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她自己都没注意到,在她一边讲解如何把蝙蝠的眼睛绣得有神时,她那双在这几年的岁月沉淀中渐渐平静下来的好看杏眸,正闪闪发亮,焕发着别样的生命力和神采,竟恢复了几分小时候那般的灵动光华。
此时的她,不再是平日里那个温婉持重的赵家媳妇,倒像是豆蔻年华的少女,整个人沐浴在秋日暖阳中,熠熠生辉。
周围的妇人们对那神奇的绣工看得目不转睛,心中对玉娘的巧手与耐心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她们纷纷感慨:“这可不是一日两日的功夫!”
“看了玉娘的手艺,我才知道自己那点活计真是拿不出手!”
玉娘正低头穿针,闻言,只是谦和地笑了笑,语气温和如常:“熟能生巧罢了。大家多练习,自然也能越做越好。”
她示意大家拿起针线尝试。
几人依言坐下做起绣活,可不过片刻,就有人泄了气。
钱娘子对照着自己绣绷上那呆板僵硬的花样,越看越觉得沮丧,终于忍不住放下针线,好奇问道:“玉娘,你这手艺是不是打小就开始学?学了得有十几年吧?不然怎能这般出神入化?”
玉娘听了,手中的针线并未停歇,银针在缎面上流畅地上下翻飞,留下一行行匀细精致的针脚。
淡然一笑道:“小时候确实学过,学了两年。”
“两年?”众人都惊愕不已,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手上的活计都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玉娘轻轻点头。
在她八九岁时,木桃村里一个绣工极好的婶子,据说祖上是给大户人家做绣娘的,留下些不外传的技艺。
后来家里遭了难,日子过得艰难,为了贴补家用,便破例愿意收钱,教村里愿意学的姑娘们绣活。
赵父觉得女孩子家学门手艺挺好,将来也算有个倚仗,便送她去学了。
学了两年,那位婶子便对她说,她的绣活已经做得比她还要好了,没什么可教她的了,她就没有再继续学,只在赵家做些缝补的活计练手。
一个小媳妇听得目瞪口呆,惊叹道:“只学了两年就能有如此手艺!玉娘,你这可真是天赋异禀,老天爷赏饭吃啊!”
正在院子里和弟弟玩耍的小鲤,听见这话,立刻扬起小脑袋,一脸骄傲地喊道:“我娘最会做衣裳了!我娘有天赋!和我爹一样,我爹在读书上很有天赋!”
这番童言稚语顿时把几人都逗得哈哈大笑,院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几个妇人在赵家待到日头西沉,直到檐角染上了淡淡的橘红,这才惊觉时辰不早,该回家张罗晚食了。
她们纷纷起身离去,小院里顿时安静下来。
玉娘也将手中那件已初见雏形、只差几朵牡丹便能完工的大氅仔细收好。
一整日低头专注绣活,此刻直起身子,才觉颈背有些微酸。
她刚挽起袖子,正要进厨房,却被赵攸轻轻拦下。
“嫂子,你今日绣了足足好几个时辰,眼睛和手都没歇过。晚食的事你别操心,交给我来便是。”
赵攸看着嫂子略显疲惫的眉眼,想让她多歇一会儿。
玉娘心里一暖,却仍是摇头:“你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还是我同你一起,也快些。”
一家子的饭食交给赵攸一人,这哪能行。
小鲤,听见了这番对话。
立刻学着大人的模样,一本正经地低头对团团说:“团团乖,你去陪着奶奶说话,不许吵闹。”
接着便跑到玉娘身边,拉住她的衣角,语气认真:“娘做绣活已经够辛苦了,做饭的事有我和姑姑就够了!娘快望望远处,爹说这样对眼睛好!”
她这副小大人的模样,顿时把玉娘和赵攸都逗笑了。
玉娘弯下腰,刮了刮她的小鼻子:“可咱们小鲤还够不着灶台呢!”
小鲤却不气馁,黑葡萄似的眼睛亮晶晶的,极力争取:“我够得着!我能帮姑姑看火!我看火看得可好了!”
见她如此积极,玉娘心软成了一汪水,想着:孩子一片心意,总不能拂了。
“好,那就让咱们小鲤负责看火。不过可得记牢了,离灶口远些,万万不能凑近,仔细火星子溅出来烧着了头发衣裳。”
“嗯!”小鲤用力点头,“我一定离得远远的!只看火,不碰别的!”
她挺着小胸脯,像是领了一件天大的要紧差事。
即便赵攸一再让玉娘去歇着,可玉娘还是手脚利落地淘好米、下了锅,又将灶火生得起来,才出了厨房。
她也没闲着,给院子里的花和石榴树浇了些水。
秋日昼短,太阳落山比夏日早了许多。
方才天际还泛着橘红,不多时便渐渐转为灰蓝。
天色将暗未暗之时,赵惊弦和虎子才归家。
赵惊弦一进院子,先净了手,习惯性地朝厨房走去。
却意外地没见到那个熟悉忙碌的身影。
只见赵攸正利落地翻炒着锅中的菜肴,而小鲤则蹲在灶膛前,小脸被跳动的火苗映得通红,她全神贯注地盯着火势,连他进来都未曾察觉。
赵惊弦不由放轻了声音,柔声问道:“小鲤在看火吗?”
小鲤这才猛地回过神,发现爹爹回来了,立刻抬起头,笑着扬声唤道:“爹!”
那语气里带着藏也藏不住的小骄傲,迫不及待地邀功:“我也帮着做晚食了!您看,我在看火呢!”
赵惊弦看着女儿认真又可爱的模样,心头一软,走过去疼爱地摸了摸她的头:“咱们小鲤真厉害,都能帮家里做事了。”
夸完,他才温声问:“你娘呢?”
小鲤立刻挺直了小身板:“娘今日做了好久好久的绣活,肯定累坏了,我就让娘去歇着了!”
赵惊弦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再次肯定道:“小鲤做得对,真懂事,知道心疼长辈。”
他见赵攸掌控着锅铲,游刃有余,便不再担心厨房的事,顺手取过等会儿吃饭要用到的碗筷,打算到院中清洗。
走出厨房,他环顾一圈,就看见了蹲在石榴树下的那个温婉身影。
她微微俯身,唇角含着一丝恬淡的笑意,正温柔地注视着眼前那只吃得正香的狸奴,神情专注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