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玄空立于起源殿藏经阁最高层,指尖拂过案上泛黄的《三皇五帝全史》竹简,竹片间还残留着洪荒初定的草木清气。此典籍乃他随道尊龙宇以来,耗三百年光阴所编,从伏羲画卦定人伦、女娲抟土造人补天,到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定华夏,再到颛顼绝地天通、帝喾顺天应人、帝尧禅让、帝舜治世,每一卷都详尽录下三皇五帝时期的山川变迁、族群兴衰、道法传承,竹简堆叠已达丈高。而今五帝落幕,禹建夏朝启世袭,洪荒迈入新纪,他奉道尊之命续编史册,定名《夏商本纪》,要将这承前启后的两朝风云,一字一句刻入不朽典籍。

一、续补《三皇五帝全史》末卷:帝禹承舜·定鼎华夏

玄空取来新削的青竹,以鸿蒙宗特制的青铜刀削薄竹片,浸入起源殿灵泉三日,待竹片吸足灵气不易腐坏,方铺于案上。他提笔蘸取由朱砂、石墨与洪荒异兽精血调和的墨汁,笔尖落处,竹片竟隐隐泛出微光——这是道尊以本源力加持的“记真墨”,能确保所录之事纤毫毕现,不被岁月或劫气篡改。

“帝舜三十有三载,南巡狩,至苍梧之野,崩。”玄空先补录帝舜末年事,笔锋凝重。他忆及当年随道尊隐于云端观洪荒,见帝舜带病南巡,只为平定南方三苗余乱,途中染疫,崩于苍梧山时,身边仅有娥皇、女英二妃相伴。二妃泪洒青竹,竹身生斑,后世称“湘妃竹”,这一幕他曾亲见,故录得格外细致:“二妃闻舜崩,奔丧至湘江,泪尽继之以血,染竹成斑,后投江殉夫,化为湘水女神,护佑南方百姓。”

而后便是帝禹承位的关键转折。玄空停下笔,召来鸿蒙宗典籍库中的“时光水镜”——此镜乃道尊以起源珠碎片所铸,能映照过往真实景象。水镜中浮现出帝舜禅让的场景:舜崩后,禹因治水有功,被诸侯推举为天下共主,于阳城举行禅让大典。彼时洪荒大地刚历洪水之患,百姓流离,禹身着粗布麻衣,腰间系着治水时磨破的麻绳,面对诸侯跪拜,竟先俯身扶起最年长的皋陶,朗声道:“治水非禹一人之功,乃天下百姓共力,此位当与天下人共守。”

玄空凝视水镜,将这一幕详尽录入:“帝禹,姒姓,名文命,鲧之子也。鲧治水九年不成,为舜所诛,禹承父志,改堵为疏,历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凿龙门、通伊阙、疏九河,终平洪水,使百姓复归田宅。舜崩,诸侯咸朝禹,禹辞于皋陶、伯益,诸侯不从,乃于阳城即天子位,国号‘夏’,改元‘建始’。”

他还特意补录了禹治水时的细节:禹曾得玄空暗中相助——彼时禹在龙门山遇巨鳌阻河,玄空奉道尊命,化身为渔翁,赠禹“定水符”,助其引洪水穿山而过;又在禹被困会稽山时,指引其寻得洪荒异种“避水犀”,以犀皮为筏,渡过大泽。这些隐情虽未显于洪荒明面,却也是五帝至夏朝过渡的关键,玄空皆以小字注于正文旁,标注“鸿蒙宗秘记”,以待后世有缘人见之。

末了,玄空在《三皇五帝全史》末卷添上结语:“自伏羲至帝舜,凡一千二百余载,三皇定人伦、五帝治天下,洪荒人族由散居至聚居,由蛮荒至文明,终成华夏之基。帝禹承舜,启夏朝之世,世袭制始,洪荒自此入‘王朝时代’,此乃天道轮转之必然,亦为人族大兴之先兆也。”写罢,他将末卷与先前诸卷合订,置于藏经阁“三皇五帝”专柜,竹简碰撞间,似有上古圣贤的低语回荡。

