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把笔记本合上,手指从“真实的缺陷,有时候比完美的样品更有说服力”那行字上滑过。电脑屏幕还亮着,客户反馈表拉到一半,他没急着关,而是点开邮件收件箱——老陈发来的三组非标测试数据已经到了,附件标题是“极限抗压参考值_内部使用”。
他打开文件,快速扫了一眼曲线图和参数摘要。虽然设备老旧,精度有限,但趋势清晰:新结构在湿热环境下的密封稳定性提升了近四成。他点了下头,顺手转发到工作群,附言:“今天晨会用这个。”
手机震动,王姐回得最快:“收到,话术模板刚改完第三版,‘施工适配性’这块加了三个真实案例对比,等您过目。”
老周紧跟着发了个视频“样板拍好了,裂缝那块我特意打了侧光,看得清楚。标题写了‘密封失效模拟实录’,不遮丑,反而有人问是不是能定制防裂层。”
刘好仃嘴角动了动,回了个“好”字。
七点二十,会议室门被推开,老陈抱着打印稿进来,边走边说:“质检组那边松口了,允许我们用这台老设备做预测试,只要标注‘非正式’就行。他们还主动提出帮忙校准传感器。”
王姐随后进门,手里拿着平板:“刚才有个老客户打电话来,说看到群里发的视频,想让我们去给他另一个工地做个评估,说是‘不怕有问题,就怕不知道问题在哪’。”
老周最后一个到,拎着相机包坐下:“坪山那个项目我也查了,地基确实有点沉降,之前装的玻璃框体受力不均。咱们要是能把那次维修记录整理出来,客户看了更信服。”
刘好仃翻开笔记本,把几条信息记下,抬头说:“那就先对个数。这三天,咱们做了三件事:测了关键项、讲了真故事、抢了认知位。现在看,市场有回应了。”
他调出系统后台的咨询量统计图:“前天日均咨询八十九通,昨天一百五十三通,今天早上七点前已经有六十七通,主要集中在‘密封结构优化’和‘高湿环境适用性’这两个关键词。”
老陈看着图表,语气松了些:“原来怕数据不够硬,不敢多说。现在发现,哪怕只是‘参考值’,客户也愿意听。”
“关键是咱没躲。”老周插话,“人家问裂缝怎么来的,我就说实话——搬运磕的。结果对方说,‘你们敢拿出来,说明心里有底’。”
王姐笑了:“还有个客户直接问,能不能把这种‘问题样板’做成培训材料,给他们的施工队看。”
刘好仃点头:“所以咱们这条路走对了。他们推新品,靠的是参数表;咱们稳客户,靠的是真实感。不是谁更快,是谁更懂。”
老陈翻着手里的报告:“那接下来,第二轮测试我可以加大样本量,再跑一组不同温湿度组合的数据。”
“可以。”刘好仃说,“顺便把上次坪山项目的环境参数输进去,做个针对性模拟。”
王姐立刻接话:“我这边把新话术全面铺开,所有客服统一口径。另外,我想把‘免费安装环境评估’做成固定服务项,哪怕后续收费,也让客户知道我们是从细节入手的。”
“你定。”刘好仃说,“老周呢?”
“我已经约了两个工地,明天就能拍。”老周掏出相机,“这次我还带了温湿度记录仪,边拍边录现场数据,回头配上解说,做成‘工地日记’系列。”
刘好仃在本子上写下“系列化”三个字,圈了起来。
七点半刚过,打印机响了一声。他起身去取,是一份新的客户回访汇总单。翻到中间一页,一条备注跳了出来:“客户林工反馈:贵司提供的密封改进方案,与我方实际施工条件高度匹配,已列入二期采购优先考虑名单。”
他把这张纸夹进笔记本,带回会议室。
“我知道大家之前都有顾虑。”他坐下来,声音平缓,“怕数据不完美,怕话说太满,怕动作太快没人认。但现在看,客户要的不是滴水不漏的承诺,而是看得见的努力。”
老陈低头看着自己写的测试计划,轻声说:“其实……我们一直有这些能力,只是以前总等着上面发指令,卡在流程里。”
“流程重要,但响应速度更重要。”刘好仃说,“咱们不是不做合规,是先把动作做起来。等审批下来,咱们已经跑出一段距离了。”
王姐点头:“我现在跟客户聊天,底气足多了。以前是‘我问问’,现在是‘我给您看实测’。”
老周咧嘴一笑:“连仓库管理员都问我,下次拍不拍他们那间旧库房,说屋顶漏水多年,正好试试新玻璃的防潮效果。”
几个人都笑了。
刘好仃也笑了笑,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写下一句话:“当真实成为竞争力,我们就不再被动。”
他合上本子,正要说话,手机又响了。是系统提醒:今日晨会纪要未提交。
他点进去,在“执行进展”栏逐项更新:
“研发提速组:首轮非标测试完成,第二轮启动中”
“客户维稳组:新版话术上线,评估服务常态化推进”
“市场预热组:‘工地日记’系列首期发布,反馈积极”
提交后,页面跳出提示:“本次更新未关联上级批复,确认发布?”
他点了确认。
王姐看了看时间:“我去把话术文档正式归档。”
老陈起身:“我回实验室调设备参数。”
老周背起相机:“走,拍样板去。”
人都走了,刘好仃没动。他重新打开客户反馈表,往下拉。一条新记录刚录入:龙岗某产业园,报修原因“窗缝渗水”,附图显示框体胶条老化严重。
他盯着照片看了几秒,拿起笔,在笔记本空白处画了个简单的结构示意图,标出几个受力点。
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桌角那份测试报告上。页眉的“非正式参考”字样被光线映得微微发亮。
他伸手把报告往面前拉了拉,翻到最后一页,发现背面有几行字,像是谁随手写的:
“与其等流程齐全再起步,不如让动作先跑起来。
数据可以不完美,但回应必须及时。
客户要的不是万无一失,而是‘你在想办法’。”
他盯着这几行字看了一会儿,拿出笔,在下面添了一句:
“办法不一定马上解决问题,但能让问题不再吓人。”
写完,他把本子扣在桌上,目光回到屏幕。鼠标滚轮轻轻一拨,下一条反馈出现:
“客户张经理留言:最近收到几家供应商资料,唯独你们的视频让我觉得‘这帮人真的去过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