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qIA核心首次流片并成功通过基础功能测试的消息,被严格封锁在“奇点科技”最核心的圈层内。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在资本嗅觉极其敏锐的今天。
尽管林小一和李明再三强调保密,但“奇点”与“芯创微电子”的频繁秘密接触,以及一批特定规格的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的异常采购,还是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几天后,一位不速之客,通过层层关系,联系上了周文斌,表达了希望能够与林小一面谈的意愿。来人是国内一家顶级风险投资机构“龙渊资本”的合伙人,姓沈。
“龙渊资本”背景深厚,投资风格以精准、狠辣、注重长期价值着称,在科技圈影响力巨大。他们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意图耐人寻味。
林小一在仔细评估后,决定见一见这位沈先生。
会面安排在公司附近一家格调清雅的茶室包间。沈先生大约四十多岁,穿着合体的休闲西装,气质儒雅,眼神却锐利如鹰,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林总,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沈先生主动伸出手,语气平和。
“沈先生过奖,请坐。”林小一与他握手,态度不卑不亢。
寒暄过后,沈先生直接切入主题:“林总,开门见山地说,‘龙渊’一直非常关注硬科技和半导体领域的发展。对于‘奇点’在过去一段时间展现出的技术韧性和战略定力,我们深感钦佩。”
林小一不动声色:“谢谢。‘奇点’只是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正确的事情,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沈先生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据我们所知,‘奇点’目前面临的资金压力和供应链困境,依然非常严峻。”
他轻轻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龙渊’愿意在这个关键时刻,向‘奇点’注入一笔足以解决所有燃眉之急的战略投资。我们可以帮助‘奇点’重建更稳固的供应链,打通更多元化的市场渠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来自外部的某些非商业压力。”
条件听起来极其诱人。这无疑是雪中送炭,能立刻将“奇点”从生存危机中解救出来。
但林小一心中警铃大作。资本的慷慨背后,往往标好了价码。
“沈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林小一语气平静,“不知道‘龙渊’对投资‘奇点’,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沈先生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更具压迫感:“要求很简单。第一,‘龙渊’需要占据一个董事会席位,并享有对重大战略决策的一定知情权和参与权。第二,我们希望‘奇点’能够适当调整目前过于……‘理想化’的技术路线,比如那个完全自主的‘火种二号’,是否可以暂缓,集中资源投入到更具商业前景的‘烛龙’项目上?毕竟,资本追求的是回报效率和确定性。”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很明显:资本要的是控制和影响,要的是尽快将技术变现,而不是陪着你去完成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关乎“自主可控”的宏大梦想。他们看中了“烛龙”的潜力,却可能认为“火种二号”是多余的负担。
林小一心中冷笑。果然如此。资本只想摘取最甜美的果实,却不愿浇灌那棵可能生长得更茁壮、但需要更长时间孕育的树木。
“感谢沈先生的坦诚。”林小一站起身,语气依旧客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不过,‘奇点’的梦想,从来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火种’与‘烛龙’,如同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奇点’的董事会,目前也没有引入外部资本席位的计划。”
他顿了顿,看着沈先生微微变化的脸色,继续说道:“如果‘龙渊’是看好‘奇点’的长远未来,愿意在不干涉公司战略和核心技术路线的前提下进行财务投资,我们欢迎。否则,恐怕要让沈先生失望了。”
沈先生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他深深地看了林小一一眼,似乎想从这个年轻的过分的面孔上,看出他拒绝巨大诱惑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林总,年轻人有锐气是好事,但也要懂得审时度势。”沈先生的声音淡了几分热度,“现在的局面,单靠一腔热血,是走不远的。希望你不会为今天的决定后悔。”
“我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深思熟虑。”林小一淡然回应。
会谈不欢而散。
送走沈先生后,周文斌有些担忧地问:“林总,这样拒绝‘龙渊’,会不会……”
“资本是逐利的,他们今天可以因为我们有利用价值而投资,明天也可能因为更大的利益而将我们出卖。”林小一目光深邃地看着窗外,“‘奇点’的命脉,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尤其是在我们刚刚看到曙光的时候,更不能引狼入室。”
他转身,对周文斌和李明(已从流片现场返回)说道:“‘龙渊’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信号。说明我们的‘烛龙’项目,可能已经引起了某些层面的关注。接下来,类似的试探和诱惑只会更多。我们必须更加小心,加快‘火种二号’的研发速度!只有当我们手握‘烛龙’和‘火种’这两张牌,才有资格在未来的牌桌上,拥有真正的话语权!”
资本的暗流已然涌动,“奇点”这艘小船,在刚刚获得一丝动力后,又将面临新的、关于独立与控制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