二、始编《夏商本纪》卷一:夏启继统·世袭之始

续完《三皇五帝全史》,玄空稍作歇息,取来新的竹简,正式开篇《夏商本纪》。首卷聚焦夏启承父位,打破禅让制,建立世袭王朝,这是洪荒历史上的第一次制度巨变,需详录其因由、过程与影响。

“夏禹在位二十有七载,巡狩至会稽,崩。”玄空开篇即写禹之崩,水镜中再次浮现景象:禹晚年仍心系天下,率诸侯巡狩东方,至会稽山时,召集诸侯议事,因防风氏迟到,禹以“不敬天命”为由斩之,震慑诸侯。不久后,禹病逝于会稽,临终前欲将天下禅让给伯益——伯益曾助禹治水,又发明凿井之术,深得百姓爱戴。

“禹崩,传位于伯益,仿舜禅舜之例。”玄空录下此句,却笔锋一转,补充道:“然启在禹治水时,常随左右,助父调度诸侯,积功甚伟,又得禹旧部支持。伯益在位仅六载,诸侯多归启,益知天命在启,乃避居于箕山之阳,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启。”

为证此事,玄空特意翻阅了鸿蒙宗收录的《夏氏族谱》与诸侯朝贺的文书。《夏氏族谱》载:“启,禹之子,母涂山氏女娇。启生时,禹方治水至涂山,女娇化石,禹呼‘归我子’,石裂而生启。”而诸侯朝贺文书中,有昆吾氏、豕韦氏等十二诸侯联名上书,称“启仁孝,承禹之德,天下归心,非伯益所能及”,这些都被玄空作为佐证,附于本纪正文之后。

启继位后,并非一帆风顺,有有扈氏不服,以“启废禅让,乱天道”为由,起兵反叛。玄空在水镜中见得“甘之战”的惨烈景象:有扈氏率九夷之师,屯于甘水之滨,启亲率夏军迎战,战前启发布《甘誓》,历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之罪,激励将士“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两军交战时,夏军以“禹之旗”为号,士兵皆奋勇争先,有扈氏军虽勇,却不敌夏军士气,最终溃败,有扈氏被擒,启斩之,天下诸侯自此莫敢不服。

“启伐有扈氏,战于甘,作《甘誓》,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服。”玄空录下此战,还详细描述了夏军的装备:夏军已能铸青铜兵器,士兵多持青铜剑、青铜戈,甲胄以犀皮、牛皮制成,防御力远超此前的石兵时代;军中还设有“车兵”,以四马驾青铜车,车上载弓箭手,冲锋时威力无穷——这些细节皆来自玄空当年亲赴甘水战场搜集的兵器残片与甲胄遗迹,他将残片图样拓于竹简旁,使记载更显真实。

启平定天下后,在钧台举行“钧台之享”,召集诸侯朝贺,正式确立世袭制。玄空录道:“启既灭有扈氏,乃于钧台设盛宴,诸侯皆来朝,献玉帛、贡粮草。启登坛告天:‘自禹至启,夏氏承天应人,当传之子孙,以保天下长治久安。’诸侯皆拜服,世袭之制自此定。”他还特意记录了钧台之享的礼仪:坛高九丈,以白玉铺地,启身着绣有日月星辰的“天子冕服”,手持玄圭,由太史官诵读祭天文书,诸侯按爵位高低依次献贡,礼毕后共饮“嘉禾酒”——此酒乃禹当年在嘉禾之地发现的稻种所酿,象征天下丰收。

三、《夏商本纪》卷二:夏启治世·鸿蒙宗助夏

启在位后期,致力于治理天下,恢复洪水后的民生,玄空将此段定为《夏商本纪》第二卷,重点记录启的治世举措,以及鸿蒙宗奉道尊之命对夏朝的暗中相助。

“启继位十载,天下初定,乃颁‘九牧之制’,分天下为九州,州设牧,掌州内民政、军事、祭祀。”玄空录下启的行政区划改革,他从起源殿档案中翻出夏朝九州的地图——此图乃玄空当年亲赴洪荒各地测绘,标注了九州的边界、山川、河流与主要城邑:冀州为九州之首,包括今河北、山西之地,治所在平阳;兖州在冀州之南,治所在曲阜;青州在东方沿海,治所在营丘;徐州在青州之南,治所在彭城;扬州在东南沿海,治所在会稽;荆州在南方,治所在丹阳;豫州为天下中心,治所在阳城;梁州在西南,治所在褒城;雍州在西方,治所在雍城。玄空将九州地图拓于竹简上,每州旁都注明了特产:冀州产盐、兖州产粟、青州产鱼、徐州产铜、扬州产竹、荆州产漆、豫州产麦、梁州产玉、雍州产马。

