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集结的鬼子预备队更乱,士兵们抱着头往树后躲,却被炮弹追着炸,一棵两人合抱的大树被炮弹拦腰炸断,砸下的树干压倒三头鬼子兵。
“第三军的重炮打上来了,第三军的重炮打上来啦!”付山兴奋得大喊。
连长,是咱们的150重炮!”
“咱们的重炮来了!”
老周看了一眼胳膊上刚包扎好的伤口,抹了把脸上的泥浆,往地上啐了一口雨水混着的泥浆子,开心地笑道:“炸得好!把小鬼子炸回他佬佬家去!”
前沿指挥部里,炮兵参谋按住电台的通话键,兴奋地报着坐标。
在炮兵参谋不断指挥校正下,第三军的12 门150重炮不停调整角度,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不断在鬼子攻击阵线上炸开,鬼子53师团的进攻,被炸得七零八落。
铁大壮看到重炮摧毁鬼子的攻势,稍稍松了口气,心里暗骂:“操,狗日的李麻子,有这么好的东西,不早点使出来,害得老子死了不少兄弟,回头老子一定狠狠地揍他。”
此时,在小河的上空,两百多条绳子绑在两岸不同的大树之间,第三军的战士,像猴子一样,借助绳子向对岸爬。
武器,弹药,也通过这种方式,往对岸运。
每渡过千余名战士,就编成一支攻击部队,向53师团的屁股后插去。
到下午三点,第三军余人的正面攻击部队,除了约2000人的后勤,重装备部队无法过河外,其余人均通过绳子渡过小河,组成八支攻击部队,从不同方向,对第53师团形成了合围。
下午五点,缅北仍然保持倾盆大雨,53师团残部一千多头鬼子,被自卫军包围到了一片不到一平方公里的丛林中。
天际间时不时传来一声闷响,也分不清是打雷,还是支那军在开炮。大雨像从天上直接倾倒下来一样,砸进缅北的丛林里,像无数细小的铁钉钉进皮肉,泥水没过了鬼子兵们的脚踝,血水和雨水混成一股腥味,在空气里凝滞不散。
赤鹿理站在一棵被炮弹削去半边的树下,军靴陷在泥里,像被大地咬住。雨衣早已不知去向,将官军服被雨水浸得透湿,贴在背上,像一层冰冷的皮。
他苍白的脸上颧骨高耸,眼窝深陷,雨水顺着鼻梁滑进嘴角,带着股铁锈味。
那味道他熟悉,是血,是铁,是失败的味道。
参谋长不破博站在他身后半步,手里攥着一张被雨水泡烂的作战地图,眼镜片上全是水珠,分不清是雨还是汗。他低声道:“将军,我们……只剩一千余人了。”
赤鹿理环视一圈,咬着牙看向灰蒙蒙的天空,露出狰狞的笑容:“一千余人……够打一场最后的冲锋了。”
不破博没有接话,他知道这不是冲锋,是送死。支那军只要对这片区域,进行一次火力覆盖,第53师团必将全军覆没。
枪声又近了些,自卫军的喊杀声混着雨声传来,不响亮,却像钝刀锯骨,一下一下,磨得人心里发毛。
赤鹿理终于动了,他拔出军刀,刀身在雨里泛着暗红,那是半个小时前,他砍杀一头畏战的鬼子中尉时溅上的。
他举刀指向前方,声音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勇士们,向天皇陛下尽忠的时候到了。”
不破博看着他,忽然觉得这个男人陌生得可怕。
他俩曾一起在东京陆军大学喝酒,谈论“大东亚共荣”,谈论“武士道精神”。
如今那些谈论像笑话,被雨水冲得一点不剩。
他低头,看见赤鹿理军靴上沾着一片碎肉,不知是马肉还是人肉。
鬼子兵们开始集结,像一群被雨水泡烂的蚂蚁,拖着枪,拖着伤腿,拖着被疟疾折磨得发黄的身子。
有人开始唱《君之代》,声音断断续续,像被雨掐住了脖子。
平沙小野脸上增添了一道新鲜的弹片伤,从左眼斜到嘴角,血被雨水冲成粉红色。他已麻木得忘记了疼痛,那眼神不是恐惧,是空洞,是连恐惧都烧光了的空洞。
走过不破博身边时,他竟条件反射般地问了句,“参谋长,我们……还能回家吗?”
不破博张了张嘴,雨水灌进喉咙,凉得像一口吞进了刀片。
他想说“能”,却发不出声音。
平沙小野凄婉地笑了笑,露出缺了门牙的牙床,摇摇晃晃走进队列。
五点三十分,“轰、轰、轰、轰,丛林四周响起密集的炮声,十分钟后,四周传来自卫军的冲锋号声。
同时日军残部开始最后的反扑,枪声、雨声、喊杀声混成一锅,分不清谁是谁。
赤鹿理冲在最前面,军刀挥舞,像要劈开这铺天盖地的雨。一颗子弹穿过他的左臂,他晃了晃,继续冲,像没感觉到疼。第二颗子弹打穿了他的肺,他跪在泥水里,刀插进自己的腹部,雨水顺着刀身流进血洞,发出“嗤嗤”的声响。
不破博扑过去,抱住他,雨水混着血水从他们身上往下淌。
赤鹿理咳出一口血,喷在不破博脸上,温的。
他抓住不破博的衣领,声音嘶哑得像砂纸磨铁:“快,快给我一枪!”
不破博没有动手,看着他的头垂下去,眼睛还睁着,雨水落在瞳孔里,像两潭小小的、正在碎裂的镜子。
四周的枪声稀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卫军的喊声:“缴枪不杀!缴枪不杀!”
不破博傻傻地跪在地上,他看向赤鹿里还攥着他衣领的手,指节发白,像要掐进他的骨头。
他轻轻掰开那只手,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是妻子和女儿站在东京家的樱花树下,笑得像春天一样。
他把照片塞进赤鹿理手里,帮他合上眼,然后站起来,举起双手。雨水顺着他的手腕流进袖口,冰凉得像一副手铐。
缅甸方面军指挥部里的气氛让所有人感到窒息,众参谋默默做着自己的事,就怕弄出一点声响,吸引了木村兵太郎大将的注意力。
参谋长中永太郎低声请示,“司令官阁下,这事该如何向大本营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