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等法院的穹顶之下,庄严肃穆的气氛仿佛凝结成了实体。深色的木质结构、高悬的徽章、法官席上大法官不怒自威的面容,无不昭示着法律的至高无上。旁听席上座无虚席,除了双方公司的代表、媒体记者,还有众多密切关注此案结果的商界人士。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紧张,每一次呼吸都显得格外沉重。
谢亦菲穿着一身庄重的黑色律师袍,白色的领巾衬得她面容清丽而又带着不容侵犯的凛然。她站在原告席前,身姿挺拔,目光清澈而坚定。对面,是“太平洋科技”聘请的,由资深英籍御用大律师领衔的豪华律师团,气势迫人。
这起由“振华电子”提起的,针对“太平洋科技”恶意挖角及商业诽谤的诉讼,吸引了全港商界的目光。这不仅是一场法律较量,更是“振华”在遭受罗斯戴尔家族一系列打压后,第一次在公开的法律战场上发起的正面反击。
“尊敬的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谢亦菲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法庭,没有初次上阵的青涩,只有经过充分准备的沉稳与自信,“我方现就被告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针对我方客户振华电子有限公司,所实施的一系列恶意挖角及商业诋毁行为,提起诉讼。”
她开始了她的陈述。没有激昂的控诉,只有条理清晰的逻辑和无可辩驳的证据。
她首先向法庭展示了放大后的高清照片——那刺眼地悬挂在“振华”厂区门口的“太平洋科技”招聘横幅,以及对方人事专员在现场设点、对“振华”员工进行游说的场景。
接着,她播放了一段经过公证的录音,里面清晰地记录了对方人事专员以“三倍薪资”、“豪华宿舍”等条件,公开鼓动“振华”员工跳槽的言论,言辞间甚至隐含对“振华”前景的贬低。
最后,她传唤了两位自愿出庭作证的、曾被“太平洋科技”极力挖角的“振华”核心技术人员。这两位员工在法庭上,坦然陈述了对方接触自己的过程,以及自己最终选择留在“振华”的原因——不仅仅是出于对公司的感情,更是因为公司推出的“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让他们看到了与公司共同成长的未来。他们的证词,有力地驳斥了对方可能提出的“员工自愿离职”的狡辩,反而坐实了其“恶意”与“不正当”性。
照片、录音、证人证言……谢亦菲构建的证据链环环相扣,完整而坚实,将“太平洋科技”赤裸裸的恶性竞争行为,清晰地呈现在法庭面前。
轮到对方御用大律师发言时,他依旧试图狡辩,强调市场竞争、人才自由流动,并质疑“振华”证据的合法性和证人的可信度。
谢亦菲沉着应对。在交叉质询环节,她抓住对方律师一个关于《雇佣条例》中“善意竞争”理解的细微偏差,立刻起身:
“反对!法官大人,对方律师对《雇佣条例》第xx条的理解存在严重谬误。该条款所鼓励的‘善意竞争’,前提是尊重合同精神与商业伦理,绝非允许以破坏对方企业正常运营为目的的恶意掠夺!根据上个月终审法院在‘隆盛诉四海’一案中的最新判例,明确指出了……”
她精准地引用最新的权威判例和具体的法律条款,逻辑严密,言辞犀利,直指对方行为的违法核心——严重破坏了香港赖以生存的商业秩序和基本的雇佣伦理。她的表现,不仅让对手律师团一时语塞,也让端坐在上的主审法官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经过激烈的法庭辩论,法官当庭做出了裁决:
“鉴于原告方提供的证据初步显示,被告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的行为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并对原告振华电子有限公司的正常经营造成潜在且迫切的损害,本席批准原告的初步禁制令申请!勒令被告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自即日起,直至本案最终审结或有进一步法庭命令为止,立即停止一切针对原告振华电子有限公司员工的、有组织的、针对性的挖角行为!”
法槌落下,声音清脆而有力。
“太好了!”坐在原告席后方的“振华”高管和李明等人,几乎要欢呼出声,强忍着激动,用力握紧了拳头。
谢亦菲心中也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和暖流,但她依旧保持着律师的专业素养,平静地向法官鞠躬致意。
消息通过电话第一时间传回了“振华”电子。整个厂区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工人们放下手中的工具,技术员们走出实验室,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扬眉吐气的兴奋和对公司、对法务部、尤其是对谢亦菲的感激与敬佩。这场胜利,不仅遏制了对手的恶性挖角,更是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员工的士气!
