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qIA核心物理验证通过的消息,如同强心剂,瞬间传遍了“奇点科技”每一个角落,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然而,短暂的狂喜过后,是更加紧张和焦灼的等待——流片。
流片,就是将设计好的芯片图纸,送到芯片制造厂,经过一系列复杂精密的光刻、蚀刻、离子注入等工艺,最终在硅晶圆上刻画出实际电路的过程。这是芯片从设计走向实物的最关键一步,也是一场豪赌。一次流片的成本动辄数千万元,对于此刻现金流捉襟见肘的“奇点”而言,几乎是押上了全部身家性命。
更何况,“烛龙”采用的是一种近乎颠覆性的、未经市场充分验证的“量子启发架构”,其设计复杂度极高,对制造工艺的稳定性要求也极为苛刻。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整个晶圆报废,血本无归。
流片地点,选在了国内另一家与“奇点”秘密接洽许久、在特殊工艺上有些独门绝技的二线代工厂——“芯创微电子”。为了保密,这次流片行动被命名为“夸父”,取义追赶烈日,不达目的不休。
李明亲自带队,与秦教授以及几名核心工程师,秘密进驻了“芯创微电子”位于西南某城市的工厂。林小一则坐镇总部,通过加密线路与前方保持实时联络。
流片过程漫长而煎熬。每一天,林小一都能收到李明从前方发回的、措辞极其简练的加密简报。
“day 1:光罩检测通过,晶圆准备就绪。”
“day 3:前道光刻工序启动,设备运行稳定。”
“day 7:刻蚀环节遭遇微小波动,工艺参数紧急调整中……”
“day 11:离子注入完成,初步在线检测显示关键尺寸达标。”
每一条简报,都牵动着林小一和总部所有知情者的心。那段时间,林小一几乎住在办公室,连学校都请了长假。他表面上依旧平静,处理着公司的日常事务,安抚着员工情绪,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的弦已经绷到了极致。
苏晚晴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在一次放学后,她悄悄塞给林小一一个小纸包,里面是几颗手工制作的、印着“平安”字样的糖果。“我妈妈做的,”她轻声说,“说能定心安神。”
林小一接过糖果,心中微暖,低声道:“谢谢。”
流片进入最后阶段——封装测试。这是揭晓答案的时刻。
加密视频接通,画面那头是“芯创微电子”的测试实验室。李明和秦教授等人围在测试台前,脸色凝重,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即将出现的测试数据。林小一在总部会议室,同样紧盯着大屏幕,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
技术员将第一颗封装好的“烛龙”qIA核心样片小心翼翼地插入测试座。
通电。
启动。
屏幕上,数据流开始疯狂滚动。功耗、频率、温度、功能指令通过率……一项项关键指标飞速掠过。
时间仿佛凝固了。
几秒钟后,负责测试的工程师猛地抬起头,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形:
“报告!基础功能……全部通过!核心频率稳定达标!特定优化算法负载下,性能提升……提升幅度与模拟数据吻合!功耗……功耗控制在预期范围内!”
“成功了——!”
画面那头,李明和秦教授猛地抱在一起,几个年轻的工程师更是直接跳了起来,疯狂地挥舞着拳头,有人甚至喜极而泣!
林小一看着屏幕上那欢腾的场景,一直紧绷的身体骤然松弛,重重地靠在了椅背上。他闭上眼睛,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将积压在胸口数月之久的巨石终于搬开。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欣慰和激动席卷了他,让他的眼眶也微微发热。
他做到了。
“奇点”做到了!
他们在几乎不可能的绝境中,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打造出了这把属于未来的“破晓之剑”!
“立刻进行更详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测试!”林小一压下激荡的心情,对着麦克风沉声说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同时,最高级别保密!在‘火种二号’取得同步突破之前,‘烛龙’的消息,绝对不能泄露!”
“明白!”李明在视频那头,用力点头,脸上是前所未有的振奋和自信。
“夸父”逐日,终于捧回了一缕真实的火焰!这簇火焰,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奇点”前行的道路,也足以……让某些躲在暗处的对手,感到刺眼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