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把测试报告撕了扔进回收槽,手指还在抖。他盯着飞船维修进度条,那根线才爬到百分之三十七。他转头问娜娜:“你说这次能撑多久?”
娜娜抬头看他。
“我是说,修好了船,咱们能活多久?”他说完自己笑了下,“别告诉我还得在这鬼地方再待三年。”
卡尔脱下湿透的外套挂在椅背,水顺着鞋底在地板上积了一小滩。他没接话,但眼神一直停在维修日志上,像是怕漏掉哪个数字。
苏珊从通道口走进来,手里端着三个保温杯。她把其中一个放在陈浩面前,热气往上冒。“先喝点东西。”她说,“你们都湿透了。”
“谢了。”陈浩捧着杯子暖手,“材料是搞定了,可接下来呢?总不能等船修好再开始想怎么走吧。”
“那就开会。”苏珊坐下,“把路线、物资、分工全定下来。越早定越好。”
“行啊。”陈浩点头,“明天就开。”
娜娜立刻调出日程界面:“建议安排两小时,优先讨论航行窗口期和应急方案。”
“不止这些。”苏珊翻开平板,“我列了个清单,包括食物配给周期、氧气循环系统维护频率、备用能源切换流程、医疗舱使用权限分配……每一项都得细化。”
卡尔皱眉:“现在就开始抠这些?船还没修好呢。”
“正因为没修好,才要提前准备。”苏珊语气加重,“我们不是一个人走,出了问题谁负责?资源怎么分?遇到故障谁第一个上?这些不讲清楚,到时候乱成一锅粥。”
“可我们现在连出发时间都不知道。”卡尔指着投影图,“天气数据不稳定,轨道测算也没完成。你让我现在就定谁管氧气阀,有意义吗?”
“至少先把框架搭起来。”苏珊坚持,“不然会议就是浪费时间。”
“那就先定大方向。”卡尔声音也高了点,“先确定什么时候能走,然后分任务组,最后再细化流程。一步步来。”
“一步一步?”苏珊冷笑,“等你一步步走到最后,黄花菜都凉了。这种事就得一次性铺开,否则永远卡在第一步。”
“你们俩别吵。”陈浩插进来,“一个想全盘规划,一个想先动起来,其实都不错。”
“但这不是‘都不错’的问题。”苏珊看着他,“这是效率和安全的选择。我现在怀孕六个月,我不可能拿命去赌‘大概能行’。”
屋里一下子安静了。
卡尔张了张嘴,最后只是低头解背包带子。他没再说话,但动作比平时重了几分。
陈浩搓了搓脸,站起来绕着桌子走了两圈。他忽然停下,指着投影屏:“这样——第一天只谈三件事。”
两人同时看向他。
“第一,出发时间窗口。娜娜你算过最近的稳定期是哪几天,对吧?”
娜娜点头:“理论上最短可在七十二天后启航,前提是维修进度达标。”
“那就定目标:七十二天内完成所有修复工作。”陈浩继续说,“第二,职责分配原则。比如谁主修引擎,谁监控导航,谁管补给。不写细则,只划人头。”
苏珊皱眉:“可具体操作标准不统一的话,后期交接会出问题。”
“那是下一阶段的事。”陈浩摆手,“第三,应急响应机制。比如飞船失压怎么办,有人受伤怎么处理,通讯中断谁接手指挥。先有个基本预案。”
他看向卡尔:“够简单了吧?不用等所有数据齐了也能开干。”
又转向苏珊:“你也放心,关键环节都有人管,不会临时抓瞎。”
两人沉默几秒。
“我可以接受。”苏珊终于开口,“但后续必须安排专项会议跟进细节。”
“没问题。”陈浩拍板,“明天上午十点,第一次撤离规划会。议题就这三个。”
卡尔抬起头:“我可以准备一份任务分工草案,今晚就能弄完。”
“你还是这么卷。”陈浩笑,“行,你写初稿,大家明天提意见。”
苏珊打开记录本更新日程,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几下。“我会整理一份风险等级表,按不同情况标注应对优先级。”
“你这哪是参会,简直是来当监工的。”陈浩嘀咕。
“总得有人认真。”苏珊瞪他一眼。
娜娜已经同步生成会议模板,投影自动跳转到议程页面。标题写着:“撤离计划筹备会·第一阶段”。
“需要我设置提醒吗?”她问。
“设吧。”陈浩伸懒腰,“反正从现在起,咱们就没空闲日子过了。”
“还有一件事。”苏珊突然说。
“说。”
“会议上所有人必须发言。”她目光扫过三人,“不准谁躲在后面光听不说。尤其是你,陈浩,别以为主持就能逃避责任。”
“我哪敢。”陈浩举手投降,“我要是敢划水,卡尔都能拿扳手敲我脑袋。”
卡尔哼了一声,没否认。
“另外。”苏珊继续,“每次会议结束前,必须明确下一次的议题和负责人。不能开完就散,什么结果都没有。”
“记下了。”陈浩掏出笔在纸上画圈,“下次议题由本次会议指定,责任到人,落实反馈。”
“这才像样。”苏珊合上平板。
娜娜将新议程存入共享文件夹,状态标记为“待确认”。屏幕上跳出提示:【首次会议倒计时 21 小时 47 分】。
“还有。”卡尔忽然抬头,“如果维修延迟,窗口期推后怎么办?这个也得提前考虑。”
“加进应急预案里。”苏珊立刻回应,“设定两个备选时间段,分别对应三十天和六十天延后的情况。”
“行。”陈浩点头,“就这么办。现在算不算达成一致?”
