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青从首饰盒里取出一对珍珠耳饰,放在脸颊旁边比划了几下,才漫不经心道:“您说吧,妾身听着呢。”
秦瑞轩见她这模样,明显就是没认真听讲,于是毫不客气地伸手捏住她的脸,强迫苏青青转过头来,落下了一个绵长的吻。
直到身下的人开始轻轻挣扎,秦瑞轩才松开手,笑得眯起了眼睛,开口道:“朕想封你为妃。”
苏青青把手搭在男人的肩膀上,有些气喘吁吁地问道:“什么?”
自己没听错吧,封妃?
像是知道她心中所想似的,秦瑞轩肯定地回道:“对,封妃。既然你上次已经选了自己心仪的封号,那么朕就直接在诏书里写好了旨意,封你为瑜妃,位列四妃之首,享一宫之主的份例。”
如今后宫里女人不多,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宫殿,比如卢意住在坤宁宫,苏青青住在明光宫。
而位分较低的人,比如玉娘和凤仙、沈昭华和白慧,她们就会按照内务府的分配,住在各自的侧殿里,等待未来晋升位份以后,才能住进主殿。
宫殿的不同,也就意味着地位的不同。
身份越高,责任越大。有资格住在主殿的女子,一般来说都是嫔以上的高位娘娘,每月能够领取丰厚的分例,同时也要负责管理自己宫殿内的女官以及下人。
而如果这些女官们犯了错,皇后也不会直接下她们的罪,而是责问主殿娘娘,惩治其管教不严,以儆效尤。
苏青青原本以为自己最多只能当个嫔,毕竟以她的出身和资历,其实并不足以担任四妃之首的头衔。
但俗话说得好,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妃位每个月的份例有三十两白银,织金、云锻等名贵布料各两匹,茶叶八两,肉蛋米面之类的补给各五斤,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赏赐和珠宝金银。
也就是说,哪怕她每日住在宫里,啥事儿也不干,把玉娘和凤仙两人叫过来喝茶嗑瓜子儿,也能做到收入过万,实现真正的财富自由。
天老奶,光是想想都要流口水了……
苏青青强压住自己上扬的嘴角,假意推脱了一下:“不太好吧?妾身自认为没有什么功劳,出身也算不上高贵,若是轻易坐上妃位,只怕不能服众……”
秦瑞轩:“朕还可以让内务府每个月给你打造一套新头面,纯金,不刻任何宫印,你自己穿戴也好,让小兰拿出宫换银子也好,都随你喜欢。”
“妾身愿意!”
听了这话,苏青青立刻大声应了下来,生怕自家陛下反悔,又连忙搂住他的脖颈,主动亲了亲男人的嘴角,笑意盈盈地撒娇道:“陛下,您真好~”
凡是宫里赐下的珠宝金银,都会在显眼的地方打上宫印,不仅能够避免盗贼行窃,也能防止宫中有心之人偷主子们的物什去倒卖。
一套头面包括满冠、顶簪、花钿、压鬓簪,以及围钗和耳饰等等饰品,其重量可达两斤多。
也就是说,除了四妃应得的份例以外,陛下大手一挥,还许诺了自己每月能够得到两斤的纯金子!
甚至由于内务府的锻造工艺十分出色,经由他们出手的头面基本能称得上一句有市无价。
如果苏青青让小兰把这些头面拿出宫去换钱,其价格也会远远超出黄金本身的价值,狠狠大赚一笔。
看见苏青青有些激动的反应,秦瑞轩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就知道你会喜欢。”
自己早就发现了,苏青青这个小丫头似乎对什么事都不太感兴趣,也从来不会开口主动要赏赐,年纪虽小,心思却很难猜,让他很是头疼了许久。
直到后来有一次,管事无意间提起,说苏庶妃去库房拿新账本,对着某个金丝屏风看了许久,还伸手去摸上面的刺绣,也许是看中那些图案吧。
秦瑞轩这才恍然大悟——苏青青喜欢漂亮精致的东西!
