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伙计甚是机灵,立即搬了把椅子过来,殷勤道:“小小姐喜欢哪个颜色的,可以站上来慢慢挑。”
小鲤高兴地踩上椅子,赵惊弦和玉娘一左一右护着她。
赵惊弦稳稳扶住椅背,玉娘则轻轻揽着女儿的腰。
小鲤俯身在柜台上仔细端详,小手在那些精致的瓷罐间流连,最终选中了一罐淡粉色的口脂。
“选好了?”玉娘柔声问。
小鲤用力点头,将选中的口脂放进赵惊弦提着的竹篮里,像是安置什么稀世珍宝般郑重。
玉娘望着女儿这般模样,笑着伸手替她理了理有些歪斜的发带。
东西买齐全,赵惊弦将银钱一并付清。
伙计殷勤地将他们送至门口。
出了胭脂铺,日头更烈了些。
马车缓缓行驶在街道上,不多时便到了秦记。
还未进门,阵阵甜香便扑面而来。
秦记铺面敞亮,各式干果、肉脯、糖块分门别类,整齐地陈列在木架上。
伙计见他们衣着得体,是诚心来买东西的,连忙迎上前来:“几位客官尝尝我们新到的蜜饯?还有这肉脯,是今早才出炉的。”
说着便端来几个小碟,盛着几样招牌货色请他们试味。
玉娘一一尝过。
蜜制杏脯清甜不腻,五香肉脯咸香适中有嚼劲,核桃仁酥脆香甜,蜜汁肉脯回味悠长,杏仁糖入口即化。
小鲤也跟在她身后挨个尝了个遍,小姑娘许久未一次品尝这么多零嘴了,吃得两腮鼓鼓,像只贪食的小松鼠。
玉娘和赵惊弦由着她,偶尔放纵一次也无妨。
\"不知贵店可有什么适合孩童的零嘴?要滋味好,但不可过甜的。\"玉娘转头又问伙计。
伙计忙引他们到另一侧木架前:\"夫人请看,这山楂球酸甜开胃,芝麻球外酥里糯,都是孩子们爱吃的。\"
最后,玉娘要了蜜制杏脯、核桃仁、五香肉脯、山楂球、芝麻球、桂花蜜枣、蜜汁肉脯、杏仁糖各一罐。
一家人爱吃的口味都在里边。
伙计见她买得多,又额外添了些寻常饴糖作为赠礼。
虎子也另外买了一罐蜜汁肉脯,玉娘要一并结账,他却红着脸推拒:“这是给李姑娘的……”
玉娘会意一笑,由他自己付了钱。
\"我和小攸、小鲤都买了东西,\"出了秦记,玉娘转向赵惊弦,柔声问,\"那夫君呢,可有什么想买的?\"
赵惊弦笑着摇头:\"娘子买的十分齐全,我需要的你都想着了,无需再添置旁的。”
听他这样说,玉娘一想,他确实没有需要添置的了。
转头又问虎子,“虎子,你可有什么要买的?”
虎子也连说不用。
既买全了东西,一行人登上马车往家去时。
虽已过了正午,玉娘和赵惊弦仍打算回家用午饭。
马车在门口停稳,玉娘正下马车,就见团团小跑着迎了出来:“爹,你们终于回来了!”
待玉娘和小鲤都下了马车,他欢快地牵起玉娘和小鲤的手,蹦蹦跳跳地往院里走。
月盈见玉娘回来,快步迎上前关切地问道:“夫人,可用了午食?”
“还没有。”玉娘轻声答道。
“灶上一直温着饭食,奴婢这就去摆桌。”月盈见玉娘点头,立即转身往厨房走去。
玉娘让团团去帮赵惊弦和虎子拿东西,自己先回房将新买的胭脂收好。
她出来时,正看见赵惊弦在分装脂膏。
两罐分别递给赵母和赵攸,剩下的拿进了屋。
虎子则在归置其他物品。
赵母从正房出来,见虎子不停地从马车上往下搬东西,忍不住念叨:“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咱们家这是要开铺子不成?”
话虽这么说,脸上却带着笑意。
虎子机灵地接话:“二哥和嫂子惦记着伯娘胃口不佳,特地买了好些开胃的零嘴呢!”
赵母笑呵呵地摆手:“我不爱吃这些,给团团和小鲤吃就好。”
这时玉娘正要往堂屋去,便让虎子先将那罐蜜制杏脯取来。
她亲手拧开罐子递到赵母面前:“娘,这个清甜不腻,是特地给您挑的。孩子们也都有旁的适合他们的山楂芝麻球。”
“是啊,娘,这是玉娘特意为您挑的。”赵惊弦刚从房里出来,笑着接话。
赵母这才接过罐子,取了一颗杏脯品尝,满意地点头:“确实不错。”
虎子将东西搬得差不多时,月盈已摆好了饭食。
玉娘柔声招呼他先用饭。
饭后,月盈回禀玉娘:“夫人,新来的两个丫鬟已经安排在后罩房了,两人一屋。”
玉娘笑着点头:“甚好,两人年岁小,住在一处也好互相照应。现下家中活计不多,你先看着分派,其余的我午后再安排。”
月盈应声退下。
午歇后,玉娘让月盈领着两个新来的丫鬟到院子里认人。
月盈到后罩房领着两个小丫鬟出来,让她们上前见礼。
玉娘目光柔和地望着她们:“你们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身量略高、眉清目秀的小姑娘上前一步,朝着玉娘福了福身:“回夫人,奴婢名唤小草,今年十三。”
接着是个瘦小却圆脸的小女娃,也上前福身:“回夫人,奴婢名唤阿蔓,今年八岁。”
小小的人儿,行礼动作竟十分标准。
玉娘看着她瘦削的身板,眼里掠过心疼。
比小鲤长一岁,个头却和团团差不多。
“小草,你日后便跟着姑奶奶。阿蔓跟着小姐。”
“是。”两个丫鬟齐齐应声。
小草和阿蔓又分别向赵攸和小鲤见了礼。
赵母打量着阿蔓,见她举止乖顺,模样憨厚,不由点头。
再看向小草时,见她眼神机敏,反倒生出几分不喜。
赵攸觉得“小草”这名字实在不好听,便道:“小草,我另外给你取个名字,日后就叫秋禾吧。”
小草恭敬行礼:“秋禾谢姑奶奶赐名。”
小鲤倒没给阿蔓改名字。
见两个丫鬟认了主子,玉娘看着她们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轻声问秋禾:“你可会做针线活?”
秋禾回答:“回夫人,奴婢会一些简单的缝补。”
玉娘点头,转而朝月盈道:“月盈,各取姑奶奶和小姐的一身旧衣,让秋禾改成她和阿蔓的尺寸,先穿着。”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