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十七点五十八分。周报文档还停在第一句话上:“本周新增合作资源三项,均已明确对接机制。”他没急着往下写,而是把鼠标移到“南岭新材料”那一栏,双击打开子目录——最近一次更新是昨天上午九点四十二分,之后再无记录。
他拿起手机拨通老周号码,铃声响到第五声才接起来。
“在压合台这边,刚做完第三组。”老周声音有点喘,“参数照旧,压力减了百分之五,温度没动。”
“数据录了吗?”
“录了,但还没传系统,想着等三组齐了一起交。”
刘好仃放下笔:“以后别攒。做完一组,十分钟内上传,改一个数也得标清楚。咱们现在不是自己看,江苏、东莞都在盯着流程透明度。”
电话那头顿了一下:“明白,这就补。”
挂了电话,他又翻了眼工单系统,王姐那边访客登记已清到周三,老陈提交的备案模板也通过了审核。可白板上贴着的几条任务卡,颜色还是统一的蓝——那是上周定下的初始标识,没人动过。
他起身走出办公室,直奔操作间。
王姐正低头核对一份材料清单,老陈站在她旁边讨论发票分类,老周刚从产线回来,手里捏着一张打印纸。三人听见脚步声同时抬头。
“站个会。”刘好仃靠在门框上,“五分钟,说三件事。”
王姐合上平板,老陈搬了把椅子过来垫脚,老周把纸折成小块塞进口袋。
“第一,所有协作事项,当天事当天闭环。变计划、调人手、换参数,不管多小,必须在两小时内同步台账。谁漏了,第二天晨会上解释。”
老陈眨眨眼:“那要是半夜测试出问题呢?”
“半夜出问题,半夜发消息。”刘好仃看着他,“我又没睡家里。”
王姐笑了一声。
“第二,进度不许只写文字。”他转身撕下一张新纸,画了个方格,分成三块,涂红、黄、绿,“红是卡住了,黄是有进展但没完成,绿是搞定。每天早八点前更新,贴白板显眼位置。”
老周问:“那我刚才那组算啥颜色?”
“你刚做完,数据没传,算黄。”
“这也太严格了吧。”
“不严,就又回到以前那种‘我以为你做了,你以为我传了’的老路。”刘好仃把表格贴上去,“第三,别光顾着自己跑,得回头看路。我们建台账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为了看出哪里拖后腿。”
王姐举手:“那要不要加个‘延迟原因’备注栏?”
“加上。”他点头,“越细越好,但别啰嗦。两个字能说清的,不写五个。”
散会后,刘好仃让老陈调出前两周旧胶粒生产的数据:平均每百件废品七点三件,固化时间稳定在四十一分钟。然后他让老周把最近六组新胶粒的记录调出来,摊在操作台上一一比对。
“起泡率最低的一批是零点九。”老周指着图表,“最高也就二点一,平均一点七。”
“能耗呢?”
“平均下降十二个百分点,最省那次到了十三点五。”
刘好仃把两组数字并排贴在白板上,用记号笔圈出关键项。王姐凑近看了看,忽然说:“这不就是降本增效的标准样板吗?”
“不是样板,是事实。”他收回笔,“从明天起,南岭项目升一级,列为优先试产对象。下周安排整班运行,老周牵头,老陈配合做全程工单追踪。”
老周愣住:“真要全线跑?”
“只跑一个班次,观察稳定性。”刘好仃看着他,“你怕了?”
“怕倒不怕,就怕万一翻车,影响交货。”
“所以只跑一班,前后都留缓冲。”他拍了下肩膀,“咱们不赌,只验。”
中午饭过后,王姐带回三个消息:隔壁二班开始用午休时间做密封条小样测试;三班有人拆了备用机台改流程模拟;还有人把《访客分级接待流程》打印出来贴在休息区,标题改成了“内部创新申报指南”。
刘好仃听完,没说话,走到车间巡视一圈。二班的测试占用了原本用于返修的工位,三班的模拟甚至临时停了一台主设备。他叫住几个熟面孔问了两句,发现他们都是看了老周的操作模式,觉得可行,便自发模仿,但没人走审批,也没留记录。
回操作间时,他让王姐把这三个案例整理出来,重点标出占用资源、是否影响主流程、有无安全风险。
两小时后,文件成型。他坐在桌前逐条看过,提笔写下标题:《非关键工序试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所有嵌入式测试必须避开主生产高峰,仅限每日早班前半小时或交接空档。
第二条:试验前需填写简易申请表,由班组长与技术员双签确认。
第三条:严禁挪用主流程设备,违者暂停试验资格一周。
第四条:每次测试必须留存原始数据,当日录入协同台账。
末尾,他签下名字,在“技术监督”一栏写了老周的名字。
“你这是给他加担子。”王姐看着文件。
“他扛得住。”刘好仃把打印稿递过去,“下午两点前,贴公告栏,每个班组送一份。顺便通知老周,明天开始,他要给其他班做一轮培训。”
王姐接过文件,忽然笑了:“你现在管得比车间主任还细。”
“我不是想管细,是怕乱。”他指了指白板上的绿标签,“我们现在踩的是油门,但方向盘得握稳。跑偏了,好事也能变麻烦。”
临近下班,老周跑来汇报:最新一组小样已完成压合,表面平整,无应力纹,数据已实时上传,状态更新为“绿色”。
刘好仃点点头,顺手把《管理办法》的第一份原件钉在公告栏最上方。阳光斜照进来,照在“严禁占用主流程设备”那一行字上,墨迹清晰。
他回到操作间,关掉电脑,却没有走。站在白板前,盯着“南岭新材料整班试产”那一项,抽出记号笔,在下面画了个三角标记——这是他们团队内部表示“重点盯控”的符号。
走廊外传来收工的脚步声,机器陆续停转。他转身走向产线观察口,隔着玻璃望向仍在运转的传送带。最后一扇窗框缓缓移出固化区,灯光下边缘泛着均匀的哑光。
他抬起手,用笔尖轻轻点了点玻璃上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