那顶屏风是他当年刚刚出宫,自立府邸的时候,先帝赐下来的乔迁之礼,由于太过奢华惹眼,所以一直没有拿出来用,而是放在库房吃灰。
没想到苏青青居然喜欢这样的玩意儿,于是秦瑞轩当机立断,派人把屏风送进了她的院子。
并且他还开始留意京城铺子里的新款首饰,凡是款式夸张、价格不菲的饰品,统统派人买回来,送到庶妃那儿去,用来讨得美人的欢心。
不过这可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当时在库房里,苏青青看中了那顶屏风,只是因为它足够土豪闪亮,上面每一副图案都实打实用上了金丝,岂是一个奢侈了得。
所以她忍不住上手去揪那屏风上面的金丝线头,看看能不能直接扯出一段来卖钱,毕竟苏青青那会儿正在筹划甜品铺子,手头实在是紧。
见笑了,见笑了。
于是误打误撞之下,两个完全不同频的人居然殊途同归,在首饰的材质方面达成了惊人的默契,一个送一个收,真是相见恨晚、琴瑟和鸣,让人看了就羡慕不已。
并且由于苏青青本身容貌出众,那些店铺里滞销的夸张首饰戴在她的头上反而显得非常适配,美出了一个新高度——
秦瑞轩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从此勤勤恳恳地给自己的心上人送饰品,力求把苏青青打造成全京城独一无二的奇观。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小兰的声音:“陛下,燕窝红枣粥已经端来了,奴婢现在能进来吗?”
“可以,你进来吧,给你家主子梳妆打扮一下。”
小兰端着托盘走进内殿,把碗放到了桌子上,恭敬道:“勺子在这里,陛下喝的时候请小心烫。”
秦瑞轩点了点头,接过燕窝红枣粥,坐在旁边安静地喝了起来。
另一边,慈宁宫内。
虽然贤妃已经当上了圣母皇太后,但在自己的婆母面前依旧温柔恭顺,正坐在主位旁边,乖巧地听着太皇太后说话。
太皇太后端起茶盏,轻抿了几口,才道:“明日一早,哀家和母后皇太后就要启程去往佛山寺修行了。”
“你一人留在宫内,从此往后就是京城身份最尊贵的女子,定要做到公正慈爱,将后宫里的孩子们视如己出,莫要刻薄待人,以免落了他人的口实。”
贤妃恭敬道:“儿臣谨记母后教诲。”
她接过大宫女端来的糕点,放到太皇太后的手边,轻声道:“这是御膳房新做的梅花糕,母后尝尝看,您觉得味道怎么样?”
太皇太后放下茶盏,却没什么心思吃糕点,她叹了一口气道:“此次去佛山寺,哀家已经决定了在那里长居,从此不再回宫,青灯古佛了却此生。”
“但是平日里诵经的时候,哀家的心却总是安定不下来,心里惦记着小苏的身孕,以至于经常忘记自己尚在礼佛当中,实在是对菩萨不敬。”
听了这话,贤妃提议道:“既然您如此担忧,何不带她去佛山寺居住一段时间?”
“等到孩子快要出生时,再将她送回宫,未来有陛下的照看,想必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她说得有几分道理,女子一生中最危险的时刻无异于怀胎和生产,吃食住行都要小心为上,避免对孩子不利。
况且有卢意流产在先,她们这些做长辈的对苏青青这一胎也很是看重,巴不得时时刻刻都把人拴在裤腰上,避免再出现意外。
太皇太后沉思片刻,有些心动道:“能行吗?皇帝不会同意的吧?”
贤妃笑道:“这有什么不同意的?”
“如今陛下根基不稳,成天忙于朝堂之上,与那些狡猾的大臣们打交道,正是分心乏术之时。”
“若是有人帮忙照顾怀孕的妃子,只怕陛下感激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不同意?”
