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府的富贵都是做给外头人看的,早比不上柳裴两家家底殷实。
这些年大多还是卢氏变卖嫁妆填了国公府的窟窿,才能保全外人眼里的体面。
偏偏卢氏自己是个不善经营的,说到底不过是坐吃山空。
三千两现银一时要拿就得去凑,横竖公中账上是没有的。
拿是拿的出,无非她再挑几样东西拿去变卖或典当,再不然卖铺子卖田产,反正不至于叫梁善如一个孤女趾高气昂的奚落她。
但凭什么?
卢氏突然回过味儿来,横眉冷目道:“国公府拿不拿得出这三千两,也不是该你一个小丫头片子管的事。
还有什么三千两,你上下嘴唇一张一碰,就要从我手上拿走三千两银子?”
她怒极反笑,转过头来看向梁氏,甚至用眼角的余光瞥了张氏一眼,语气里满是嘲弄和讽刺:“看来你们也没多喜欢娇纵她。
银钱价值几何,你们做长辈的是一点儿也不叫她知道明白,弄的如今张口就来,没得让人笑话。”
三千两当然不少。
十几二十两的银子就已经足够寻常百姓家里一年的吃用,梁善如张口要的这个数究竟有多少,她心里门儿清。
卢氏只当她年纪小,一概不懂,才拿这话奚落嘲讽罢了。
梁氏没好气的丢了个白眼过去,就要开口骂人。
张氏自然也憋着一股劲儿等不及要骂到卢氏脸上去。
然而先开了口的人就是梁善如:“国公夫人既知我有万贯家财,难道我还不知三千两有多少?
我是最不喜欢同人打嘴仗的。
此刻还同你说三千两银子息事宁人,可你要是执意不肯,还想逞口舌之快,那我便就不管了。
横竖我姑母和舅母都在,一切本来就有长辈们替我做主。
原是我心善,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往后住在上京城,大家还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化干戈为玉帛才是上上之选。
不过目下看来,国公夫人并不领情。”
她双手交叠着背在身后,忽然就跟着撤了半步,越发站到了张氏身后去:“国公夫人,您是给银子,还是慢慢跟我姑母舅母理论清楚呢?我耐心可不怎么好。”
*
荣安堂中的气氛有些许古怪。
元老夫人盘腿坐在拔步床上,裴延舟端坐在左手边排开的官帽椅,他缜着脸,元老夫人神色却一如往常。
原本卫国公夫人带着梁善如进府那会儿裴延舟就从书房动了身。
他等的时机就是此时。
先前梁善如既然说还是想自己料理,他若是早早的去,三婶本就嘴上不饶人,他再坐在一旁,英国公夫人必定早早败下阵来,压根儿也等不到梁善如来了。
她既来了,他又怕她在英国公夫人手上吃了暗亏,虽说明知道有三婶和卫国公夫人在是肯定不可能,但只要他不在,梁善如的事儿,他就总是不能全然放下心来。
结果人才出了月洞门,荣安堂的人就传了话来,说祖母要见他。
他推脱不得,只能往荣安堂来见。
进了门之后自然没什么好脸色。
元老夫人把他神情尽收眼底,没好气的瞪他:“就这么急着过去?卫国公夫人和你三婶都在,她能吃什么亏?
别的不说,就她自己,也不是个会吃亏的主儿,用得着你在这儿抓耳挠腮,当着我的面儿都要坐不住了。”
其实也没到那地步,至少裴延舟觉得他坐的还是很板正的。
“果然这府里的一切都逃不过祖母的眼。”他恭维了两句,语气尽可能的平缓,不疾不徐的回。
“你是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表哥,贸然过去,是想趁机在借着卢氏的嘴,传出些什么去?”元老夫人不吃他那一套,径直问。
裴延舟不假思索摇了头:“我回禀过您,您该知道,我十分珍重她,绝不会如此行事。”
元老夫人心说她知道。
就他如今这个样子,她做祖母的,看一眼就全明白了,还用得着他说?
但就因为这样,她才越是要替他多考虑些。
于是元老夫人说:“你不用去,我估计说不上几句话,卫国公夫人和你三婶就被气的够呛。
一会儿吩咐人去,用我的名义,只管告诉卢氏,往后就不必到咱们家来走动,你父亲那里自有我去说。”
裴延舟眼底一亮:“祖母?”
“你的心思我既然知道了,又劝不住你,左右不过成全你罢了。”元老夫人无奈的低叹道,缓了一瞬,又说,“也不全是为了你。
除了这一宗外,要说善如那孩子,此事对她乃是无妄之灾,都是亲戚,哪怕是看着你三婶,我也不会坐视不理。
再则她先前暂住在咱们家,出事时并没有搬出去,英国公府这样堂而皇之,又置咱们裴家于何地?
不管怎么说,这事儿我都是要管的。”
她坐直起来,盘着的腿也舒展开一些:“大郎啊,你平素持重,如今竟也关心则乱。”
裴延舟微微抿唇,听得懂祖母的言外之意。
他不该出现在三房,至少此刻。
卢氏本就不怀好意,今天讨不到便宜,只会更加的恼羞成怒。
他还要搅和进去,平白给卢氏说嘴牵扯罢了。
对他和梁善如都没任何好处。
可他还是那样做了——要不是祖母及时派人把他叫到荣安堂,此刻他早在三房那边,替梁善如撑腰出头了。
“也不是关心则乱。”裴延舟嘴硬着不承认,“之前我答应了三婶,这事儿我统管负责了,一定处理好,不叫善如受委屈。
其实英国公夫人来,我要出面,也说得过去的。”
元老夫人又横他,冷笑了声。
裴延舟立刻又笑着说:“不过祖母愿意出面,那自然是最好不过,这下子什么都解决了。
您这话说出去,赵家便就知道咱们家的态度,往后再不会闹上门来,事情才算真的有个了结呢。
到底是祖母您思虑深远,孙儿终归年轻,好些事儿不够周全的。”
主要是对梁善如最好不过。
这下真成了信国公府也站在她的身后,为她遮风挡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