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太湖区域的乡亲,石云天五人带着小黑,开始了向浙江方向的艰难跋涉。
时值寒冬,江南的湿冷深入骨髓。
他们昼伏夜出,专挑人迹罕至的荒僻小径、芦苇荡和丘陵密林行进。
沿途所见,尽是日伪“清乡”政策下的疮痍,被焚毁的村庄废墟,荒芜的田地,以及关卡林立的要道上,伪军和便衣特务阴鸷审视的目光。
南下的路,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1942年1月10日,在经过数日提心吊胆的潜行后,他们进入了皖南泊湖地区。
这里水网更为密集,湖荡相连,地势复杂。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息。
原本偶尔能见到的渔船销声匿迹,远处的村庄也异常寂静,只有寒风吹过枯芦苇荡发出的呜呜声响,更添几分肃杀。
“有情况。”负责前方探路的马小健突然蹲下身子,低声道。
他敏锐地嗅到了风中夹杂的、若有若无的火药味和血腥气。
众人立刻隐蔽到一片茂密的干枯芦苇丛中。
石云天示意大家噤声,侧耳倾听。
除了风声,隐约还能听到极远处传来的、零星的枪声,以及一种压抑的、仿佛很多人移动的嘈杂声。
“不是大规模的进攻,像是……战斗尾声的清扫或追击。”石云天根据经验判断,眉头紧锁。
在这敌我交错的地带,任何战斗都可能意味着危险。
“要不要绕开?”李妞谨慎地问。
石云天沉吟片刻,摇了摇头:“弄清情况很重要,如果是鬼子在清剿我们的队伍,或许我们能帮上忙,至少要知道发生了什么,如果是别的……也得避开锋芒。”
他们小心翼翼地朝着声音和气味传来的方向摸去。
越靠近泊湖岸边,战争的痕迹越明显,被炮火掀翻的泥土,散落的弹壳,丢弃的破军帽,以及地面上已经发黑凝固的血迹。
终于,在一片地势稍高、可以俯瞰部分湖面的柳树林边缘,他们看到了令人心悸的一幕。
只见湖岸边,一片狼藉。
简易的工事被摧毁,木桩和沙袋散落一地。
数百名穿着灰色军装、衣衫褴褛的士兵,正相互搀扶着,秩序井然地快速向湖区深处的芦苇荡撤退。
他们大多带着伤,绷带上渗着血,脸上写满了疲惫、悲愤,却依然保持着严格的纪律。
队伍中还有不少抬着担架的士兵,上面躺着重伤员。
显然,这是一支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正在突围的部队。
从他们的军装和气质看,绝非日伪军,而是中国的抗日武装。
“是新四军!”王小虎压低声音,带着一丝激动。
石云天仔细观察,这支部队虽然损失惨重,但撤退有条不紊,后卫部队依托地形节节抵抗,显示出极强的战斗素养。
然而,与他们交火的对手,枪声传来的方向,却并非典型的日军三八大盖的清脆声响,而更多是汉阳造、中正式等国产步枪的杂乱声音。
“他们在跟谁打?”宋春琳也发现了异常,小声问。
就在这时,几个负责断后的士兵抬着一名伤势很重、看似军官模样的人从离他们不远的林边匆匆经过。
那名军官左臂血肉模糊,用撕碎的军装简陋包扎着,脸色惨白,但眼神依然锐利,不断回头观察追兵方向,低声催促士兵快走。
石云天心中一动,这是个获取情报的机会,但风险极大。
他迅速权衡,决定冒险一试。
他示意其他人原地隐蔽,自己则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贴近那支小队伍,在距离他们不到十米的一棵大树后现身,压低声音道:“同志,我们是打鬼子的,需要帮忙吗?”
那几名士兵猛地一惊,瞬间举枪对准石云天,警惕性极高。
那名受伤的军官也目光如电般扫来,看到石云天只是个半大少年,虽衣衫破旧却眼神清正,略一迟疑,挥了挥手让士兵放下枪。
“你们是……”军官声音虚弱,带着疑惑。
“北边来的,找队伍。”石云天言简意赅,表明身份,同时快速问道:“你们是哪部分的?谁在打你们?”