为恢复农业,启命农官推广“禹稷之法”,教百姓耕作。玄空录道:“启命农官后稷之后裔,巡行天下,教百姓辨五谷、制农具、修水利。凡垦田者,免三年赋税;遇灾荒者,开仓放粮赈济。”他还记录了夏朝的农具:此时已有青铜耒、青铜耜,比此前的石耒、木耒更锋利,耕作效率大幅提升;百姓还学会了“垄作”之法,将田地分为垄和沟,旱时引水灌垄,涝时排水入沟,此法后来传至后世,成为华夏农耕的基础。

而鸿蒙宗的相助,是夏朝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玄空回忆道,启继位第五年,夏朝遭遇大旱,黄河水位骤降,多地颗粒无收,百姓易子而食。启遣使赴昆仑虚鸿蒙宗求援,道尊龙宇命玄空率源初七子中的“农子”前往相助。玄空与农子携“灵雨符”与“耐旱稻种”赴夏朝,在阳城设坛作法,以灵雨符引天河之水,降下甘霖;又将耐旱稻种分给百姓,此稻种乃道尊以起源珠培育,可在干旱之地生长,亩产远超普通稻种。

“夏启五年,大旱,河涸田裂,民多饥死。启遣使求援鸿蒙宗,道尊命玄空、农子赴夏,施灵雨符解旱,赠耐旱稻种,民始得活。”玄空录下此事,还附上了当时百姓的歌谣:“玄空至,甘霖降;稻种播,仓廪实。夏王仁,道尊慈,天下安,享太平。”此歌谣乃玄空当年在夏朝民间搜集,真实反映了百姓对鸿蒙宗的感激。

除了助农,鸿蒙宗还向夏朝传授道法与历法。玄空率弟子赴阳城,为夏朝官员讲授《基础修法诀》,使官员能以道法强身健体、处理政务;又传授“观星定历”之法,教夏朝太史官根据星辰运行制定“夏历”——夏历以正月为岁首,分一年为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每三年置一闰月,以协调阴阳,此法后来沿用数千年,成为华夏传统历法的基础。

“玄空传夏朝《基础修法诀》,使官员强体;授观星之术,制夏历,定四时,便农耕。”玄空录道,还记录了夏历的细节:正月为“建寅月”,此时春回大地,适合播种;六月为“建未月”,正值盛夏,需防旱涝;九月为“建戌月”,秋收之时;十二月为“建丑月”,冬藏之日。每一月都有对应的节气,如正月“启蛰”(后世惊蛰)、三月“清明”、五月“芒种”、七月“立秋”、九月“霜降”、十一月“冬至”,这些节气至今仍在沿用。

四、《夏商本纪》卷三:夏启晚年·隐患初现

启在位后期,天下渐趋安定,但也滋生了奢靡之风,为后世夏朝衰落埋下隐患。玄空以客观笔触,将这一段写入《夏商本纪》第三卷,既不隐其功,也不讳其过。

“启在位二十载,天下太平,乃渐耽于享乐,筑倾宫、饰瑶台,征百姓为役,民始有怨。”玄空录下启的转变,水镜中浮现出倾宫瑶台的景象:倾宫建于阳城郊外,宫殿高耸,倾斜如欲倾之状,故得名“倾宫”;瑶台以白玉为基,以瑶玉为饰,台上建有琼楼玉宇,内设酒池肉林,启每日与妃嫔、近臣在此饮酒作乐,通宵达旦。

