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母不必担忧,周贵妃不会多管我的事。”
周贵妃代掌后宫,若是妃嫔或公主要留宿朝臣女眷,势必要先报备至贵妃处,得贵妃准许才可以。
她回宫这么久,和周贵妃处在一个巧妙的平衡中。
许是贵妃看不上她这个小公主,茆着心思在对付东宫,对付太子,还没功夫想着对付她。
只有那个蠢得发慌的三公主会时不时的在她面前刷刷存在感。
“母亲,灵思都许了~”
董语蓉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和亲亲表妹彻夜畅谈了。
她们十岁之前,可经常睡在一起的。
见仰灵思都许了,董夫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对了舅母,表哥是不是要下场了?”
她的表哥,舅舅和舅母的长子今年已经弱冠之年,文采是极好的。
若不是因为老爷子有令,不许董家的子弟入仕,怕是三年前便考取功名入了翰林院。
“老爷子已经许了后辈们放开手脚,你表哥啊,便参加明年的春闱。”
说到自己的这个长子,董夫人满是骄傲。
她的丈夫争气,即便是经过了这十几年的打压,仍然不依靠家族,坐到了四品江宁知府的位置上。
他们回京的这段日子,崔相还举荐其为户部左侍郎,吏部已经拟了章程,以后他们全家便能留在京都了。
“那真真是极好的。”
仰灵思为表哥开心。
表哥是董家这一辈最出息的儿郎,若是因为家族的原因,便这样泯灭在众人中,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那太可惜了!
“舅舅和舅母既然回来了京都,便敞开手脚干,一切由哥哥们撑腰呢。”
仰灵思软软的,说出来的话却足以震惊董夫人。
她口中的这个哥哥们,自然是包括了太子殿下。
“灵思....不知你这话是你的意思,还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董夫人问到。
太子长在陛下身边,懂事的时候,董家早已经退回了汝阳。
可以说和董家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董老爷子甚至都没见过这个外孙。
太子如今长成一个合格的储君,心里是什么想法,对他们这些外戚是什么看法,大家都不得而知。
若是陛下存心想让太子绝了外戚的路子,那他们董家人对太子来说,便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仰灵思知道舅母在顾虑什么。
他们初到京都,还没等到太子的召见,太子便出了京。
自己这个外甥对他们是什么看法,他们都不得而知。
“舅母,这自然是太子哥哥的意思。”
“太子哥哥出宫之前,让我好生照料舅母和表妹。也拖了三哥哥关怀舅舅和表哥。三哥哥这段日子刚到兵部,还未抽出来时间,待三哥哥忙完,定会约着舅舅和表哥饮酒畅谈。”
“对了舅母,我听太子哥哥说,你们回京的时候中了毒,多亏太医去的及时,现如今可还好些了?”
董家一行人在回京的路上被下了毒,董鸿轩送了消息到东宫,是太子及时派了太医奔赴途中,这才保了一家四口的命。
太子甚至还遣了自己的暗卫去护送他们一路回京。
董夫人不由得觉得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太子如此风光霁月的人,又看重亲情,怎会不管他们。
“表妹,我们的毒都解清啦。多亏太子表哥派去的梁太医,听说这个梁太医对制毒和解毒颇有研究。我们的毒路上几个医师都看不出来是怎么回事,梁太医一到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董语蓉兴奋的叽叽喳喳如小鸟一样,将他们一路回京的所见所闻都说给了仰灵思听。
仰灵思耐心地听她一一道来。
“对了,这次归京,爹爹和娘亲要在京中给我议亲啦!以后我便长长久久的留在京都,等表妹出宫建府,我便日日去公主府蹭饭!”
董夫人见女儿这般没羞的讨论自己要嫁人的事,啐了她一声。
“这还没议亲了,便想着赶紧嫁出去,爹和娘真是白养你这个白眼狼了。”
董语蓉憨笑,她只是想和表妹日日在一起,又有什么错。
董夫人在宫中下钥之前离开了,只留下要留宿的董语蓉。
董语蓉早早的洗好了澡,和仰灵思一起钻进了被窝。
“殿下,纪家小姐已经随董夫人一道出宫了。”
秋霜亲自将纪沐烟送到了董夫人的马车上,由董夫人亲自给纪小姐送回纪府,纪府也算是欠了董家人一个人情。
董家人刚入京都,在京中没有人脉。
纪夫人和董夫人未出阁前曾是闺中密友。
自打董家人退居汝阳,二人便断了联系。
这次纪夫人上门,求董夫人往宫中送信,求长公主救人。
本不抱有什么希望,没想到早上刚上门求人,晚上董夫人便亲自把女儿给他们送回来了。
“姐姐....我真的...我们纪家欠你一个大人情!”
纪沐烟膝盖还没好,被丫鬟扶回了闺房。
纪夫人先是抱着自家女儿大哭了一场,恨不得给董夫人当场跪下磕头。
“你我姐妹二人,又何必在意这些虚礼,若是当初我没离开京都,怕是我们两家都有机会结成儿女亲家。”
当初他们董家退的突然,还没等京中众人反应过来,董家便全族离开了京都。
纪夫人连和这个好友告别的机会都没有。
“真是天杀的,我家烟儿何时受过这种罪。”纪夫人抹着眼泪,有苦说不出来。
这三天纪夫人是给纪大人闹也闹了,甚至想要绝食让夫君赶紧把那郑七公子放出来。
可纪大人坚持郑七公子牵扯到命案,大理寺少卿怀靖川已经掌握到了关键证据。
此时此刻万万不可把人放出去。
最后便由着太后整整磋磨了三天自家女儿。
若是再多待一日,她便要以死相逼丈夫把那郑七公子送回去。
“姐姐的大恩,妹妹我无以为报,日后若是有能用上妹妹的地方,还尽管吩咐。”
董夫人笑了笑,“这不是巧了,还真有一件。”
“我家一双儿女,长子今年弱冠,长女年芳十七。这次归京,我们全家应该是要定居下来。我离开京都数年,对京中各官宦世家不清楚,这一双儿女的婚事,愁白了我好几根头发。妹妹若是方便,也帮姐姐参谋参谋。”
“事后成了事,姐姐定将妹妹奉为上宾。”
只是帮董夫人的一双儿女相看人家,这对纪夫人来说并不难。
这京中世家之间的弯弯绕绕,哪个能比她清楚?
“姐姐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