军官喘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悲凉和愤怒,咬牙道:“新四军第七师挺进团,我是团长林维先,打我们的……是国民党顽军!这帮龟孙子,不去打鬼子,专门搞摩擦,背后捅刀子!”
国民党顽军!
石云天心中剧震,真是阴魂不散,怎么走到哪里都能碰上这些专搞内耗的家伙。
他们之前在国军那边可是挂着“坠亡”的牌子被追杀的,此刻若是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他强压下心中的波澜,继续问道:“林团长,怎么回事?战况如何?”
林团长恨恨地道:“我们在泊湖这边刚打开点局面,建立了游击根据地,这帮顽军就眼红了!从元旦开始,调集重兵围攻我们,激战了七天七夜!妈的,炮弹、子弹像不要钱一样往我们阵地上砸!弟兄们……伤亡很大……好不容易才突围出来……”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疲惫、心痛和不甘。
石云天立刻回想起老周和齐先生偶尔提过的“摩擦”事件,以及历史上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种种惨案。
没想到,自己竟亲眼目睹了这残酷的一幕。
这些顽军,面对日寇时畏缩不前,对付起自己的同胞来却如此狠辣!
“他们人很多?装备怎么样?”石云天需要评估眼前的危险。
“人不少,至少一个团,装备比我们好多了,有迫击炮、重机枪……”林团长说着,突然一阵剧烈咳嗽,伤口崩裂,鲜血又渗了出来。
“团长!”旁边的士兵焦急喊道。
“快走!别管我!掩护大部队撤退要紧!”林团长推开想要扶他的士兵,对石云天道:“小兄弟,谢谢好意!你们快离开这里!顽军的搜索队很快就到!他们杀红了眼,不会放过任何可疑的人!快走!”
说完,他在士兵的搀扶下,艰难地继续向芦苇荡深处退去。
石云天退回树林,脸色凝重地将情况告知众人。
“又是这帮王八蛋!”王小虎气得双眼喷火,“有本事打鬼子去啊!专打自己人算什么玩意!”
李妞和宋春琳也面露愤慨之色。
马小健握紧了手中的枪,眼神冰冷。
石云天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同情和愤怒解决不了问题。
他们现在的处境极其微妙且危险。
第一,他们绝不能暴露在顽军面前。
对方既然能对根据地的同志下死手,对他们这几个“已坠亡”却活蹦乱跳、还跟新四军有接触的少年,只会更狠毒。
第二,他们也无法公开帮助李团长的队伍。
那样不仅会立刻暴露自己,还可能给正在突围的挺进团带来更大的麻烦,顽军完全可以借此污蔑他们并扩大事端。
“我们不能插手,至少不能明着插手。”石云天沉声道,“但也不能一走了之。”
他的目光投向正在远处湖荡交错处小心翼翼搜索前进的一支顽军小股部队,又看了看林团长他们撤退方向上的一片看似平静、实则可能暗藏险阻的水域,一个念头在心中形成。
“小虎,小健,你们跟我来,李妞,春琳,你们带着小黑,到那边的高地隐蔽,注意观察顽军主力动向,随时准备接应我们。”
“云天哥,你要做什么?”李妞担忧地问。
“给他们制造点小麻烦,帮林团长他们争取点时间。”石云天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顺便,收点‘路费’。”
他所谓的“路费”,自然是指从落单的顽军身上获取急需的弹药和物资。
在这敌后穿梭,补给至关重要。
三人如同猎豹般悄无声息地没入湖畔的树林和芦苇丛中。
他们避开顽军的主力,盯上了一支约莫一个班、负责侧翼搜索的顽军士兵。
这些士兵显然认为战斗已近尾声,有些松懈,正骂骂咧咧地在芦苇荡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趟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