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观势工作室”的落地窗时,柯景阳正将最后一份,证据副本装进文件袋。录音笔里,柯文阳与黑石高管的对话,还在循环播放,交易日志上的指令编号,如同铁证般刺眼。这份神秘“礼物”,此刻已化作,刺破黑暗的利刃,即将递到监管机构手中。
“律师已经联系好了,监管那边,会优先受理。”林小雨将打印好的,证据清单递过来,指尖因激动微微泛红,“这次的证据链,太完整了,他们想赖都赖不掉。”
柯景阳点了点头,驱车前往新月证券,监督管理局的路上,他看着窗外,掠过的金融街,几天前,这里还充斥着对“观势”的质疑,如今风向已变,而今天,将是彻底拨乱反正的时刻。当律师将录音、交易日志,及技术分析报告一并提交时,监管人员翻看材料的眼神,从审视转为凝重,当场决定:将对黑石资本的调查从“初步问询”升级为“立案侦查”。
监管机构的效率远超预期。三天后,一份盖着鲜红公章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送达黑石资本,同时在官方网站全文公示。公告中清晰地,列出黑石的多项违规事实:利用高频交易系统,制造虚假订单、操纵特定板块流动性、恶意狙击竞争对手“观势工作室”,且违规行为持续时间长、涉及金额大,严重扰乱市场公平秩序。
紧随其后的行政处罚,堪称金融圈,近年来最严厉的一次:
巨额罚款:罚没黑石资本,违法所得及滞纳金,共计23.7亿元,这笔金额相当于,其近三年净利润总和,直接让公司现金流陷入危机;
业务限制:暂停其高频交易、量化私募等,核心业务资格18个月,禁止参与,新的证券承销项目,等于切断了,黑石最主要的盈利来源;
公开谴责:将黑石资本,及相关责任人列入“市场失信主体名单”,在监管官网公示三年,任何金融机构,与其合作都需额外报备,彻底摧毁其行业声誉。
公告发布的瞬间,金融圈炸开了锅。投资者论坛里,之前被水军误导的散户,纷纷晒出亏损记录,怒骂黑石“吸血割韭菜”;券商、基金公司,紧急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与黑石的一切合作;甚至连,黑石旗下基金的持有人,都开始集体赎回,单日赎回规模突破50亿元,引发连锁反应。
但这只是开始。面对灭顶之灾,黑石资本高层,迅速选择了“弃车保帅”。事发当晚,黑石召开紧急董事会,次日一早便发布两份冰冷的公告:第一份声明称,此次违规操作系,前基金经理柯文阳“为追求个人业绩,擅自突破合规底线”的个人行为,公司管理层“监管存在疏漏,但对具体违规行为,并不知情”,并向市场公开致歉;第二份人事公告,则直接宣布,即刻解除柯文阳的基金经理、投资总监等一切职务,将其开除,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柯文阳彻底成了牺牲品。他原本还想通过,家族关系向黑石施压,却发现自己,早已被彻底抛弃。监管机构随后,发布的补充公告显示,柯文阳因直接策划、实施违规操作,将被立案调查,若查实存在故意隐瞒、伪造证据等行为,最高可被实施“终身市场禁入”处罚。
曾经的金融精英,一夜之间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柯文阳躲在公寓里,看着手机上,不断弹出的负面新闻、朋友的疏远消息,再想起自己之前,对柯景阳的步步紧逼,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那些野心、算计、傲慢,最终都成了泡影,只留下一份,将他钉在耻辱柱上的处罚决定。
“尘埃落定了。”林小雨将监管的,最终处罚公告打印出来,放在柯景阳面前。阳光落在纸上,照亮了“正义”二字。
柯景阳拿起公告,指尖轻轻拂过“黑石资本”的名字,眼中没有复仇的快意,只有一丝释然:“迟到的正义,终究还是来了。”
窗外,金融街的车水马龙依旧,但此刻的市场,已少了一份黑暗,多了一份公平。而“观势工作室”的招牌,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明亮,这场历时数月的较量,他们不仅赢了,更守住了,市场本该有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