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宁赶紧把孩子接了过来,小家伙丑的可爱,生下来总共没哭两声,这会儿睡着了。
“公主呢,公主如何了?”把孩子往婢女手里一塞,就要进产房看女人。
红杏立刻冲到门口拦人,“驸马爷,主子正收拾呢,您还是等一等吧。”
须宁:……他能怎么办?只能等!
好在,里头收拾的很快,大约一刻钟后,产房里连熏香都点上了。
须宁直接上前握住了公主的手,“宛宛辛苦了,咱们的儿子可好看了,你现在会不会很难受?”
可能是因为一直坚持练功,公主生完孩子,人还很精神。
“不难受,生完孩子就不疼了。”
“走,我抱你回咱们的房间。”
公主赶紧拦着,“别,刚生产完哪能回卧房?”
古代,女人生孩子的产房被认为是污秽之地,生产完的女人也被认为是脏的,只能在产房住着,过了月子才能回正房。
须宁:“你现在是我们苏家的大功臣,给我们家添了个大胖小子,为什么不能回卧房?”
说完,他便不由分说的抱起人朝两人的卧房而去。
都特么是从女人肚皮里生出来的,还敢嫌生孩子的女人脏,说出这话的人绝对是有些大病。
将人放到床上盖好,须宁又让人回皇宫和苏府报信儿。
很快吴月卿便坐马车赶到了公主府,抱着孩子的那一刻,吴月卿激动的流下了眼泪,“真没想到,我这么快就做祖母了。”
说完,她抱着孩子坐到了公主的床边,然后从怀里拿出一个匣子,她的声音温柔,“公主辛苦了,这是臣妇给公主准备的,您是我们苏家的大功臣,我们苏家,有后啦!”
匣子里有一块顶级玉佩,一块金锁,剩下的放满了银票,共计两万两。
公主很开心,“娘,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我再给您生个小孙女儿。”
三年时间,没了苏莹莹没了“苏鸿”,公主和苏府那边来往多了,关系也越来越好,公主喊娘比须宁喊的还顺口。
“好好好,那可真是太好了,到时候我要给我的小孙女买一堆的漂亮衣服,买一堆的好看首饰。”
公主看着婆婆和孩子笑的一脸幸福。
中午用饭,吴月卿突然想起了被大儿子狠心丢在乡下的女儿。
“我儿,莹莹在乡下也受了三年的苦了,是不是该把她接回来了?”
须宁:……对啊,三年了啊,时间过的可真他娘的快!
“行,我这就修书一封,让老族长安排人把莹莹送回来。”
“好,好啊,咱们一家终于可以团聚了。”
……
苏莹莹是在两个月后回京的。
和她一起回来的还有好几辆马车,马车上放满了她抓紧收回来的粮食和能携带的菜。
吴月卿看着下车的女儿,眼中的泪珠都给惊回去了。
好家伙,她娇娇软软白白净净的女儿哪儿去了?
“娘,我回来了。”
天哪,就连声音都糙成这样了!
这三年多,女儿到底经历了什么啊?
苏莹莹打完招呼就吩咐人,“来来来,赶紧的把粮食给我搬到我的院子里,这些冬瓜窝瓜全送去厨房,西瓜马上让人宰几个,都小心点儿千万不要摔了碰了。”
吴月卿:……女儿马上就要二十了,她这副样子能找个什么样的男人哟?
老族长派来送苏莹莹的人共有八人,打头的正是村长的长子苏文赞,他带人上前行了一礼,苏鸿的夫人呀,已经二十好几年没见过了,但他还是一眼便认出来了,因为对方除了多了一点皱纹外,其它根本没什么变化。
“苏夫人,在下苏文赞,论辈分,该叫您一声伯母,喊驸马爷一声堂兄。”
吴月卿点头:“好好好,这一路可是辛苦你们了。”她立刻喊来管家,“一定要好好招待,就住在前面的锦绣院吧,明日你带几位族人一起在京中转转,花费直接在账上走。”
管家立刻将人往里面请,苏文赞也没客气,这一路上他们是真的很累,这会儿就想躺床上好好休息休息。
把族人安置好,吴月卿拉着苏莹莹回了她的院子。
“莹莹,这三年,你,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黑壮,关键个子还长高了不少,比她还高了。
苏莹莹:“种地啊!一天不间断下地干活,原本大哥只给我留了三亩地,后来皇上下旨查田亩,也不知道怎么弄的,我名下就又多了两亩地,娘你都想像不到我到底受了多少的苦。”
吴月卿嘴角抽了抽,不,她已经能想像得到了。
一个十六的女孩子种五亩地,想也知道她会有多累。
长子从老家回来,说是要磨炼磨炼小女儿,当时她在气头上,也没细问。
她以为长子只是把女儿搁在老家,就是晾着她一段时间。
哪想到老大所说的磨炼是这样磨炼?
谁家的大小姐会亲自下地种田啊?
“好了,回你的院子吧,这几个月你就别出屋了,好好捂一捂,捂白一些,我会尽快给你找到合适的人选把你的婚事定下来。
对了,你想没想过要找个什么样的?”
“娘,我想找个有钱的。”
吴月卿惊的嘴巴都张大了,“啥?”
“女儿想找个家里有钱的。”
“有钱的?那不就是商人!”
“对啊,就是商人。商人有钱,我大哥是驸马,有兄长护着我,他打死也不敢做对不起我的事,有银子,男人还听话,这日子想一想就知道有多舒服。”
吴月卿服了!
三年,真的能让一个人有这么大的变化吗?
须宁下了朝就回了苏府,中午和几个苏家村的族人一起吃了饭,随后这些人被管家带去逛街,他们走后,吴月卿和儿子说了说苏莹莹的择偶观。
“她真这么说的?”
“那还有假?”
“倒是长进了,说明这三年多的地没白种!
那娘就给她找吧,她有一句话说的没错,有我照看着,她的日子过的不会太差的。”
吴月卿欲言又止,可想到女儿那性子,算了,就依她!
苏莹莹的婚事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定了下来。
因为捂了三个月,她的皮肤也变回了一些,最起码没有刚回京时看起来那么粗糙了。
男方是京城贾家二少,贾家是做药材生意的,但贾老爷两年前出了意外人没了,他死后,只留下两个嫡子,长子体弱,又不善经商,次子一个人把生意挑了起来,期间族人没少上门打秋风,都被兄弟二人联手打发了。
但,那些人并没有放弃占便宜的想法。
刚好苏家要给小女儿说亲,贾二少至今未婚,且也需要找个背景强大的人照顾贾家的生意。
于是,两家一拍即合。
须宁甚至提前见了贾家这兄弟俩。
老大病恹恹的,却很有君子之风,待人温和却很有心机。
贾二少则商业头脑奇高,且非常有主见,还与其兄弟感情极好。
且贾家有祖训,男人三十无子方可纳妾,而且子孙绝不可能宠妾灭妻,否则可逐出贾家。
所以,须宁对这个妹婿十分满意,婚事定下后就立刻走流程,第二年三月苏莹莹便嫁入了贾家。
看着女儿安安稳稳出嫁,吴月卿忍不住流下泪来,她真的想像不到,四年前那个一心嫁给太子做侧妃的人,如今竟甘心嫁做商人妇。
花轿中,苏莹莹正在算账,其它嫁妆不算,亲娘给了她五万两压箱银,而贾家的聘礼合计价值差不多有十五万两。
十五加五,等于二十万两,稻米四文一斤,麦子也是一样,猪肉30文一斤,那二十万两能买多少大米和肉肉?
所以二十万两能买多少斤大米来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