在人群逐渐散去的旁听席一角,亚历山大·温特缓缓站起身。他依旧穿着考究的西装,脸上看不出喜怒,但他那双深邃的蓝眼睛,却首次真正地、带着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重视,落在了正在整理文件、与同事低声交流的谢亦菲身上。
他原本以为,“振华”的弱点在于廖奎的神秘和萧亚轩的商业魄力,却没想到,这个看似温婉的、年轻的谢律师,竟然在法庭上展现出了如此犀利和专业的一面。她不再是那个依附于廖奎和萧亚轩身边的影子,而是成为了“振华”这架战车上,又一个不容小觑的武器。
“谢亦菲……”温特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眼神深邃。看来,他对“振华”这个对手的评价,需要再次更新了。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似乎都不能等闲视之。这场博弈,因为谢亦菲在法庭上的这次“初试啼声”,而变得更加复杂和有趣起来。
时光荏冉,岁月如梭。转眼间,日历翻到了公元1972年的农历新年。相较于去年初来乍到时的谨慎与摸索,今年湾仔唐楼内的年味,显得更加浓厚、醇熟,也真正透出了一股“家”的温暖与踏实。
客厅里,大红的中国结和剪纸窗花点缀在各个角落,散发着喜庆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炖肉的浓香、油炸食物的焦香,以及谢亦菲亲手蒸制的年糕那独特的、甜丝丝的米香。孩子们又长大了一岁,霆锋和柏芝这对龙凤胎,已经能满屋子稳稳当当地跑跳,口齿清晰地背诵整段的《三字经》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清脆的童声在客厅里回荡,带着一种未经世事的纯净。廖奎坐在沙发上,一手一个,将两个小家伙揽在怀里,听着他们背诵,刚毅的脸上线条柔和了许多。
待他们背完,廖奎顺手拿起放在茶几上的彩图版《孙子兵法》,翻到一页绘有古代城池和行军路线的插图。
“来,爸爸给你们讲个故事。”他指着图画,“看,这里有一座城被坏人围住了,很危险。如果直接跑去救,路上可能会遇到埋伏。”他的手指移到另一处,“于是,聪明的将军没有直接去救,而是带兵去打了坏人的老家。坏人听说老家被攻击,害怕了,就赶紧撤兵回去救,这样,被围的城自然就解围了。这就叫……‘围魏救赵’。”
他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将古老的军事智慧娓娓道来。霆锋睁着乌熘熘的大眼睛,似懂非懂,但听得十分入神;柏芝则伸出小手指着图画上的将军,奶声奶气地说:“将军,聪明!”
萧亚轩从厨房走出来,看到这一幕,嘴角不由泛起温柔的笑意。她身上还系着围裙,少了些平日在商场的凌厉,多了几分居家的温婉。她走过来,坐在廖奎身边,轻轻摸了摸孩子们的头:“又在听爸爸讲打仗的故事啊?”