她细细交代着心里的想法:“如今太子出逃,不知去向,随时都有反扑回来的可能性。若是战事再次爆发,佛山寺作为偏远的疗养之地,能够很好地保护您和小苏的安全,这是其一。”
“其二,您与母后皇太后的身份尊贵,有您两位的照看,孩子定会平安出世,在佛祖的保佑下健康成长。”
说到这儿,贤妃顿了一下,观察着太皇太后的表情,似乎是被自己说动了,才接着道:“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等到过完年以后,宫里就会迎来选秀的日子。”
“母后,您是过来人,您也知道选秀之时鱼龙混杂,难免有某些心术不正的女子,趁着众人不注意,悄悄对小苏下手。毕竟,她肚子里怀着的孩子,可是陛下的长子呀。”
此话一出,太皇太后什么犹豫也没有了,立刻点头道:“对,你说得很对。”
“人心隔肚皮,哀家见过很多世家女子,外表看起来温顺善良,实则内心里记恨成性,见不得别人比她好,小苏绝对不能留在宫里,必须跟着哀家一起去佛山寺!”
她下定了决定,马上叫来身边伺候的嬷嬷,吩咐道:“你现在去明光宫一趟,告诉那儿的宫女,赶紧帮自家主子收拾行李,明儿个大清早,就让小苏跟着哀家和母后皇太后一起出宫,去佛山寺清修。”
嬷嬷恭敬应声道:“是,老奴这就去办。”
目送嬷嬷离开以后,旁边的大宫女看了看沙漏,走上前轻声提醒道:“太皇太后,是时候该梳妆打扮了,待会儿还有家宴呢。”
闻言,贤妃连忙站起身子,恭敬行礼道:“既然如此,儿臣不再打扰您,先行告退了。”
她就住在慈宁宫的侧殿里,走几步路就能回去,因此太皇太后也不再留她,温声道:“可以,你去吧,小心路滑。”
————
土谢图汗来到京城已经快三个月有余,再不回草原去,只怕那些部落亲王们要准备起兵造反了。
于是他今日带着自己的三位格格,一同来参加宫里的家宴,向新帝告别的同时,也顺便解决一下女儿们的婚事问题。
大格格冰泰尔换上了自己最喜欢的狐毛披风,发间别了一串绿松石发箍,与腰间那块独特的玉佩相互呼应,极具草原特色,整个人看起来利落又挺拔。
二格格台玉儿穿着深棕色裘皮大衣,内里是鹅黄色长袄,头上插着两支珊瑚步摇,手腕上戴了一对南红雕花镯,显得格外清丽俏皮。
土谢图汗端详着自己这两个容貌出色的女儿,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然而等他把目光移向后面的三格格玛拉时——
这位壮汉好生吓了一跳:“玛拉!你这穿的是什么东西!”
只见小女儿把自己的头发随手挽在脑后,用一支竹筷子草草固定住,什么首饰都没戴,头顶全是杂毛,看起来十分不成体统;
她上半身穿着一件赤红色毛褂,下半身却套了几层厚厚的亮绿色袄裙,颜色搭配之丑,就连土谢图汗这样的糙汉子也能看出来其中的不对劲。
而比起这一身衣裙更糟糕的,是玛拉那双几乎要耷拉到下巴处的黑眼圈,她的嘴上甚至没有抹口脂,面色苍白而憔悴,活脱脱就是一个前来索命的女鬼。
还是个爱穿丑衣服的鬼。
听见父王的声音,冰泰尔和台玉儿也回头看了过去,差点被小妹妹的装扮给惊掉了下巴,纷纷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半步。
土谢图汗看了看两个女儿的反应,更加确定了玛拉是故意穿成这样的,于是毫不客气地呵斥道:“回去换衣服!”
“宫女们给你买来了这么多好看的冬装,怎么一件也不穿,非得打扮成这副模样?”
说完,土谢图汗悄悄松了一口气。
看来自己还没有年老到落伍的地步,他刚才猛地这么一看,险些没敢说话,以为这又是京城小姐们流行起来的新式穿衣风格。
目前看来,他的审美还是正常的,可以居高临下地抨击小女儿的品味了。
于是土谢图汗把玛拉上下打量一遍,忍不住又骂了两句:“今日的宴会上,除了陛下和各位妃子们,还有太皇太后和两位太后娘娘也会出席。”
“你就算有什么天大的事,也先给我打起精神劲儿来,去讨她们的欢心。若是惹了太皇太后的不悦,咱们都没有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