三人互相看了看。
“暂时算。”苏珊说。
“那就散会前最后一件事。”陈浩拿起笔,“谁负责写会议纪要?”
没人说话。
“轮流来?”他提议。
“按姓氏首字母。”娜娜平静地说,“本次应由卡尔撰写。”
“哈?”卡尔一愣,“你怎么连这个都排上了?”
“系统自动生成轮值表。”她说,“你已排在第一位。”
陈浩笑出声:“你看,机器人比你还懂规则。”
卡尔翻白眼,掏出随身记录本甩在桌上:“行吧行吧,我写。但下回必须是你。”
“我尽量活着逃掉。”陈浩耸肩。
苏珊收起保温杯站起身:“我回去再核一遍物资清单。有些药品需要重新计算用量。”
“注意休息。”娜娜提醒,“你的活动时间今日已超标准两小时。”
“知道了。”苏珊摆手,“我又不是玻璃做的。”
她走出主控室,脚步声渐渐远去。
陈浩靠回椅子,盯着还在亮着的投影屏。出发时间窗口、职责分配、应急机制——三行字静静浮在空中。
“真要走了。”他低声说。
卡尔收拾工具包的动作顿了一下。
“是得走了。”他说,“再待下去,这破地方能把人磨秃。”
“我还挺适应的。”陈浩咧嘴,“饭有人做,活有人干,连吵架都有人陪。”
“少装深情。”卡尔拉上背包拉链,“你就是懒,不想承担责任。”
“我这不是正开始担了吗?”陈浩指了指屏幕,“主持会议,推动决策,引领团队——多标准的领导范儿。”
娜娜突然说:“根据数据库记录,人类在重大行动前平均产生七次自我怀疑,三次逃避倾向,两次假装乐观。”
“所以我是正常人?”陈浩笑,“那你快记下来,这是我人生高光时刻之一。”
“已录入。”她说,“标签为:短暂自信。”
卡尔拎起包往门口走:“明早八点我把分工草案发群里。”
“收到。”陈浩挥挥手,“记得别写太细,留点活路给我明天发挥。”
门关上后,主控室只剩他们两个。
陈浩盯着那行倒计时,忽然问:“你说咱们真能走成吗?”
娜娜没有立刻回答。她的光学镜头微微调整角度,像是在检索某个深层文件。
“根据当前数据模型。”她说,“成功率是百分之五十八。”
“还不到六成?”陈浩吹了声口哨,“亏我刚才说得那么豪迈。”
“但这是你参与后的最高概率。”她说,“此前评估为百分之四十一。”
陈浩愣住,随即笑出声:“合着我还真是关键先生?”
“逻辑推导结果如此。”她说,“尽管过程常伴有无效发言和拖延行为。”
“谢谢啊,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他站起身,伸个懒腰,“行吧,既然这么重要,那我就勉为其难,再多撑几天。”
他走到操作台前,按下保存键。议程正式锁定。
投影上的文字闪了一下,确认生效。
陈浩转身想走,又停下。
“对了。”他回头,“明天开会的时候,能不能别放那首背景音乐了?每次一响我就觉得要交作业。”
“那是系统默认提示音。”娜娜说,“无法更换。”
“我就知道。”他摇头,“高科技也有搞不定的事。”
他拉开门走出去,脚步声在走廊里响起。
娜娜站在原地,屏幕上的议程依然亮着。
她的语音模块轻微震动了一下,像是笑,又不是笑。
灯光微弱闪烁,照在“议题一:出发时间窗口评估”这几个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