅豪族的支持是万万少不得的。

他驻守北平,粮草周转、乡勇征调,哪一样离得开这些人家?

他们手里有田有粮,门生故吏遍布乡野,真要得罪了,暗地里使些绊子,政令便难出城门。

就说城西的张家,祖上做过知府,族里子弟在衙门当差的就有五六个,佃户更是占了周边三个村子,真要闹起来,那一片的税粮怕是就难收齐整。

还有那开钱庄的李家,北平城里半数商户都跟他家有往来,若他暗中鼓噪,说官府苛待商户,保不齐就有商户闭了门,市面都要冷清几分。

这些人平日里看着恭顺,可骨子里都有自己的盘算。

你敬他三分,他便捧你七分;若真要动了他们的利益,哪怕只是减些租子、查些账目,他们嘴上不说,暗地里却能联起手来,让你处处碰壁。

如今高炽虽说是为了百姓,可动了士绅的旧例,就像捅了马蜂窝。

真要是把这些人逼得拧成一股绳,明着不敢对抗,暗地里拖拖拉拉,甚至勾结些外地势力,北平这好不容易稳住的局面,怕是要生变数。

朱棣坐在书房里,手指敲着桌面,心里暗自盘算:高炽的心思是好的,可太急了些。

士绅豪族这股力量,不能硬顶,得慢慢捋顺。

既要让他们知道官府的规矩,又不能把他们逼到对立面去。

毕竟,稳住了他们,北平的根基才能稳当。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