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并没有着急去博学堂,她在村里就这么徘徊了一天,最终总算大概把那一百两是怎么来的弄明白了——这一百两并不是从村民那里收上去的,甚至大部分村民对于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多一个学堂也不知道,他们甚至不知道这座“博学堂”是为了教书育人建立的,还以为是大老爷们又建了什么新的楼阁。
“这一百两,包括之前账目上缺少的钱,都是何家自掏腰包补上的。”
“这一切,都只是为了掩盖一个现实,那就是这个永安县,早就成了何家的后花园了。”王婉说着,指了指账目上面的税款,“粮食他们补了,人头税也是补出来的,他们哪怕亏本也要维持现状,只能因为一件事情——眼下这个永安县可以带来的收益,远远比他们填补进去的更多。”
裴旭点点头,补充道:“也有可能是闯下的祸,已经不是填进去这些钱能弥补的了。”
“今日,我已经大致写一篇文章。”
忽然,裴旭这样说道,他抬起头,手指扶着桌边,手掌抵在那些乱糟糟的账目上面:“就是用我们如今找到的这些账本写的。”
“我写,不对,我写完了给你看,你看是否合适,是否要增减……我们把这里的事情写到文章里面再交到府衙,魏郡守必然要办何家!”
王婉愣了一下,她心里生出一个长久潜伏的疑惑,于是凑近了裴旭一些,低声说道:“裴大人,属下有句话,本不该说出口,问起来或许有些僭越,但是如果不得到一个回答,属下就怎么也想不通。”
裴旭倒是有些意外:“之前做什么都是笃定的,难得见你也会有疑惑,且说来听听,看看在下能不能为你解答一二?”
“古代文人,想要做什么大事仿佛就要写一篇文章,什么《礼记》《论语》《道德经》《谏逐客书》《春秋繁露》《过秦论》,那么多文章,那么多道理,洋洋洒洒、针砭时弊。可是,真的有用吗?”
裴旭愣了一下,歪过头很是疑惑:“这些文章流传千古,荫蔽万代,怎么会没有用呢?”
王婉摆摆手,神态很复杂的,她抬起头疑惑地皱起眉:“有些文章,就比如《过秦论》里面就批判秦二世的统治: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这篇文章意在借古讽今,是贾生看见文帝时期土地兼并,横征暴敛,百姓生存空间越来越少,生活日益困窘而作。”
“但是这个问题解决了吗?从过秦论写出来的文帝到鲍大夫的‘七亡七死’,这个问题好过吗?不是越来越严重了吗?《过秦论》留下了,但是问题照旧是问题,就像《礼记》留下了,但是周礼照旧覆灭了。”
“这些文章,自己留了千古,然而他们最初的目的,却都不曾实现。我并非质疑这些文章的优秀,我自知做不出这样的文章——但是我就是想知道,这数千年来,这些磅礴文章大抵不曾改变现状,写出来到底有多少实际的用处呢?”
裴旭了然了:“王夫人,你只是想问,写这么一篇文章真的会有用吗?”
王婉表情有些踟蹰和不好意思,低下头笑了一声:“裴大人,我不是……我不是真的要质疑,我只是真切地有些迷茫。”
裴旭微微点头:“你我相识虽然不久,但是志趣相投,本官理解主簿的意思。”
他叹了一口气,抬起头沉默了片刻:“实话说,我也不知道。”
“我不知道一篇文章存在于此到底有多大意义,能不能当真解救百姓,能不能当真将恶人绳之以法,这些,我同你一样迷茫。”
“当年科考之前,我曾以为那些四书五经便是为官的全部,但是当真做了县官,方才知道,做官最重要的居然是收租,春一季秋一季,就这么一年一年挨过去,很多时候一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一般一个官只要能关好底下这一片地,让人不跑,让地种好了粮食,他就大概算个合格的地方官了。”
“写文章,从来不在此列之中,在官场上,写文章只是锦上添花的美谈,却不是安身立命的本事。”
“久而久之,本官不免彷徨,有时也会于深夜起坐难眠,望着月色思考当年自己如何寒窗苦读,学下去那么多的道理,背了那么多文章,最终到底又有何用。”
“但是后来,是大约一年前的事情,当时下了一个月的雨,长河涨水,收成不好,偏遇到朝廷要增加赋税。本官当时踩着泥巴去看了,那些百姓种了半年的粮食就泡在水里,女人抱着孩子,男人拿着锄头,那天还在漏,没完没了地漏。”
“本官写了篇文章,不是非要写什么,而是自然地就这么做了。那篇文章大概写了清河县的情况,并且说明今天无法缴纳赋税。那篇文章后来得了朝廷批复,是皇上御笔朱签。圣上仁厚,说做官就应当如此,若是百姓有难,一时之间供给不上,就应当向上去汇报,而不是一味压榨百姓。那一年挨过去,县里也就好了许多。”
裴旭说到这里,笑了笑:“我说这些,也并非说写文章真的有用,但是回头想想,我当时已经万般无奈了,最终想到的方法居然是写一篇文章奏上去,就仿佛孩童害怕委屈到了极点,便什么也不会了,只哭着喊娘。”
“我是打小读那些书长大的,他们对我来说,既是启蒙之师,也是学问根源,甚至有时候,我会生出些孺慕之情的依赖——我不知道旁人如何想的,但是对我来说,如果再没有其他解法,那么就本能地,只会去想这件事情。”
“总也好过,作壁上观吧?”
这话说得恳切,王婉生出一份奇异的共情,正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就听到外面有人报:“裴大人,清河县来了个年轻后生,姓贺名,说是主簿大人的熟人?”
王婉一下站起来:“阿瘦,阿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