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四小姐和陶渊明不熟,但也知道是个诗人。
“讲的什么?”沈四小姐双手支着下巴,看起来乖乖巧巧的,“说细一点了啦。”
云清寒内心:只说背书没说要讲意思啊。
云清寒嘴上:“不知道呢。奴婢只会认字,不解其意,要不您问问老爷?”
放着读书人不问,问个没读多少书的下人,合适么。
沈之寿:“这是陶翁归隐后所作,写田园生活的。”
就这?没了?
“爹,就没了啊?这人什么来头啊。”沈文娟竖起耳朵听,结果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没了,陶翁号五柳先生,是晋时知名的隐士。”沈之寿无意多说,“清儿,你给四小姐说点儿适合女孩子听的。”
云清寒挠头苦思状,这不管哪个人写的,他们读书人都不好拉出来细说啊。
总不好去讲女四书吧,那也太严肃了吧。
“四小姐,其实吧,这些东西听了就行,不要追根究底。”云清寒认真想了一下,又背了一个,“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个不用解释都能听懂了。
听了这个,沈文娟又想到了地里的人,一下子没劲了。
正僵着呢,远远的王庄头带着一家子人回来了,其他出去的下人也跟着回来了。
“老爷太太,小的出去耽误了一阵,还请老爷太太莫要生气。”王庄头手里还拿着一张薄薄的纸,“老爷太太,这是庄上的一家人借粮的条子,小的想着大少奶奶和小姐是第一次来,带过来给两位小主人看看。”
云清寒早在看到王庄头他们回来的时候就站了起来,“太太,奴婢去厨房帮忙摘菜吧。”
只怕要说庄子上的详细情况了,她不听比较合适。
沈太太也站起来,“瑞雪和文娟留下和老爷一起听吧,我坐的乏了,吴妈你带霞儿陪我走几步,清儿也跟我过去。”
云清寒本打算躲去厨房清静一会儿,现下得了令去陪太太散心也挺好,当下跟着往外走。
她本想拉着霞儿的手,只是这小姑娘不肯让她拉,紧紧的拽着母亲的衣角。
“清儿扶着我吧。”沈太太免她尴尬,把手伸出去,“我们往庄子外走走看看就回来。”又问吴妈妈,“刚才那借条是怎么回事?”
吴妈妈照实说了。
这借条是徐家老三的妇人找王庄头写的,要借些粮过活。
吴妈妈还不知道地里的事情,把事情说了个全须全尾,“徐老三家上头有两个姐姐,下头还有个弟弟,他妈又拿得紧,不给粮食,那徐老三媳妇饿得实在没个人样了。”
所以他们走到附近的时候,对方不知道从哪里出来,开口就是借粮食,王庄头就答应了,还叮嘱莫要扰了东家。
一通说完,不见主子说话,吴妈妈不也敢接。
倒是吴妈妈女儿,乳名叫做霞儿的说了一句,“他们已经来了几次了,总找爷爷借粮,那徐家老太婆明明天天都有饭吃,就是不给儿媳和孙子吃,天天让那母子几个在外头混着。”
吴妈妈呵斥一声:“太太没说话,你一个小孩子插什么嘴。”
看着吴妈妈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太太又不说话,云清寒只好出来说一句。
“吴妈妈,上午在地里,我们已经看到过徐老三家的媳妇和孩子了。”云清寒提醒她,“当时其他人都往山里去,只有这母子三人在地里,说是有奶娃娃不方便走太远。”
上午诉苦,下午就有借粮,这是不是太巧合了。
吴妈妈也反应过来,开口就是求情,“太太,这些奴婢不知情,许是公公糊涂了,奴婢晚上回去就问是怎么回事。”
“我自是信你的,也不必回去问,你只当不知就好。”沈太太叫住她,“人来人往的,你别往下跪,还叫人以为你犯了什么大错了。”
对于伺候了多年的陪嫁,多少是要给面子的。
几人又往前几步,沈太太重新说话,“你公公岁数也大了,原是打算他过两年退下来的,现下只怕要有变化。”
吴妈妈心里有数,“奴婢知道,是公公没把庄子管好,不怪老爷太太。”
不管是不是凑巧,总之让主子怀疑了就是不对,而且这到底是不是凑巧还不好说。
几人且行且说,慢慢来到人烟稀些的地方,沈太太左右看看,“再往前走有什么可以看的?”
“前头还有几户人。”霞儿嘴快,“再往前头有个瀑布,可好看了。”
沈太太来了兴致,让母女带路。
“太太,其实就是一小泓水,也没什么可以看的,不过是小孩子家没见过些什么了。”吴妈妈让太太先有个底,“过去还有些远,奴婢担心您脚受不住。”
这里四小女人,三个大脚丫子,只有沈太太一个人是纤纤金莲。
“要走多远?”沈太太犹豫一下,“若是太远就不去了。”
吴妈妈四下看了看,“大约走个一盏茶的功夫。”
许是关的久了,沈太太在听到这个时间没再犹豫,“走吧,难得出来看看,我错过这次,下次还不知道要等多久呢。”
此时正值下午,又是难得的好天气,几乎能动的人都进了山里去备柴过冬,家家大多数都是老人孩子,也不易冲撞。
趁这机会让太太放放风也好,吴妈妈不忍扫兴,也就带依言往前去。
越走越开阔,不多时就隐隐听见水声,似乎就在前方不远。
沈太太心情颇好,“大喜,你说我们上次这么自在是什么时候来着。”
那都是好些年前了。
主仆二人都有些感慨,这么悠闲的时光可不多啊。
然后,煞风景的事情来了。
霞儿猛的捂着肚子,叫了声娘就站着不动了。
“你这是,要上茅房?”吴妈妈无语极了,又不得不解决,她左右张望,当机立断,“去那边草丛。”
霞儿不肯,一手死死的捂着肚子,一手把她娘往来的方向拉,“我们去桃子家里吧,用她家的茅房,娘,我是大姑娘了,不能在草丛。”
吴妈妈无奈,也不敢使劲,怕她一下拉裤子里头。
“带她先去吧,我们慢慢往前走,等她好了你们再过来。”沈太太拿帕子掩着口鼻,“别凶她,快些去吧。”
吴妈妈无奈,只得带了女儿去借茅房去了。
“我们走吧。”沈太太顺着路往前,不多时前方一亮,果然见了想见的风景。
一泓秋水从山间蜿蜒而出,虽不大,但碧水从树影山石间穿出,别有小巧玲珑之美。
“清儿,这里风景不错,陪我多看一会儿。”沈太太还要再往前走走,看得更清晰些,“放心,只略往前走走,我们去前面的地边上看,不去对面山脚。”
水在对面,从对面山腰里出来拐了弯落入山脚下的河中。
若要玩水,当然要下河,但她们还离着好几块田的距离,要顺着小路过去,还得走一阵。
再加上她们已经在庄子边上了,也不敢走得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