玄空还记录了启晚年的一场“万舞”盛会:启召集天下乐师,创作《九韶》之乐,舞者身着彩衣,手持玉磬、编钟,在瑶台上起舞,场面盛大。但这场盛会耗费巨大,仅彩衣就用去数万匹丝绸,玉磬、编钟皆以珍贵玉石铸造,百姓为缴纳赋税,不得不加倍劳作,不少人家因此破产。玄空在竹简上写道:“启作《九韶》之乐,举万舞之会,费资巨万,民力耗竭。有贤臣关龙逄进谏:‘昔禹王节俭,布衣粗食,天下归心;今王奢靡,民怨沸腾,恐生祸乱。’启不听,反囚关龙逄于狱。”

关龙逄之谏是夏朝由盛转衰的重要信号,玄空对此极为重视,特意收录了关龙逄的谏言全文:“臣闻:天子者,天下之主也,当以百姓为念,以社稷为重。昔禹王治水,身先士卒,三过家门而不入,故能成大业;今王筑倾宫、饰瑶台,饮美酒、听靡乐,不问百姓疾苦,不顾社稷安危,若长此以往,诸侯必叛,百姓必反,夏朝将危在旦夕!愿王罢奢靡,亲贤臣,恤百姓,复禹王之德,则天下幸甚,社稷幸甚!”

启不仅不听谏言,反而愈发疏远贤臣,亲近奸佞。玄空录道:“启晚年,宠信奸臣武观。武观乃启之弟,善阿谀奉承,劝启‘天子当享天下之福’,启甚悦,任武观为卿士,掌朝政。武观专权,收受贿赂,排挤贤臣,诸侯多有不满,其中以有仍氏、有缗氏为首,渐有反意。”

玄空还注意到,此时洪荒的劫气已开始隐隐汇聚。他奉道尊命,以“劫气探测仪”(道尊以鸿蒙盘碎片所制)监测洪荒气运,发现劫气多聚于夏朝都城周围,且与其的奢靡之气相互感应,日益浓厚。玄空在本纪中以小字注曰:“启晚年,洪荒劫气初显,与夏廷奢靡之气相融,虽暂未爆发,然已为后世‘太康失国’埋下祸根。道尊观之,叹曰:‘天下治乱,系于君心,君心正,则天下安;君心邪,则劫气生,此乃天道之理也。’”

启在位三十九年,病逝于倾宫,传位于太子太康。玄空在《夏商本纪》卷三末写道:“夏启三十有九载,崩于倾宫,葬于钧台之侧。启承禹之业,定世袭之制,治天下三十余载,初则勤政爱民,使夏朝安定;晚则奢靡怠政,疏贤臣、亲奸佞,民怨渐生,诸侯离心。启之功过,皆载于史,以供后世帝王鉴之。”

五、编史余记:玄空的史官之思

写完《夏商本纪》前三卷,天色已暗,起源殿藏经阁内亮起了由“夜光珠”制成的灯盏,微光映照着玄空满是墨痕的双手。他将竹简整理好,置于“夏商”专柜,又取来一块玉牌,刻下《编史余记》,记录此次续编与始编的缘由、过程及心得。

“玄空随道尊龙宇自虚无之海至洪荒,已历千余载。道尊命吾录洪荒史,盖因‘史者,镜也,可鉴古今,可明得失’。此次续《三皇五帝全史》,始编《夏商本纪》,耗五月光阴,查阅典籍百余种,观时光水镜数十次,亲赴洪荒故地采集遗迹、搜集歌谣,务求所载之事真实、详尽。”

五、编史余记:玄空的史官之思

玄空在余记中写道,他编史时始终秉持“三真”原则:“一曰事真,凡所录之事,必以时光水镜为证,以实物遗迹为佐,不虚构、不妄饰。如帝舜崩于苍梧,必录二妃泣竹成斑之实;夏启伐有扈氏,必附《甘誓》原文与战场兵器残片拓样,务使后世见文如见史。二曰理真,凡录史事,必析其因果脉络,不避兴衰之理。如禹能承舜位,非仅因治水之功,更在其‘改堵为疏’的治世智慧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民心所向;夏启晚年失德,非独其个人之过,亦含‘世袭制初立,权力约束未备’的制度之弊,需将史事置于天道轮转、人族发展的大局中审视。三曰情真,凡录人物,必存其性情风骨,不掩其功,不讳其过。如帝禹治水,录其‘身执耒臿,以为民先’的勤政之态;夏启治世,既记其‘设九牧、定夏历’的开创之功,亦书其‘筑倾宫、囚贤臣’的奢靡之过,使圣贤非完人、君主有得失的真貌留存。”

