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结束,对于考生们来说确实意味着结束,对于所有考官来说,还只是开始。
毕竟是三年一度,选拔国家官员的大考,所有考试组成员都依照规矩被锁入文华殿,与外界完全隔离,直到考试结束发榜为止。
赵祯很重视这次殿试,整个皇城司所有人包括墨兰都暂停手头工作,一同进入文华殿,全天十二时辰,每一个阅卷环节都有不少于十名暗探监视,确保本次殿试的公平公正。
事实证明,皇帝派出如此多暗探监视是有必要,整整十天的阅卷,从试卷誊录到排名五个环节,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人作弊。
试卷誊录环节的暴雷有两起,这原本是誊录官用统一的笔迹抄写考生的试卷副本,防止阅卷官员认出笔迹,从而进行作弊。
一名誊录官,在皇城司的眼皮子底下篡改考生的答题内容,被抓了个现形。
原来是这名考生被勋贵世家荣勇伯看上,想要招为女婿,哪知道他不识趣拒绝荣勇伯,这不被记恨了,伯爷特地找来他的笔迹,又提前收买誊录官,想要拉低他的排名。
一名誊录官是邕王一派的官员,在誊录邕王一派举子的试卷时,悄悄在常用字“是”的抄写过程中,在字上做了手脚,便于阅卷官员识别。
这个作弊手段隐蔽,皇城司暗探当时还没看出来,只是觉得这个誊录官行为举止有些古怪,在之后特地重新核验他誊录的试卷。
接下来的初考与覆考环节,原本是由不同考官独立评阅试卷,确保评价客观,阅卷人都是大部分都是从翰林学士和馆阁文臣选拔,这些人可都是皇帝纪要部门的秘书,是皇帝的心腹。
因上一个环节查出来做记号的试卷,皇城司就要顺着线索查出来这个做记号的试卷到底是给谁评阅,他们又怎么保证试卷一定能分发到哪个阅卷人。
墨兰直接用做了记号的试卷混入其余考卷钓鱼执法,抓出来一名保管试卷的官员,他避开其他同僚私底下悄悄找出做记号的试卷,分派给两名阅卷人。
接下来,同样的方法又用到评定与排名的环节,又抓出来一名评定官。
如果说阅卷官是从皇帝的机要秘书处选拔,那这个环节的评定官就是朝廷掌握实权的重臣,每一个人都代表一股势力,背后更是跟着无数官员。
赵祯看着墨兰递上来调查结果,差点把文华殿整个掀了,底下被选入考试组的官员跪倒一片,冷汗潺潺,却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将手伸进春闱,这已经是动摇国之根本,虽然他们这些人并有参与其中,但一起同吃同住共事这么多天,一点猫腻都没发现,难免给官家留下一个废物的印象。
可是,考试组所有官员的沉默,反而让赵祯的怒火更甚,往日里,在朝堂上,他这个官家说个什么想法,这些大臣都有一大堆意见。
“你们平日里不是最有主意,最会说吗?把你们平日里在朝堂上反对朕的胆气拿出来,平日里引经据典,口沫横飞的勇气去哪了?当着朕的面吵的有来有往的气势去哪了?”
赵祯将调查结果砸到地上,还不忘继续装病,开始大喘气,张茂则赶紧上前打配合,一边小声劝着,一边给官家倒水,拍背,忙的不行。
跪着的大臣们吓得连连磕头,大呼:“官家息怒,官家息怒……”
演了好一会,赵祯终于是“缓过气”来,顺手拿起详定与排名最后递上来的排名,又仔细看了前几名的试卷,最后在排名上圈圈画画,定下排名。
墨兰就知道,老皇帝演这一出绝对不只是为了出气,就是为了定最后的殿试排名,刚刚神识一扫,大部分考生的排名都有新的调整。
在原本评定官给出的排位,她家三哥哥因为策论的观点过于锋利,被排到了后面,官家一通修改,直接定了一甲第三的成绩。
也是,皇帝接下来要整顿朝堂,肯定是需要选拔一些理念与他一致,且有决断有冲劲的年轻人,而不是一群保守派。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现在参加最终评定的大臣虽没有提前勾结考生,但是他们大多在朝上的势力不小,只需要通过策论的风格,就能将符合自己这一派利益的考生提到更高的位置。
等殿试之后,他们就可以顺势将考生吸纳进自己的派系,这也是赵祯要修改考试排名的原因。
又过了一个时辰,赵祯将最后定好的殿试结果扔了下去,“按照这个排名公布,拟好了拿给朕看,若是这次再出幺蛾子,哼!”