“孩子们多学点智慧,总是好的。”廖奎合上书,目光与萧亚轩交汇,彼此眼中都有着无需言说的默契与安然。
厨房里,谢亦菲正和保姆一起忙碌着。今年的年夜饭,餐桌上更是体现了南北融合的特色——除了香港本地必备的象征“年年有余”的清蒸红斑鱼、寓意“家肥屋润”的烤乳猪、发财好事(蚝豉)等经典菜式外,还特意多了几大盘皮薄馅大、形如元宝的北方水饺,那是廖奎记忆中的年味。而旁边晶莹剔透、软糯香甜的自制年糕,则是谢亦菲融合了南方手艺和北方口味(她特意减少了糖分)的成功尝试。
电视里,播放着无线电视(tVb)精心制作的豪华贺年特辑,明星荟萃,歌舞升平,充满了香港这座都市特有的繁华与活力。而新闻时段,也罕见地、以相对客观平和的语调,报道了内地人民张灯结彩、欢度新春的景象,镜头里闪过天安门广场的红灯和北方乡村的秧歌,虽然短暂,却也让这座唐楼里的一家人,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涟漪。
“开饭了!”谢亦菲笑着招呼道。
一家人围坐在丰盛的餐桌旁,温暖的灯光洒在每一张笑脸上。三个孩子坐在特制的高脚椅上,面前放着他们专属的小碗碟,里面是精心剪碎的食物。霆锋和柏芝已经能自己拿着小勺子吃得像模像样,虽然还是会弄得满脸满身。小韶涵也挥舞着小手,咿咿呀呀地想要参与进来。
廖奎作为一家之主,率先举起了手中的酒杯,里面是温和的绍兴黄酒。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萧亚轩、谢亦菲,又落在三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身上,眼神深沉而温暖。
“这一年,”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从年头到年尾,外面的风雨,确实来了不少。商场上的明枪暗箭,生活中的种种试探,我们都一一经历过。”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和柔和:“但是,正因为我们一起面对,一起承担,这个家,反而更暖和了,我们扎在这香港的根,也仿佛更深了一些。风雨再大,只要家还在,只要人心齐,就没什么可怕的。”
他微微抬高酒杯:“这杯酒,敬亚轩,为‘振华’殚精竭虑,撑起半边天;敬菲菲,学业事业两不误,成了我们家的法律盾牌;也敬我们的孩子们,你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和安慰!敬我们这个家!祝我们来年,平安顺遂,根基永固!”
“敬我们家!”萧亚轩和谢亦菲同时举杯,眼中闪动着感动和幸福的光芒。连孩子们也学着样子,举起自己的小杯子(里面是温水),奶声奶气地跟着说:“敬……家!”
清脆的碰杯声响起,伴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融合成除夕夜最动听的乐章。一家人开始享用丰盛的年夜饭,席间笑语不断,其乐融融。廖奎给孩子们夹饺子,讲述着北方过年吃饺子寓意“更岁交子”的习俗;萧亚轩分享着“振华”来年的发展规划,语气中充满希望;谢亦菲则说着律师行里的趣事,以及她准备进一步深造的想法。温馨与安宁,充盈着这方小小的天地,将外界的纷扰与危机暂时隔绝在外。
饭后,照例是写春联的环节。廖奎铺开红纸,研墨润笔。与去年那不经意间流露出凌厉“剑气”的笔锋不同,今年他凝神静气,落笔更加沉稳内敛。笔锋行走于红纸之上,力透纸背,却又将所有的锋芒尽数收敛于圆融厚重的笔画之中。
他写下三个大字——守静笃。
这三个字,源自老子《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意为尽力使心灵达到虚寂的极点,牢牢地保持这种宁静、专一的状态。
此刻由廖奎写来,笔力沉雄,结构严谨,一种历经风雨、看透纷扰后的沉淀与定力跃然纸上。这既是他对自身心境的要求,也是对这个家庭在未来一年,乃至更长远未来的期许——无论外界风浪如何汹涌,暗流如何湍急,他们都要守住内心的宁静与根本,专注自身,沉稳应对。
萧亚轩和谢亦菲站在一旁,看着这三个字,都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深沉力量,默默点头。
在客厅一角的小书架上,那本属于廖奎的、看似普通的剪报集,又悄然增添了几页新的内容。小心翼翼地贴在里面的,是几张从《华侨日报》、《星岛日报》上剪下的报道:
一张是巨大的标题——“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全球瞩目!”,下面配有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经典照片。
另一张则是关于“尼克松访华行程最终确定,破冰之旅举世关注”的详细报道,分析了此行的重大历史意义。
这些来自远方的、看似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并无直接关联的消息,却被廖奎如此郑重地收藏起来。它们像无声的注脚,揭示着男主人内心从未真正切断的、与那片广袤土地的精神连接,也预示着时代洪流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滚滚向前,必将影响到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包括他们这个远在香港的特殊家庭。
窗外,零星的鞭炮声再次响起,点缀着香港的夜空。唐楼内,灯火温暖,欢声笑语。旧岁已除,新年已至。无论未来还有多少挑战在等待着他们,至少在此刻,在这个阖家团圆的除夕夜,他们是安宁的、幸福的,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守静笃”三个字,如同定海神针,将伴随着他们,迎接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未来。