写罢“三真”原则,玄空指尖轻抚案上竹简,墨香与竹韵交织间,忆起编史过程中的两处难忘细节。一处是赴会稽山寻访禹陵时,见当地百姓仍以“禹步”祭祀——那是禹治水时因常年跋涉、足生老茧而形成的独特步态,百姓效仿之,以表对禹的敬仰。玄空将“禹步”的步法图谱绘于《夏商本纪》附录,注曰:“禹步者,禹治水辛劳之迹也,百姓传之,以示追念,此乃民心向背之证,史不可漏。”另一处是在阳城故地,挖到一块夏朝青铜鼎残片,鼎身刻有“太康作鼎,享于先祖”的铭文,虽仅八字,却印证了太康继位后延续祭祀的史实,玄空将残片铭文拓印于竹简,与“太康失国”的记载相互印证,补全了夏朝早期的祭祀礼制脉络。

“史非孤立之文,乃前后相承、因果相连之链。”玄空在余记中强调,续编《三皇五帝全史》时,特意在帝舜与帝禹的记载间增录“伯益助禹”的细节,因伯益后来涉及夏启继位之争,提前铺垫可使史事更连贯;始编《夏商本纪》时,在夏启“钧台之享”后附“诸侯贡物清单”,既显夏朝初期的疆域物产,也为后世“昆吾氏助商汤灭夏”埋下伏笔——清单中载昆吾氏贡青铜万斤,而商汤伐夏时,正是昆吾氏以青铜铸兵器助商,此等前后勾连的细节,方能让史册“成其为整体,而非零散史事的堆砌”。

谈及编史的意义,玄空写道:“道尊曾言,‘洪荒无史,则过往如尘埃,后世不知先祖之劳、文明之脉’。吾编此史,非为彰显鸿蒙宗之功,亦非为褒贬某朝某帝,实为留存人族文明之根。三皇五帝开华夏之基,夏商承世袭之制,其间有治水的坚韧、禅让的胸怀,亦有奢靡的教训、战乱的惨烈,这些皆为人族成长之印记。后世若见此史,知先祖如何从洪荒蛮荒走向文明有序,知王朝如何在兴衰中迭代,或可明‘民心为天、勤政为基’之理,此乃吾之愿也。”

最后,玄空在余记末添上编史日期与后续计划:“此卷编于夏朝启三十九年冬,起源殿藏经阁。后续当随洪荒变迁,续录太康、仲康、相、少康诸帝事迹,直至商汤灭夏、商朝立,使《夏商本纪》成完整之篇。编史之路漫漫,吾当守‘三真’原则,以时光为尺,以遗迹为证,不辱道尊之命,不负洪荒史册之重。”