这番威胁很有用,底下的官员原本看到赵祯最后定下,面目全非的排名还想说什么,可想到皇帝的威胁和那张黑脸,直接闭嘴屁都不敢放。
接下来,赵祯当场下旨,将这次将手伸向殿试的所有人全部下狱。
两个眷书官被贬为庶民,夺取身上功名,三代内不许参与科举;
荣勇伯喜提了剥夺爵位、全家流放三千里、三代内不许参与科举;遇赦不赦的惩罚大礼包;
一名保管试卷、两名阅卷官、一名正三品吏部侍郎评定官,贬为庶民,夺取身上功名,三代内不许参与科举,全家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
全场没有一个人敢求情的,甚至连多看那跪地求饶的三人都不敢,就怕被攀咬。
殿试结果定了下来,所有人依旧被锁在文华殿,直到第二日放榜,所有进士再次涌入皇宫,等待唱名赐第,公布殿试的最终结果。
墨兰待在文华殿内,百无聊赖的用神识观摩现场。
状元是一位二十多岁的江南考生,长得温文尔雅,一副不苟言笑的严肃模样,墨兰看过他的策论,绝对是一名妥妥的鹰派人物,非常强硬;
榜眼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北方考生,身形魁梧,长相憨厚,不过这家伙绝对是笑面虎一枚,他的策论,看着温和,但细细品味斟酌,也是足以在朝廷上掀起巨大风浪的。
探花是他三哥哥盛长枫,长相绝对是三人中最俊美的,其实他的策论更务实更好落地。
墨兰私心觉得,自家三哥输就输在年纪太小,还需要历练,另外就是赵祯被这些朝臣气疯了,需要几个激进的人帮他搅乱朝堂这摊子死水,所以长枫才只得了个探花。
长柏、顾廷烨、齐衡的名次都有些变动,也得益于庄先生的突击补习,长柏最终位列二甲第一名,顾廷烨是二甲第三名,齐衡挤进二甲第十一名。
唱名赐第之后,就到了万众期待的琼林苑环节,墨兰他们一行人也被放了出来,因为作为考试官的知贡举、同知贡举以及其他一些朝廷重臣也要参加这场宴会。
往年皇帝是不会参加琼林宴的,尤其是现在皇帝还在病中,不过这一次,皇帝却亲临现场,新科进士们大都激动不已。
宴会开始,赵祯还亲自给进士们赐下御制的《大学》、《中庸》等儒家典籍,又勉励进士们修身治国。
墨兰也不知皇帝为什么让她来这里,宫中守卫又不缺人,连轴转十多天,她这会是上眼皮打下眼皮,只想跑路。
可她不能跑,还要应付发现她的长枫、长柏质问的眼神,顾廷烨是个大胆的,悄悄走到她身边,调侃道:“公主,您这是在这选婿?”
墨兰瞪了他一眼,还以为这家伙终于收敛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原形毕露。
她要想知道为什么会在这?官家安排的她能怎么办?
宴会进行到一半,张茂则特地都到她跟前,“公主,官家说了,若是您有看得顺眼的,就知会一声,他老人家给您留着。”
说完,张茂则还看着她一脸揶揄,墨兰整个人都清醒了,“张公公,我不着急,我今年才十五呢!”
接下来的时间,墨兰都不敢朝新科进士多看一眼,就怕官家发疯给她拉郎配。
好不容熬到琼林宴结束,皇帝也离席了,接下来就是披红挂彩、骑马游街的环节,墨兰终于可以不用参加,也不管家里两个频频回头看她的傻哥哥,赶紧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