写罢,玄空将余记玉牌置于《夏商本纪》竹简旁,又取来一块“镇史玉印”——此印乃道尊龙宇以起源珠边角料所制,印文为“鸿蒙真史”四字,盖于竹简末尾,墨色与玉印光泽相融,似为这卷承载洪荒早期王朝风云的史册,镀上了一层不朽的印记。藏经阁外,虚无之海的微光透过窗棂洒入,照在堆叠的竹简上,仿佛预示着这些文字将跨越时光,见证后续三界六道的诞生与变迁。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总裁老公:高先生的金丝雀飞了!风华正茂再重逢斩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重生逆天凰后:帝尊,你再撩!凤落紫霄之嫡女倾华假死后,彪悍农女拐个猎户生崽崽九天叶飘零瑶妃传浅予禇知白无明深渊快穿攻略之务实任务者原神:仙兽的我成为了执行官副本boss恋爱脑,娇娇宝快跑玄门小祖宗重生后再次封神【快穿】好孕尤物粉嫩嫩说好免费领福袋,你怎么骗我修仙从火影开始还散楼都市位面聊天群嫡女重生后,娇宠了高冷将军苟了千年,她的村民都成神了异世重生之:哥哥是个智能体快穿:宿主大大又抢男主了最后还是跟了你姚远小说全本免费阅读克苏鲁世界:我在那开诊所的日子蔚蓝档案重新的故事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养老世界,玩成末日求生惊悚直播:人畜无害小白兔?猫猫我啊,靠养皇子升咖啦叙世羽奥特:带着游戏技能系统穿越了时空绮梦:王爷拥有读心术快穿之炮灰只想修炼姐姐的名字宫门深海来自旧时光我们的家人啊先婚后宠的妻神秘复苏,但是无敌原神:别跑呀,我的树王大人柯南:我的人设很柯学前夫,认输吧!我身价千亿你高攀不起独爱天价暖妻我的小青梅好可爱开局爆打懒儿,宿主她凶残成性至尊霸爱:火爆召唤师太妖孽穿越之许笑笑的修仙人生从五雷神火令开始:捕快修仙
315中文网搜藏榜:婚然心动,总裁的独家盛爱被休后:我带娘家登顶为王极品男漂亮女七零嫁糙汉,我两胎生了五个崽夜月之暗东隅虽逝穿越莲花楼之李莲花,你要好好活脱离奴籍后,长姐回家种田了世子爷的心尖宠:长公主婚后日常重生之霸气嫡女勇谋权快穿:宿主是个呆萌小花妖你咋掉到七十年代去啦?你妹又作妖啦充电风云录携随身厨房,穿到四合院,发大财爱你如旧霸总的冰冷特工妻聊天群从魔改版火影开始暗黑向日葵我在侯府当调解员,被全家宠了退婚夜,疯批大佬撩她吻她失控了主母换嫁!美强惨夫君追妻火葬场逃荒后,我怀孕了快穿:美凶残女配她又在线崩人设豪门恩宠:总裁求爱记异次游戏怦然心动第五人格之在庄园中嗑到嗨!修仙:从感受杀气开始从医十八年,重生到高考报志愿前末世重生我靠囤货零元购硬核求生猎户家的小娇娇撩不停武祖之巅地府驻外临时工我的宿主有点傻穿书七零小知青撩爆偏执大佬回到二十年前,我成了阿飘心机王妃驾到,王爷哪里跑反派乖乖!我是来生崽的【快穿】汝本明珠海贼:开局被卡普忽悠进海军绑定系统后,宿主又不想花钱了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超神道士修仙龙族:开局就A级的路明非快穿:钓系宿主疯癫,但过分美艳这不是意外你就是我的天堂港片:大佬的全球帝国港综:我靓坤头马,苟在洪兴搞钱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末世回溯:时间边缘的守望者清纯圣女很可爱,心思却坏坏食仙之骨开局军功被顶替,小学生扛枪出征凡人打渔我修仙,太平洋是我渔场葬天碑主外卖骑手陈默的末世日志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谢邀,人在天庭,刚成昊天!青霄孤鸿录一路躺平,只愿当咸鱼末眼保洁混元证道:从科研狗到天道拆解者绝区零:穿越大魔法师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双女王:豪门盛宠先天之体是体,先天废体不是体?四合院到港综打开系统的正确姿势惊悚灵异考不进长安?那就打进长安!时腐龙,亿万次回溯只为渎神综漫:悲剧粉碎拳!儒林外史大白话逆天改命:我的美女上司仙子啊她被炸飞啦活佛济公第四部我只练三剑,剑出即无敌盗墓:开局吓跑阿宁和胖子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乾坤轮锁幽镜原神,我才不是什么神明代言人腹黑青梅秒变温柔女友?!!仙门的摆烂日常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我不想做女人,我要做男人!咸鱼王妃靠吃瓜逆袭都市异能,我只会亿点点异能斗姆归来,从僵约到洪荒穿越异界我觉醒金庸古龙武学系统武魄不灭:焚天烬道我在女频世界艰难求生!贫女修仙,我的背包能复制灵石道爷我在娱乐圈当公关崩铁:让你拍卖你却剧透万界未来开局掠夺机缘,我成了天命大反派玄武玉佩快穿:天魔之路少年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